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219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420366.X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智能车群流量的智能驾驶车辆主动换道系统,换道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轮速传感器、IMU组件、通信模块、GNSS模块、ECU模块、HMI模块及运动执行模块;换道综合决策方法包括:获取本车辆以及环境车辆的运动信息、道路基本信息、判断换道的运动增益、计算对应的纵向最小安全距离、判断换道行为是否对车流量造成较大影响等步骤,本发明在传统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在直道和弯道等不同道路情况下,考虑道路曲率对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影响,综合考虑换道行为对目标车道车流量的影响,建立了换道系统和综合决策模型,为智能网联汽车在换道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最终得到更全面、更经济以及更高效的综合换道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0357259.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效益最大化的车道变更系统及综合决策方法,车道变更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IMU组件、通信模块、导航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及电子控制模块;车道变更综合决策方法包括:获取本车周围环境信息、本车辆以及环境车辆的运动信息、数据处理、计算相应的纵向最小安全距离、判断是否满足车道变更的最大效益等步骤,本发明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考虑车道变更时周围车辆效益的效益最大化,在直道和弯道等不同道路情况下,综合考虑道路曲率对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影响,建立了车道变更系统和综合决策模型,为智能汽车在换道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最终得到更全面、更舒适、更安全以及更经济的综合车道变更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57259.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效益最大化的车道变更系统及综合决策方法,车道变更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IMU组件、通信模块、导航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及电子控制模块;车道变更综合决策方法包括:获取本车周围环境信息、本车辆以及环境车辆的运动信息、数据处理、计算相应的纵向最小安全距离、判断是否满足车道变更的最大效益等步骤,本发明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考虑车道变更时周围车辆效益的效益最大化,在直道和弯道等不同道路情况下,综合考虑道路曲率对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影响,建立了车道变更系统和综合决策模型,为智能汽车在换道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最终得到更全面、更舒适、更安全以及更经济的综合车道变更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4823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7185.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制动系统低速紧急制动控制方法,克服了只考虑主动增压单元中系统延时阶段而没考虑电机转动建立压力的增压阶段而带来的计算误差以及没考虑前车急刹车导致计算误差的问题。该方法步骤如下:1)自车纵向速度和纵向加速度的获取;2)驾驶员行为判定;3)判断自车由于主动增压其停车时间会落在哪个阶段:通过自车速度vego计算因主动增压使自车停车的时间;4)确定前车停车时间;5)确定所需相对距离:当确定了因主动增压各自的停车时间tegostop和tobjstop后,确定以各自当前状态在各自停车时间范围内所走过的距离,进而做差得到主动增压过程使自车停止所需要的相对距离;6)判断是否满足主动增压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48235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217185.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制动系统低速紧急制动控制方法,克服了只考虑主动增压单元中系统延时阶段而没考虑电机转动建立压力的增压阶段而带来的计算误差以及没考虑前车急刹车导致计算误差的问题。该方法步骤如下:1)自车纵向速度和纵向加速度的获取;2)驾驶员行为判定;3)判断自车由于主动增压其停车时间会落在哪个阶段:通过自车速度vego计算因主动增压使自车停车的时间;4)确定前车停车时间;5)确定所需相对距离:当确定了因主动增压各自的停车时间tegostop和tobjstop后,确定以各自当前状态在各自停车时间范围内所走过的距离,进而做差得到主动增压过程使自车停止所需要的相对距离;6)判断是否满足主动增压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97956.5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16 , B60W30/18 , B60W40/105 , B60W40/10 , B60W4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车群主动换道功能的车流量计算系统,换道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传感器、通信模块、车载GNSS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运算处理模块及运动执行模块;车流量计算系统包括:接受换道意图指令、获取自车及目标车道车辆运动信息、计算相应时间及距离参数、计算有无换道情况下目标车道的车流量、判断当前交通状况是否满足换道条件、判断换道行为对目标车道车流量的影响等步骤,本发明考虑换道行为对于目标车道车流量的影响,建立了换道系统综合决策模型,为智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提供更为有效的换道决策依据,保证了道路的正常通行能力,最终得到更全面、更经济及更合理的综合换道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76316.6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1/02 , H04W4/44 , H04W4/46 , H04L12/40 , G08G1/0967 , G08G1/0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道变更轨迹规划系统,具体包括车道变更系统和车道变更轨迹规划方法,车道变更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通信系统、定位系统、IMU组件、里程计、HMI模块、电子控制系统及运动操作系统;车道变更轨迹规划方法包括:接收换道指令、获取周边环境信息、本车辆以及目标车道车辆的运动信息、数据处理、计算车道变更的轨迹函数等步骤,本发明基于已有的理想五次多项式型车道变更轨迹规划函数,综合分析道路曲率的影响,在直道和弯道等不同道路情况下设计一种考虑车辆初始运动状态及道路曲率的车道变更轨迹规划系统,为智能汽车在换道时设计合理的运动路径,进而获得更为平稳安全的车道变更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1550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74109.1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12 , B60W50/14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纵向车道中心保持方法及其保持系统,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车道中心保持系统纵向控制不足而导致的车辆行驶安全的问题,保持系统包括环境检测系统、车辆状态检测系统、HMI系统、车道中心保持控制系统、车道中心保持执行系统、速度控制系统与预警系统;环境检测系统、车辆状态检测系统与HMI系统属于识别层系统,识别层系统与车道中心保持控制系统之间采用布置在机舱内、驾驶室内、车身地板下的整车电气线束连接;车道中心保持执行系统、速度控制系统与预警系统属于执行层系统,执行层系统与车道中心保持控制系统之间采用布置在机舱内、驾驶室内、车身地板下的整车电气线束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横纵向车道中心保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397956.5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16 , B60W30/18 , B60W40/105 , B60W40/10 , B60W4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车群主动换道功能的车流量计算系统,换道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传感器、通信模块、车载GNSS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运算处理模块及运动执行模块;车流量计算系统包括:接受换道意图指令、获取自车及目标车道车辆运动信息、计算相应时间及距离参数、计算有无换道情况下目标车道的车流量、判断当前交通状况是否满足换道条件、判断换道行为对目标车道车流量的影响等步骤,本发明考虑换道行为对于目标车道车流量的影响,建立了换道系统综合决策模型,为智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提供更为有效的换道决策依据,保证了道路的正常通行能力,最终得到更全面、更经济及更合理的综合换道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422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420366.X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智能车群流量的智能驾驶车辆主动换道系统,换道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轮速传感器、IMU组件、通信模块、GNSS模块、ECU模块、HMI模块及运动执行模块;换道综合决策方法包括:获取本车辆以及环境车辆的运动信息、道路基本信息、判断换道的运动增益、计算对应的纵向最小安全距离、判断换道行为是否对车流量造成较大影响等步骤,本发明在传统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在直道和弯道等不同道路情况下,考虑道路曲率对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的影响,综合考虑换道行为对目标车道车流量的影响,建立了换道系统和综合决策模型,为智能网联汽车在换道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最终得到更全面、更经济以及更高效的综合换道控制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