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8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122396.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内声品质的驾驶绩效评价方法和系统,为克服现有车内声品质评价仅着眼于评价者心理感受,对车内声音环境在驾驶绩效上影响没有反应的问题,其步骤:1)实验环境选择;2)路况设计;3)驾驶员选择;4)分组驾驶;5)结果获取:(1)进行数据整理,分别求出每组实验中各数据的平均值,绘制表格;2)驾驶绩效评价总指标为各项驾驶绩效指标变化率百分数之和:驾驶绩效评价总指标=∑Λ评价指标=[(Ssd-NSsd)/Ssd+(Tfy-NTfy)/Tfy+(Scw-NScw)/Scw+(Sfz-NSfz)/Sfz+(Ncf-NNcf)/Ncf]×100%;总指标为0表明噪声对驾驶绩效无有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内声品质的驾驶绩效评价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3141.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孙思
IPC: G16H50/80 , G16H20/00 , G06F18/27 , G06F18/211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处置系统及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实时收集多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通过特征工程技术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形成数据集;初始化预警模型并训练,采用自适应调整机制,动态调整预警模型的参数,得到优化预警模型;使用优化后的预警模型进行实时分析,评估个体感染特定传染病的风险;根据个体风险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本发明通过实时收集多源数据并进行精细化处理,结合特征工程技术构建了高质量的数据集,使用优化后的预警模型进行实时风险评估,实现了个体化预防建议的生成,能够更早地识别潜在的高风险个体,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0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1122396.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内声品质的驾驶绩效评价方法和系统,为克服现有车内声品质评价仅着眼于评价者心理感受,对车内声音环境在驾驶绩效上影响没有反应的问题,其步骤:1)实验环境选择;2)路况设计;3)驾驶员选择;4)分组驾驶;5)结果获取:(1)进行数据整理,分别求出每组实验中各数据的平均值,绘制表格;2)驾驶绩效评价总指标为各项驾驶绩效指标变化率百分数之和:驾驶绩效评价总指标=∑Λ评价指标=[(Ssd‑NSsd)/Ssd+(Tfy‑NTfy)/Tfy+(Scw‑NScw)/Scw+(Sfz‑NSfz)/Sfz+(Ncf‑NNcf)/Ncf]×100%;总指标为0表明噪声对驾驶绩效无有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内声品质的驾驶绩效评价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4482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79039.8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听觉刺激影响下的驾驶警觉水平测试方法和系统,为克服现有技术不成熟、检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方法包括:1)驾驶警觉水平测试前的准备:(1)布置测试系统;(2)招募被试人员;(3)驾驶任务设计;(4)刺激声音播放;2)驾驶警觉水平的测试:(1)进行无线索提示试验;(2)进行双线索提示试验;(3)数据处理;(4)计算该刺激声音刺激下的驾驶员驾驶警觉水平测量表征值: 式中:L为该刺激声音刺激下的驾驶员驾驶警觉水平测量表征值;为无线索提示试验下被试驾驶员面对任务事件的平均反应时;为双线索提示试验下被试驾驶员面对任务事件的平均反应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听觉刺激影响下的驾驶警觉水平测试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48089.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孙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体、输氧头罩,床体上设置有防砸伤吸氧组件,床体侧边设置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上设置有风干组件,输氧头罩上对称设置有滑槽,通过旋转竖杆,竖杆上的卡接片会在转动中卡接到U形竖向体上的卡槽中,此时竖杆不再发生移动,输氧头罩也在竖向上被间接限制,无法移动,在这种设置下可以有效将输氧头罩较为紧密地贴在床体表面,以此避免给新生儿吸氧给药时导致氧气及药物泄露,影响吸氧给药治疗效果,同时因输氧头罩在竖向上被限制的原因,新生儿无法推动输氧头罩,从而避免了输氧头罩在新生儿的推动中砸伤其面部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50635.0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孙思
IPC: A61F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患者体外降温装置,涉及医疗急诊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适配架、第二适配架和冰袋块,第一适配架与第二适配架交叉滑动连接,第一适配架与第二适配架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收集壳,第一适配架与第二适配架靠近收集壳的内侧均设置有开口,第一适配架与第二适配架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内侧端均与第一适配架和第二适配架的外壁固定连接,将第一适配架与第二适配架之间的距离调节到与患者需要降温的位置尺寸相适配的尺寸,有效的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适配作用,能够保证对不同位置进行均匀全方位降温的效果,提高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311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9661.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0K11/175 , G10L2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和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客车驾驶区和乘客区声品质未区别控制的问题,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方法的步骤为:1.客车行驶状态设计;2.车内声环境采集装置布置;3.典型声环境客观评价向量计算;4.构建掩蔽声族谱:掩蔽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掩蔽声类型、内容,在充分考虑了音乐信号频谱成分、表演乐器形式、音乐感情与音乐内容的背景文化后,选取多个流派,每个流派挑选1~2首具有代表性的掩蔽声组成掩蔽声族谱;5.通过主观评价实验优选掩蔽声;6.系统配对存储;7.系统实际使用;8.最优掩蔽声族谱实时更新;还公开了一种大型客车车内声功能分区自适应声品质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1243321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1555119.X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听觉刺激影响下的驾驶警觉水平测试系统,为了克服现有的驾驶员驾驶警觉水平测试系统和方法不成熟、检测准确性较低等问题,听觉刺激影响下的驾驶警觉水平测试系统包括测试主控制器、笔记本电脑、线索提示投影装置、听觉刺激声音素材播放装置与驾驶信息数据采集装置;笔记本电脑、线索提示投影装置、听觉刺激声音素材播放装置与驾驶信息数据采集装置分别和测试主控制器线连接;其中:测试主控制器由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刺激声音素材存储装置、音频控制芯片、声功率放大器与串行异步收发器组成;声功率放大器、音频控制芯片、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刺激声音素材存储装置依次线连接,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与串行异步收发器线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05791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979111.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内声品质的驾驶绩效评价系统,为克服现有车内声品质评价仅着眼于评价者心理感受,对车内声音环境在驾驶绩效上影响没有反应的问题,车内声品质的驾驶绩效评系统包括有主控制单元(1)、天线(2)、摄像头(5)与光电式转向传感(8);主控制单元(1)包括GPS模块(3)、视频AD模块芯片(6)、DSP芯片(9);布放在被试车辆中控台处的天线(2)的输出端OUT与GPS模块(3)的RF_IN引脚电连接;布置在被试车辆前挡风玻璃上边缘的中心位置处的摄像头(5)的CVBS接口与视频AD模块芯片(6)的CVBS引脚电连接;光电式转向传感器(8)与DSP芯片(9)的GPI01、GPI02引脚电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560559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22270490.8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背带式转运包,包括包体(1)、独立内垫(5)和背带(6);所述包体外观呈襁褓状,带有盖被(2)和面部盖单(3);包体底部有支撑硬纸板(7),保证转运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过度变形;包体(1)上设有供氧接口(4),与包内相通,用于连接氧气管;包体内有独立内垫(5),独立内垫(5)的中上段有哑铃状凸起(501),中下段位置有椭圆形凸起(502);包体前后两端连接背带(6),使用时斜跨在使用者肩部,增加稳定性与安全性,解放使用者双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效缩短转运时间,减少磕碰对患儿脑部血流的影响,减轻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利于转运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