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750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93050.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S1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前方车辆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接收到的有效数据;所述有效数据包括前方物体相对于雷达的相对角度、相对距离以及相对宽度;根据所述有效数据确定有效目标;将所述毫米波雷达所处的雷达坐标系转换到摄像机所处的图像像素坐标系;根据所述有效目标确定所述图像像素坐标系内的感兴趣区域;根据所述感兴趣区域内的图像颜色信息排除夜间光源的干扰,确定多个高亮区域图像;对所述多个高亮区域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确定处理后的多个候选区域;根据所述候选区域确定当前车辆前方的车辆尾灯位置。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即使在夜间复杂光照的条件下,也能够精确检测当前车辆前方是否存在车辆尾灯。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22892.6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4 , B60R19/36 , B60R19/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尾部防撞装置,公开了一种多角度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商用车主动控制防撞机构,该机构具有多种防碰撞功能,可主动控制机构的参数来减小碰撞对车辆和行人的危害,利用弹簧和阻尼器配合作用吸收车辆追尾时的冲击能量,对不同位置碰撞进行主动控制,从而缓减车辆追尾对车辆和乘客的损伤;同时,该机构安装的摄像头与雷达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弹簧阻尼器的主动控制,通过主动调节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来达到最大限度减轻撞击带来的危害,并且利用多种驾驶模式实现雷达和摄像头配合工作,保护行人尤其儿童、建筑物和车辆等,实现安全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10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525112.7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47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H01M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喷射冷却电池包气化控制结构及其方法,涉及电池包热管理领域。该结构包括电池包箱体、电池单体、可控逆止排气孔、电池包区位直冷喷射口,结合电池包多点区位连续喷射、间歇喷射等喷射控制,设置多个空间气流组织可控逆止排气孔,控制空间多位可控逆止排气孔变开度顺序开启,实现电池包内气化气流组织可控、超冷过热电池和疏氧热燃阻断,有效抑制电池发生热失控,延长电动汽车乘员逃生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1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25112.7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47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H01M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喷射冷却电池包气化控制结构及其方法,涉及电池包热管理领域。该结构包括电池包箱体、电池单体、可控逆止排气孔、电池包区位直冷喷射口,结合电池包多点区位连续喷射、间歇喷射等喷射控制,设置多个空间气流组织可控逆止排气孔,控制空间多位可控逆止排气孔变开度顺序开启,实现电池包内气化气流组织可控、超冷过热电池和疏氧热燃阻断,有效抑制电池发生热失控,延长电动汽车乘员逃生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3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0819739.9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提高电池组热控能力的混流温均性柱状电池组。成组的各排电池通过高导热胶与导热片粘接,各排导热片再与两侧液流板换热,导热片开有气流孔。电池组内设有小型风扇促进电池包腔体内气体环流,实现增强气流串通的混流传热作用。其中,相邻各排导热片气流孔错列,并与电池座端从上到下缝隙宽窄交错,进一步增强气流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流动扰动性,由此增加电池导热片空气侧的热传递。本发明通过气动串流、孔隙/缝隙交错的多维气流扰动,辅助增强导热片和电池空气侧的热传递能力,提升排间气动串流的温均作用,改善电池组态内部的温度均匀性和一致性。本发明适用于电池组热管理的冷暖热控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4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710122892.6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尾部防撞装置,公开了一种多角度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商用车主动控制防撞机构,该机构具有多种防碰撞功能,可主动控制机构的参数来减小碰撞对车辆和行人的危害,利用弹簧和阻尼器配合作用吸收车辆追尾时的冲击能量,对不同位置碰撞进行主动控制,从而缓减车辆追尾对车辆和乘客的损伤;同时,该机构安装的摄像头与雷达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弹簧阻尼器的主动控制,通过主动调节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来达到最大限度减轻撞击带来的危害,并且利用多种驾驶模式实现雷达和摄像头配合工作,保护行人尤其儿童、建筑物和车辆等,实现安全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206704143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201145.7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尾部防撞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商用车碰撞安全性的主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多种防碰撞功能,可主动控制装置的参数来减小碰撞对车辆和行人的危害,利用弹簧和阻尼器配合作用吸收车辆追尾时的冲击能量,对不同位置碰撞进行主动控制,从而缓减车辆追尾对车辆和乘客的损伤;同时,该装置安装的摄像头与雷达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弹簧阻尼器的主动控制,通过主动调节弹簧和阻尼器的参数来达到最大限度减轻撞击带来的危害,并且利用多种驾驶模式实现雷达和摄像头配合工作,保护行人尤其儿童、建筑物和车辆等,实现安全驾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