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化镉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光电极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37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27312.7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赵国华 张亚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硒化镉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光电极及制备与应用,属于光电极材料领域。将具有可见光特性的硒化镉量子点均匀沉积包覆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基底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硒化镉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异质结构光电极。并将硒化镉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光电极用于光电催化生物质衍生物氧化促进制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筑出硒化镉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异质结构光电极光电催化生物质衍生物葡萄糖氧化促进制氢。硒化镉量子点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异质结构光电极不仅呈现出优异光电化学性能和可重复性,而且具有超高的光电催化葡萄糖氧化制氢活性。

    一种拉索阻尼器连接异常机器人检测任务点自动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4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95924.7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索阻尼器连接异常机器人检测任务点自动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点云聚类和位姿计算,包括以下步骤:S1:桥面检修道场景点云获取:S2:特定高度拉索切片获取;S3:拉索延伸起始点聚类;S4:基于密度点云算法的拉索及阻尼器聚类分割;S5:拉索点云剥离;S6:任务点坐标及阻尼器顶端坐标获取;S7:机器人采集角度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效、准确、适应复杂场景等优点,自动化规划任务点,快速数据处理,精确的点云分析,精准的任务点定位。不仅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人工巡检的非标准化程度,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轴倾角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21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828984.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轴倾角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本体、摄像模块、靶标模块、重力球、边缘处理模块;本体包括重力球摆动仓、工作空间及基板;摄像模块包括摄像模块底座、摄像模块转动关节、相机模组;相机模组通过相机模块转动关节与摄像模块底座连接,相机模组通过连接杆与重力球连接;靶标模块包括复合图形发光靶标、靶标模块连接关节;复合图形发光靶标通过靶标模块连接关节与靶标基座连接,复合图形发光靶标通过连接杆与重力球连接;边缘处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相机图像并解算相机姿态,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服务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精确稳定测量结构转角,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鲁棒性。

    一种基于图时空神经网络的随机车流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61693.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时空神经网络的随机车流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摄像头采集的桥面视频,进行矫正、检测、车辆跟踪,形成车流的有效轨迹数据;S2:基于多层蒙特卡洛模型和图时空神经网络,建立车辆上桥的发车模型;S3:基于图时空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车辆行驶微观仿真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符合实际变速和变道行为的车流模拟方法,同时建立了车辆变速‑变道耦合的车辆模拟模型;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图时空神经网络的随机车流模拟方法对于桥梁及其他道路的车辆轨迹历程分析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重要参考意义。

    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372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727291.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赵国华 张亚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光电极材料领域。将具有可见光特性p型半导体Cu2O量子点均匀修饰于n‑型周期性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基底电极表面,制备得到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并将此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用于光电催化生物质衍生物氧化促进制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高效光电催化氧化技术与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构筑并制备出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光电催化生物质衍生物葡萄糖氧化制氢,制备过程简单易行且反应条件温和。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光电催化葡萄糖氧化促进分解水制氢量高达97.93μmol/cm2,且其呈现出优异的光电催化稳定性能。

    一种具有高度周期性Ti-Fe合金氧化物光子晶体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228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224795.9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度周期性的三维分层Ti‑Fe合金氧化物光子晶体电极(Ti‑Fe‑O NTPC)的制备方法,所述光子晶体电极是以钛铁合金作为基底,采用三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进行制备。本发明制备的Ti‑Fe‑O NTPC新型电极相较于传统的纳米管结构和未掺杂铁的分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高效的可见光电催化性能,这是因为Ti‑Fe‑O NTPC具有高度周期性有序的纳米网可以作为光子晶体层增加光的吸收,并且合金基底的使用保证了Fe和Ti在原子水平的均匀掺杂以促进电子的传递。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在光催化、光电催化、新型能源制备以及分析检测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Cu<sub>2</sub>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372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27291.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赵国华 张亚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光电极材料领域。将具有可见光特性p型半导体Cu2O量子点均匀修饰于n-型周期性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基底电极表面,制备得到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并将此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用于光电催化生物质衍生物氧化促进制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高效光电催化氧化技术与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构筑并制备出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光电催化生物质衍生物葡萄糖氧化制氢,制备过程简单易行且反应条件温和。Cu2O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光电催化葡萄糖氧化促进分解水制氢量高达97.93μmol/cm2,且其呈现出优异的光电催化稳定性能。

    碳层包覆铬掺杂钛酸锶/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3727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727315.0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赵国华 张亚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层包覆铬掺杂钛酸锶/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及制备与应用,属于光电极材料领域。将具有可见光特性的铬掺杂钛酸锶纳米立方块均匀修饰周期性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基底电极表面,得到铬掺杂钛酸锶/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再通过碳源包覆的方法,通过惰性气体煅烧处理,制备得到碳层包覆铬掺杂钛酸锶/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并将此异质结构光电极作为光电催化过程中光阳极材料,用于高效光电催化葡萄糖氧化制氢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光电催化制氢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单且适用条件温和。此外,碳层包覆铬掺杂钛酸锶/二氧化钛纳米管光电极氧化葡萄糖促进产氢量是分解水制氢量的23.97倍,且其呈现出优异光电催化稳定性。

    一种具有高度周期性Ti-Fe合金氧化物光子晶体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228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24795.9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度周期性的三维分层Ti-Fe合金氧化物光子晶体电极(Ti-Fe-O NTPC)的制备方法,所述光子晶体电极是以钛铁合金作为基底,采用三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进行制备。本发明制备的Ti-Fe-O NTPC新型电极相较于传统的纳米管结构和未掺杂铁的分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高效的可见光电催化性能,这是因为Ti-Fe-O NTPC具有高度周期性有序的纳米网可以作为光子晶体层增加光的吸收,并且合金基底的使用保证了Fe和Ti在原子水平的均匀掺杂以促进电子的传递。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在光催化、光电催化、新型能源制备以及分析检测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轴倾角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2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28984.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轴倾角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本体、摄像模块、靶标模块、重力球、边缘处理模块;本体包括重力球摆动仓、工作空间及基板;摄像模块包括摄像模块底座、摄像模块转动关节、相机模组;相机模组通过相机模块转动关节与摄像模块底座连接,相机模组通过连接杆与重力球连接;靶标模块包括复合图形发光靶标、靶标模块连接关节;复合图形发光靶标通过靶标模块连接关节与靶标基座连接,复合图形发光靶标通过连接杆与重力球连接;边缘处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相机图像并解算相机姿态,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服务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精确稳定测量结构转角,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鲁棒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