一种基于剪刀式放大机制的大尺寸X形拉索消能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73067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1359844.0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剪刀式放大机制的大尺寸X形拉索消能构件,包括两个活动四边形拉索框架,每个框架包括铰接的四个拉索组,并于铰接处形成上、下肘节点以及上、下端节点,两个活动四边形拉索框架形成X型拉索框架,并将两个上肘节点和两个下肘节点用杆件铰接形成矩形铰接盘;矩形铰接盘中相对的上、下肘节点连接阻尼器,至少一个活动四边形拉索框架与矩形铰接盘形成二阶叠置构型,在该构型中,上、下端节点随层间位移相互靠近或远离,带动阻尼器两端连接的上、下肘节点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使阻尼器的伸缩长度放大为层间位移距离的多倍,本发明适用于大型建筑结构,对层间位移高效消能减震,且避免因局部失稳导致的整体构件失效。

    用于缩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弱刚度梁柱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5950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22423.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用于缩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弱刚度梁柱节点,该节点整体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缩尺模型中其他构件的情况下,仅通过调整所述节点自身的状态,达到宽幅调控模型整体动力学特性的目的。即可以通过调节梁‑柱节点刚度的大小,减小模型刚度,使缩尺模型与原型结构能够满足相似理论推导出的相似要求。目的在于能够调节结构缩尺模型梁‑柱节点刚度的大小,以解决结构动力试验中缩尺模型几何尺寸、材料参数相似与动力特性相似条件不能同时满足的问题,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拓展缩尺模型的适用范围。

    基于线性执行器的智能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6180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36847.9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执行器的智能调谐质量阻尼器,用于自动适应受控结构的振动频率,控制受控结构的振动反应,包括:质量阻尼器系统,包括黏弹性夹层钢板、设置在黏弹性夹层钢板的一端并与受控结构连接的连接组件、设置在黏弹性夹层钢板的另一端的质量组件;刚度半主动控制系统,设置在黏弹性夹层钢板上并位于连接组件和质量组件之间,包括信号采集装置、控制解算装置、与黏弹性夹层钢板和受控机构连接的控制执行装置,其中,控制执行装置为线性执行器,该线性执行器包括与黏弹性夹层钢板连接的下导轨、与受控机构连接的上导轨、同时与下导轨和上导轨卡位连接的异形滑块、与异形滑块连接的滚珠丝杆、与滚珠丝杆连接的端部控制器。

    基于线性执行器的智能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6180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236847.9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执行器的智能调谐质量阻尼器,用于自动适应受控结构的振动频率,控制受控结构的振动反应,包括:质量阻尼器系统,包括黏弹性夹层钢板、设置在黏弹性夹层钢板的一端并与受控结构连接的连接组件、设置在黏弹性夹层钢板的另一端的质量组件;刚度半主动控制系统,设置在黏弹性夹层钢板上并位于连接组件和质量组件之间,包括信号采集装置、控制解算装置、与黏弹性夹层钢板和受控机构连接的控制执行装置,其中,控制执行装置为线性执行器,该线性执行器包括与黏弹性夹层钢板连接的下导轨、与受控机构连接的上导轨、同时与下导轨和上导轨卡位连接的异形滑块、与异形滑块连接的滚珠丝杆、与滚珠丝杆连接的端部控制器。

    一种轴向变形转换式阻尼消能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378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51138.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向变形转换式阻尼消能机构,设置在建筑结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连接杆单元;两个锚固板组,可转动地设置在两组连接杆单元的一端,用于将两组连接杆单元与建筑结构连接;阻尼部,包括固定单元和消能单元,固定单元用于连接在两组连接杆单元远离锚固板组的另一端,消能单元设置在固定单元上,用于为建筑结构提供阻尼。本发明所提供的轴向变形转换式阻尼消能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和整体刚度高的特点,且能够适用于大尺度的建筑结构中。

    一种新型黏弹性连接钢框架-剪力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44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09434.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黏弹性连接钢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钢框架,包括多根垂直于地面设置的钢柱、与钢柱垂直设置的设有通口的多个楼板以及设置在楼板下方的钢梁;剪力墙,竖直设置在通口内;多个黏弹性连接节点,设置在剪力墙与钢梁之间,用于连接剪力墙与钢梁,均包括锚固于剪力墙内的预埋板、与预埋板连接的外伸板、与钢梁连接的梁端传力板以及同时与梁端传力板和外伸板连接的黏弹性阻尼夹层。

    喷筑建造方法及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8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758221.5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筑建造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喷筑物结构的点云信息;基于点云信息,应用泊松表面重建算法进行三维建模,确定待喷筑物结构的曲面结构数据;基于曲面结构数据和第一喷筑参数,对待喷筑物结构进行表层的第X层的喷涂,确定喷涂表层的第X层后的待喷筑物结构;其中,第一喷筑参数是基于待喷筑物结构、预设的设计模型、预设的表层总厚度以及预设的喷筑参数,应用预设的路径规划算法确定的。本发明的喷筑建造方法及装置对喷筑物进行分层喷涂,并在上一层喷涂的基础上,应用预设的路径规划算法及时调整下一层的喷涂操作,达到喷筑建造的遍历性要求;并提高喷涂完成品的结构安全性和美观精致度。

    结合爪式限力器的抗风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597725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035361.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合爪式限力器的抗风隔震支座,包括:设于隔震层的橡胶隔震支座;以及围绕所述橡胶隔震支座设置的爪式限力组件,其包括浮锚板、地锚板、条形卡齿、水平拉杆以及连接所述浮锚板和所述地锚板的爪式限力器;所述爪式限力器包括上钳板、上支撑板、上后铰链板、下后铰链板、下支撑板、下钳板和碟簧组,所述上钳板和所述下钳板形成的爪式槽口中卡入所述条形卡齿,所述条形卡齿铰接所述地锚板,所述上后铰链板和下后铰链板的铰接处还铰接一与所述浮锚板连接的所述水平拉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提高隔震层的水平刚度同时也保障了隔震效果,爪式限力器的状态转变过程稳定可靠,误差调节能力强,且施工方便,成本低,震后可恢复。

    一种双阶对生肘节式消能支撑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44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9842.1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阶对生肘节式消能支撑,用于大型建筑结构层间的若干框架单元内,放大阻尼器在地震和风振下的变形,包括:阻尼器,两端具有第一连接耳板;二阶叠置构型肘节式支撑框架,包括两个活动四边形支撑框架,每个活动四边形支撑框架均包括四个肘节点,将阻尼器与建筑结构铰接。本发明通过创新构型,经两阶对生肘节放大机制,可将楼层间的水平侧移转化为消能器的活塞行程,活塞轴向变形可轻易达到支撑两端轴向变形的十倍以上,能够高效利用消能器的耗能能力,减控结构的地震的风振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控振能力。

    邻近建筑结构V型放大式高效消能连接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6446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49130.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邻近建筑结构V型放大式高效消能连接构件,包括:消能器,包括油阻尼器;两个双向铰接点,用于分别设置在不同建筑结构上,每个包括节点板、外套筒、以及内套筒;以及四根连接杆,每两根为一组,两组连接杆关于油阻尼器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每组的两根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消能器的两端铰接,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同侧双向铰接点的内套筒的端板部上。本连接构件可将间距较大的具有不同动力特性的邻近建筑结构连为一体,并在地震发生时,利用所连接建筑的平面双向相对位移有效激发连接构件的滞回耗能能力,减控所连接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提升结构抗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