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5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576892.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C04B35/565 , B28B3/00 , B28B17/02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高温复合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可靠性高温复合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熔盐泄露和挥发的问题,开发一种储热密度高、导热率高、可靠性性能优异的ss‑PCM。本发明采用高温烧结方式在储热复合芯材的外层制备了一层致密的陶瓷外壳,能够防止熔盐泄露,从而能够负载更多的熔盐,提高储热密度;将炭材料、熔盐与外部换热工质完全隔绝,避免了炭材料的高温氧化,延长了PCM的寿命,能够避免熔盐污染换热工质,也能大大降低储热材料吸潮率,外壳与熔盐区域之间增加了一层多孔炭后,能够吸收熔盐受热时的膨胀变形,避免致密的外壳的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029679.1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属于排气系统减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加热低温冷却介质,提高冷却介质到达雾化喷头时的温度,进而提高雾化液滴进入高温气流时的初始温度,促进液滴蒸发和排气温度降低,从而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排气管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脊微结构,使排气管内表面具有超疏水效应,促进撞击到排气管内表面上的液滴弹离表面,可提高喷雾冷却减阻效果;采用具有最佳减阻效果的雾化喷头布置方式,雾化喷头周向环布斜喷,进一步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0899.5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C09D175/08 , C09D7/62 , C09D5/16 , C09D5/08 , C09D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自修复、防污、防腐多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针对现有的自修复聚合物因为高链段迁移率,其机械性能较差,无法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使用问题,本发明受到动物软骨组织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损伤后的自愈能力启发,以基于二硫键的聚氨酯为基体,将功能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与聚氨酯基体聚合引入其中模拟动物软骨组织的纤维结构。引入的石墨烯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并提高复合材料的温度,从而实现光热自愈功能,石墨烯具有很强的阻隔性能,可以有效阻止海洋中的腐蚀因素渗透到涂层中,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同时引入的防污剂可以制备具有光热自愈、防污和防腐多种功能的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918131.8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C09K5/06 , C04B38/06 , C04B41/85 , C04B35/584 , C04B35/581 , C04B35/565 , C04B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泄漏的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储热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相变储热材料的防泄漏方案所存在缺陷,本发明以聚氨酯海绵为模板依次使用两种不同固含量、粒径与粘度的不同的固含量、粒径与粘度的陶瓷浆料分别浸入内部孔丝和表皮,最后高温烧结并去除模板后,在真空度为‑0.1MPa~‑0.7MPa环境中吸附熔融的相变储热材料的到所述防泄漏的复合储热材料。复合储热材料的芯材填充率经过100小时,相较于初始状态下降了7%,说明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能,该材料还具有相变储热密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35441.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C09D175/08 , C09D5/00 , C09D5/08 , C09D7/61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61 , C08G18/32 , C08G18/12 , B05D7/24 , B05D1/38 , B05D5/00
Abstract: 一种仿生多孔隙抗空蚀涂料及涂层,属于抗空蚀涂料技术领域。其由底漆和面漆组成,其中底漆为多孔结构的改性聚氨酯,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通过空腔有效地缓冲空化冲击波,减少涂层由压力突变造成的疲劳破坏。同时含氟羟基硅油本身较为柔软,也能有效的缓冲外来冲击,使底漆的疏水性较强能够有效的抵抗水,防止涂层因水分的侵入造成涂层失效。面漆为一层含有石墨烯聚氨酯,添加石墨烯可有效提高涂层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和涂层的耐热和散热能力,有效提高抗空蚀冲击的能力,将空化泡破裂产生的瞬间高温快速通过热传导传入海水中,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9679.1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方法,属于排气系统减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加热低温冷却介质,提高冷却介质到达雾化喷头时的温度,进而提高雾化液滴进入高温气流时的初始温度,促进液滴蒸发和排气温度降低,从而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排气管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脊微结构,使排气管内表面具有超疏水效应,促进撞击到排气管内表面上的液滴弹离表面,可提高喷雾冷却减阻效果;采用具有最佳减阻效果的雾化喷头布置方式,雾化喷头周向环布斜喷,进一步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356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18818.1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35/10 , C04B35/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径渐变的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聚氨酯海绵为模板,浸入陶瓷浆料,使用间隙渐变的压辊挤压沾满陶瓷浆料的海绵,可使其孔丝上附着的浆料厚度逐渐变化,通过干燥、定型烧结处理后得到孔径渐变的多孔陶瓷,该方法工艺简单,规格可控,适合大批量生产。现有的渐变孔径多孔陶瓷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会改变原有球形空隙的形状,空隙均为相互连通的圆孔,形状无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6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18131.8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C04B38/06 , C04B41/85 , C04B35/584 , C04B35/581 , C04B35/565 , C04B35/10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泄漏的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储热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相变储热材料的防泄漏方案所存在缺陷,本发明以聚氨酯海绵为模板依次使用两种不同固含量、粒径与粘度的不同的固含量、粒径与粘度的陶瓷浆料分别浸入内部孔丝和表皮,最后高温烧结并去除模板后,在真空度为‑0.1MPa~‑0.7MPa环境中吸附熔融的相变储热材料的到所述防泄漏的复合储热材料。复合储热材料的芯材填充率经过100小时,相较于初始状态下降了7%,说明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能,该材料还具有相变储热密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3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029708.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提高排气系统喷雾冷却减阻性能的装置,属于排气系统减阻技术领域,是由排气管、夹紧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喷雾装置组成,排气管表面设计了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凹槽,夹紧装置由金属外壳以及卡箍组成,加热装置由分水管、加热管、集水管以及输水管组成,喷雾装置由雾化喷头以及连接管组成;本发明通过加热冷却介质,提高冷却介质到达雾化喷头时的温度和雾化液滴进入高温气流时的初始温度;雾化液滴初始温度的提高促进了液滴的蒸发和排气温度的降低,进而提高了冷却介质利用率和喷雾冷却减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2527.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磨损的复合网络结构超疏水表面,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网络结构由填充材料填充在多孔基底的孔中形成,填充材料与基底材料的耐磨损能力不同,通过摩擦磨损后形成的超疏水的表面微结构,该结构是通过摩擦生成,因此摩擦磨损不但不会破坏该表面的疏水结构,反而可以起到更新疏水结构的作用,即使受到不同程度磨损也不会破坏其表面疏水性,因而具备耐磨损的能力。该结构中基底与填充材料可以采用均具有疏水性的材料制备,也可以采用一方疏水一方亲水的材料制备,形成整体疏水的超疏水表面或疏水‑亲水交替的超疏水表面,以获得不同功能的超疏水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