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直排式秸秆还田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38109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181128.1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筒直排式秸秆还田机,旨在提供一种秸秆还田剂量大、还田效果好、适应性强的双筒直排式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传动系统、限深轮,在该机架上沿横向可转动地设置粉碎辊,位于该粉碎辊后方,且与该粉碎辊平行,前后并列设有前直排筒和后直排筒,该前直排筒和后直排筒分别从该机架同一侧侧壁板垂直伸出,且该前直排筒和后直排筒沿横向阶梯配置,该前直排筒末端和该后直排筒末端分别设有下开口。本发明适用于秸秆深埋还田作业。

    双筒直排式秸秆还田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381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81128.1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01D8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筒直排式秸秆还田机,旨在提供一种秸秆还田剂量大、还田效果好、适应性强的双筒直排式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传动系统、限深轮,在该机架上沿横向可转动地设置粉碎辊,位于该粉碎辊后方,且与该粉碎辊平行,前后并列设有前直排筒和后直排筒,该前直排筒和后直排筒分别从该机架同一侧侧壁板垂直伸出,且该前直排筒和后直排筒沿横向阶梯配置,该前直排筒末端和该后直排筒末端分别设有下开口。本发明适用于秸秆深埋还田作业。

    一种防风转基因毛状根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0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00524.3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转基因毛状根培养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防风种子消毒后培养,长成防风无菌苗;S2.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质粒转入发根农杆菌K599感受态细胞,再经筛选、鉴定,得到转基因发根农杆菌K599;S3.将转基因发根农杆菌K599活化后扩大培养,OD值为0.6‑1.0,转基因侵染液制备完成;S4.外植体叶片上剪出伤口后放置于转基因侵染液当中侵染,取出,擦干,接种于MS固体培养基上共培养1~5天,取出,冲洗后转接到含有Cef的固体MS培养基中,待毛状根长到2~3cm转入1/2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首次通过含有pCAMBIA2301质粒的K599农杆菌诱导防风毛状根,建立了防风的转基因毛状根体系。

    一种自来水管管道内壁垢层清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769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78853.5

    申请日:2016-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管管道内壁垢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放置的驱动体的驱动体与清理刀片机构联接柱通过螺栓四与清理刀片机构的左外壳与驱动体联接柱固定连接,减速齿轮组分别与驱动体右外壳和清理刀片机构右外壳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实现了一种机构对多种厚度的垢层进行正常清理的工作目标。通过更换安装在清理刀片下的垫片高度,直接调整清理刀片伸出时的长度,保证刀片在清理过程中与垢层的合理接触距离,节省了清理费用。为了及时排出相邻两清理刀片之间淤积的垢层,在清理刀片上分布着一排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豁口,方便机构外侧水流带走淤积在清理刀片间的垢层,减小了清理阻力,提高了清理效率。

    一种聚翻组合式秸秆深还机

    公开(公告)号:CN10585025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9059.9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49/06 A01D8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翻组合式秸秆深还机,其特征是开沟部分、指盘秸秆集聚部分、拦挡梳理部分、配肥部分、掩埋碎土部分由正三角形组合框架连接在一起;在纵梁上连接掩埋犁板和开沟犁板,在三角形的右斜边上连接三个收集秸秆的钢丝指盘,右斜边的前部通过销轴连接调整杆,中部连接承力梁,在三角形的左斜边转动连接多个圆盘形碎土耙片,在三角形的正顶端连接秸秆梳理挡板。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能实现同时开沟、秸秆收集、梳理放置、配肥压实、掩埋碎土等多道工序,并能实现上述工序一次完成,秸秆深还作业效率高,质量好。

    一种自来水管管道内壁垢层清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7699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478853.5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管管道内壁垢层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放置的驱动体的驱动体与清理刀片机构联接柱通过螺栓四与清理刀片机构的左外壳与驱动体联接柱固定连接,减速齿轮组分别与驱动体右外壳和清理刀片机构右外壳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实现了一种机构对多种厚度的垢层进行正常清理的工作目标。通过更换安装在清理刀片下的垫片高度,直接调整清理刀片伸出时的长度,保证刀片在清理过程中与垢层的合理接触距离,节省了清理费用。为了及时排出相邻两清理刀片之间淤积的垢层,在清理刀片上分布着一排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豁口,方便机构外侧水流带走淤积在清理刀片间的垢层,减小了清理阻力,提高了清理效率。

    气吸潜入式秸秆深还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306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05101.1

    申请日:201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01D82/00 A01B49/06 A01B7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吸潜入式秸秆深还机,旨在提供一种秸秆处理干净彻底、还田效果好、适应性强的气吸潜入式秸秆深还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传动系统、吸风机、开沟铲、限深轮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机架前部的粉碎辊。该吸风机设置在该粉碎辊后方,该吸风机后轴向入口联接设置下弯形状的吸管,该吸管下端口联接设置吸入罩,该吸入罩本体为长方形开口的喇叭嘴形状,在该吸入罩后方,该开沟铲可垂直移动地设置在该机架后横梁上,该开沟铲铲柄后背面设置排料管,该排料管下出口位于该开沟铲后跟处,该排料管上口通过软管与该吸风机切向上出口联接。本发明适用于秸秆深埋还田作业。

    一种防风转基因毛状根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0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300524.3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转基因毛状根培养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防风种子消毒后培养,长成防风无菌苗;S2.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质粒转入发根农杆菌K599感受态细胞,再经筛选、鉴定,得到转基因发根农杆菌K599;S3.将转基因发根农杆菌K599活化后扩大培养,OD值为0.6‑1.0,转基因侵染液制备完成;S4.外植体叶片上剪出伤口后放置于转基因侵染液当中侵染,取出,擦干,接种于MS固体培养基上共培养1~5天,取出,冲洗后转接到含有Cef的固体MS培养基中,待毛状根长到2~3cm转入1/2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首次通过含有pCAMBIA2301质粒的K599农杆菌诱导防风毛状根,建立了防风的转基因毛状根体系。

    一种聚翻组合式秸秆深还机

    公开(公告)号:CN10585025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359059.9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翻组合式秸秆深还机,其特征是开沟部分、指盘秸秆集聚部分、拦挡梳理部分、配肥部分、掩埋碎土部分由正三角形组合框架连接在一起;在纵梁上连接掩埋犁板和开沟犁板,在三角形的右斜边上连接三个收集秸秆的钢丝指盘,右斜边的前部通过销轴连接调整杆,中部连接承力梁,在三角形的左斜边转动连接多个圆盘形碎土耙片,在三角形的正顶端连接秸秆梳理挡板。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能实现同时开沟、秸秆收集、梳理放置、配肥压实、掩埋碎土等多道工序,并能实现上述工序一次完成,秸秆深还作业效率高,质量好。

    一种盐碱地排水排盐暗管铺设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242837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823349.X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排水排盐暗管铺设结构,涉及种植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板、支撑柱和底座,底座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衔接套,夹持板的下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衔接套,支撑柱上端通过插接配合在第二衔接套内以支撑夹持板,支撑柱下端通过插接配合在第一衔接套内以抵靠在底座上;旋转板上具有朝向圆筒形的中心定位的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单独将块状的底座固定在水渠的底部,再将支撑柱插接紧第二衔接套内,接着第一衔接套套接在支撑柱的上端,即完成了铺设结构的组装,安装方便快捷,且拆卸的时候步骤相反,同样拆卸方便,且多个铺设结构的底座、支撑柱和夹持板具有相同规格,具有通用性,运输过程中也节省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