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1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39127.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太阳能材料的浅海自沉浮式剖面浮标及其方法,包括检测单元,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顶部的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控制组件;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内油囊和外油囊,与所述内油囊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一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所述内油囊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与第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第四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实现太阳能的高效采集,通过旋转质量块的位置调节浮标重心,从而改变浮标的姿态,使其标体旋转90°,横向漂浮于海面上,减少了海面风浪对标体的影响,并使标体露出水面的采光面积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73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161658.X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原位检测海底热液流体中氢气含量的氢气传感器,该氢气传感器由氢气半透膜、透气垫片、气体压力传感器、压力测试与数据采集记录仪等构成。其中,由透气垫片支撑的氢气半透膜将外部待检测的热液流体与内部气路分隔开,当氢气在膜两侧达到渗透平衡时,内部气路中氢气的分压与流体中氢气的含量有关,因此通过测量气路的压力来获取流体中氢气的含量。气路的压力由气体压力传感器观测,并由压力测试与数据采集记录仪记录。该氢气传感器通过氢气的半透膜将热液流体中氢气含量的检测转化为对气路气体压力的观测,它不仅可用于海底原位检测高温高压热液流体中氢气的含量,也可用于其它常温常压至高温高压流体中氢气含量的原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66755.7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密封舱无负载启动废气回收系统。从废气泵出口引出的气路分为无负载启动辅助气路和废气回收主气路。无负载启动辅助气路上设置电磁阀,其排气口连通密封舱内部气体。该电磁阀得电开启后,使得废气泵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压保持一致,即废气泵的进、排气口的气压差为零,从而保证该气路可实现废气泵的无负载启动。在废气泵启动完毕之后,再切换到废气回收主气路上,完成废气回收。废气回收主气路上设置电磁阀和单向阀,用于进行废气的收集以及控制气体的流向。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密封舱合适的位置,同时能够根据指令实现快速启动与关闭,达到将密封舱内气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作用,并保证密封舱内仪器设备的总功率不会因废气泵启动电流过载而超出限定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8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47225.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648 , B22F1/0018 , B22F9/24 , B22F2001/0029 , C23C18/1657 , C23C18/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位界面转化制备金银合金二维有序纳米薄膜及其方法,通过两步转化法:以单层聚苯乙烯球自组装膜为模板,通过气体缓释法制备厚度可控的聚苯乙烯-银纳米网薄膜,再转移至氯金酸与磷酸氢二钠溶液的液面上,通过原位置换反应得到金银合金二维有序纳米薄膜,最后浸泡去除聚苯乙烯模板即可。本发明涉及的合成方法具有简捷、快速、温和、低能耗的优势,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制备得到的金银合金二维有序纳米网薄膜中最小组成单元为空心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薄膜具有比表面积大、渗透性好、密度低等优点,可以负载在不同类型的基底上,具有方便回收、易于进行产品放大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在光电催化、生物传感、生物载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08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76211.7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塞式高温高压热液实验装置,该装置由柱塞、辅助腔、反应腔、金样品杯、取样/进样阀、加热炉、热电偶、冷却水套和压力表等构成。其中,反应腔和辅助腔连接在一起,柱塞经过辅助腔插入反应腔,通过控制柱塞的进退来调节反应腔的实际反应容积。该装置与传统采用袋状柔性材料连接毛细管组成容积可变反应腔的热液实验装置一样,可用于相关的热液实验,并且支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在线取样和进样。由于该装置采用了不同的调节容积的原理,因此避免了传统装置繁琐的操作和风险,操作维护简单,并且能够对反应体系内的沉淀物进行收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22148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94166.0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原位提取系统,可实现在海底原位长期连续分层采集沉积物间隙水样品。该系统由吊点、浮球、支架、释放器、流体采集器、连接部件和分层渗透连接件组成,吊点位于支架上方,分层渗透连接件位于支架下方;分层渗透连接件由渗透连接件和过滤环组装而成,过滤环安装于连接部件之间,每一过滤环的采样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流体采集器相连;流体采集器、释放器和浮球分别安装于支架上。采样完成后,在船上用释放器甲板单元向释放器发出释放指令,使流体采集器与原位分层渗透部件分离,流体采集器上浮至海面回收。本发明实现了对海底沉积物间隙水进行原位长期连续分层采集,一次投放和回收作业可连续采集到长达1年的时间序列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082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56350.9
申请日:2009-08-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H2/CH4/CO2/H2S同时捕集的低温捕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液氮泵、套管、温度探头、加热棒、吸附肼和吸附剂组成。液氮泵可将液氮抽入套管,吸附肼插入套管内,加热棒位于吸附肼两侧,温度探头连接吸附肼,吸附肼内部填有吸附剂,吸附剂分为三层,每层吸附剂之间设有石英棉,吸附剂自上而下依次为玻璃珠、Tenax吸附剂和活性炭。通过液氮泵使吸附肼温度降至-145±5℃,可实现四种气体分别被三种吸附剂同时吸附,将吸附肼温度升至190±5℃,可实现四种气体的同时解吸附。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对海洋中四种示踪性气体进行同时捕集及预浓缩,为后续在线分析工作提供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4877.7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主控制上浮与下潜的可重复利用海洋平台,包括海洋平台主体,所述海洋平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设有用于安装不同测试设备的固定平台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给海洋平台主体上各个设备供电的光伏发电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负压储水舱,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负压储水舱下方的增压涡轮机构和海洋水过滤装置,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还设有传感器集成模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在海洋平台主体上未安装测试设备时,通过在外部输入自控程序后主控模块可以自主控制海洋平台主体进行上浮或整体下潜入水,使海洋平台主体能够应对极端海况,从而能够实现无人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76937.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海自沉浮剖面观测浮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筒体,内部具体有容置腔。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容置腔内。油泵,固定设置于容置腔内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油囊,固定设置于容置腔内部并通过管路与油泵的一侧相连。第二油囊,固定设置于所述筒体外部,并通过管路与油泵的另一侧相连。观测仪器,固定安装于筒体顶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进行上浮观测和下沉观测并将观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推进器,通过框架固定安装于筒体底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源装置,固定安装于筒体内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吸附件,固定设置于推进器边缘,以吸附海底的沉积物。吸附件的设置使得浮标沉入水中并触底时通过吸附水底的沉积物来防止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467276.0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剖面实时供电和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浮力配置潜标系统,包括浮球组、沉底装置,以及设于浮球组和沉底装置之间的多个依次串联的仪器包,相邻仪器包之间,以及仪器包和沉底装置之间通过电气承力缆连接,浮球组和仪器包之间通过系留绳索连接,沉底装置内设有水下电源,各仪器包中的传感器通过电气承力缆连接至水下电源,仪器包中还设有分布式浮力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电气承力缆,实现潜标系统剖面各观测层位仪器的实时供电和大数据量通信;将水下电源设置在沉底装置中,作为集中的供电电源,提高了相同电容量下的潜标的持续供电时间,并且电源自身作为辅助重块帮助沉底。此外,在仪器包上配置分布式浮力件,从而避免与其连接的系留缆断裂引起仪器包遗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