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冲粘铆连接装置及粘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5814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10040651.2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冲粘铆连接装置,包括:复合凹模,其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复合压边圈,其与复合凹模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复合压边圈能够在竖直方向运动,用于压紧待铆接件;导热电极,其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复合压边圈底部和复合凹模上部;导热电极能够对不同的待铆接件独立加热;冲头,其为实心圆环形结构件,其设置在复合压边圈中心孔内部,并能够沿所述中心孔轴向上下滑动;大幅度提高铆接点附近超高强钢的延展性,解决了超高强钢变形困难、无法形成有效接头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自冲粘铆连接方法,通过精准控制冲头的冲压速度,降低了对铆钉强度、设备冲铆能力以及铆枪C型框架刚度的要求,减少了生产成本。

    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8772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8126.3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仅能实现材料机械性能均匀分布问题,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与加热机构。下部机构包括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与下部底座(11),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垂直地固定在下部底座(11)的四角处,下部机构通过其下部底座(11)并采用下部底座固定螺栓(10)与地基连接,上部机构包括上模座(1),上部机构通过其上模座(1)安装在下部机构中的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上,并采用焊接方式将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与上模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机构安装在下部机构后侧的地基上。

    考虑成形损伤的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006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472217.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成形损伤的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仿真设计时忽略零件不同部位成形损伤继承特性所导致的后续仿真计算精度不足及零件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步骤为:建立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热成形损伤准则;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热成形模拟;车身高强度抗撞零件抗撞性能仿真评估。本方法综合考虑了成形温度、成形速率、摩擦等因素的零件仿真成形后的“成形损伤值”作为零件抗撞性能评估时考虑的因素,显著提高了后续仿真计算的精度,减少了反复修改的次数,确保了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大大降低了抗撞零件仿真设计的难度以及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503307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99051.5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零件热成形损伤分布的模具,旨在克服为实现变形诱导增加额外工艺及设备或者牺牲生产周期为代价的缺陷,该成形模具包括有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卸料机构、压边机构与润滑机构;上部机构通过其中的上模座固定在下部机构中4个上模座支撑柱的顶端;卸料机构安装在下模座的空腔内,卸料机构的2个卸料弹簧的下端与下模座的空腔底面焊接;压边机构通过其中的6个氮气缸的顶端焊接连接在上模座的底面上;润滑机构的4对喷油器均匀对称地安装在下模座前后的两侧,上电容板固定在上加热板的底面上,下电容板固定在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2个凸模电容板安装在2个凸模加热板的底面上,2个卸料电容板安装在2个卸料加热板的上表面上。

    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8772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318126.3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仅能实现材料机械性能均匀分布问题,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上部机构、下部机构与加热机构。下部机构包括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与下部底座(11),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垂直地固定在下部底座(11)的四角处,下部机构通过其下部底座(11)并采用下部底座固定螺栓(10)与地基连接,上部机构包括上模座(1),上部机构通过其上模座(1)安装在下部机构中的4个结构相同的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上,并采用焊接方式将上模座支撑柱(2)的上表面与上模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机构安装在下部机构后侧的地基上。

    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075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8148.5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26 B21D37/10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在保证超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连接的问题。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包括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22)与复合凹模(14)。复合冲头(1)包括第一冷却气体管道(2)与冲头主体(5);复合压边圈(22)包括压边圈主体(23)。复合压边圈(22)和复合凹模(14)上下相对叠置,压边圈主体(23)底面和复合凹模(14)中的凹模主体(15)顶端面之间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1)置于压边圈主体(23)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复合压边圈(22)、复合冲头(1)和复合凹模(14)的回转轴线共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