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1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26958.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杨翠玲 , 黄胜鑫 , 柯一帆 , 李兆坤 , 吴烨欣 , 谭永旭 , 秦呈呈 , 田鹏坤 , 王冬伟 , 李龙龙 , 孙典 , 雷佳华 , 苑乾坤 , 杨纯 , 魏定生 , 王凌峰 , 张永纯 , 杜雨晨 , 倪征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组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雷电暂态模型的建模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该建模方法,首先获取风电机组的各个构件的多导体系统,且各构件的多导体系统均由多个导体段构成,然后集合所有的导体段的准静态PEEC模型组成风电机组的PEEC等效电路模型。本发明采用PEEC法在对风机多导体系统进行电磁暂态分析,通过导体段的划分,在建模时,不对空间介质进行离散,只对导体进行离散。相对于一般的电磁场方法,本发明简化了模型,缩短了计算时间,相对于等值电路方法精确考虑了导体间的磁耦合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75854.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倪嘉伟 , 王书来 , 陆翌 , 叶寿洪 , 柯一帆 , 韩彬 , 赵国亮 , 乔光尧 , 邵冰冰 , 李科杰 , 裘鹏 , 吴烨欣 , 谭永旭 , 秦呈呈 , 李兆坤 , 李浩 , 王博伟
IPC: G06F30/367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矢量匹配的杆塔五端口宽频建模方法,属于输电线路杆塔建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杆塔三维数值模型,仿真计算导体中点电位升,获取端口频域阻抗参数,进行矢量匹配得到极点‑留数模型,建立杆塔五端口宽频等效电路模型。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方案考虑了输电线路和杆塔之间的电磁传导及耦合作用,解决了现有杆塔模型无法准确分析相线感应过电压差异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40503.8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倪征澳 , 李科杰 , 田鹏坤 , 谭永旭 , 柯一帆 , 秦呈呈 , 李兆坤 , 吴烨欣 , 王冬伟 , 李龙龙 , 孙典 , 雷佳华 , 苑乾坤 , 魏定生 , 王凌峰 , 张永纯 , 杜雨晨 , 杨翠玲 , 杨纯
IPC: G06F3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的拓扑结构包含寄生电阻、寄生电感、二极管D、压控开关、扩散电容、势垒电容、寄生电容和电压控制端口。所述二极管D通过最大反向直流电压、击穿电压、渡越时间和梯度系数来表征所述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多层P—N结构,所述势垒电容、扩散电容、压控开关及电压控制端口用于表征所述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在开关过程中的电容特性,同时还考虑了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各种寄生参数,使得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动态电特性,极大提高了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脉冲源设计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3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4083.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田鹏坤 , 向念文 , 徐宗奇 , 阳晋 , 叶寿洪 , 程凌云 , 杨纯 , 柯一帆 , 吴烨欣 , 谭永旭 , 秦呈呈 , 李兆坤 , 王书来 , 李浩 , 王博伟 , 李龙龙 , 苑乾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体放电管金属电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管电极用电子粉、电子粉浆及其在电子粉改性的气体放电管电极中的应用和制备方法。所述电子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碳酸钾20~40份,铝酸钠30~50份,碳酸钡5~25份,硅粉5~25份。通过电子粉配方的合理选用和各组分的配比,应用到电极后提高了电极的电子发射能力,降低电极表面的电场强度,减少了电弧对电极的破坏,增大了电弧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形成多通道放电,避免电弧集中在电极某一点放电,使得GDT放电更均匀,并使得GDT放电次数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增强电极表面抗烧蚀性能,提高了GDT重复放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29515.0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继站雷电流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一种中继站天馈线雷电流测试系统,包括高铁中继站内的通信铁塔和信号机械室,还包括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信号采集子系统以及远程控制子系统,所述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与所述通信铁塔的塔身顶端的避雷针相连接,用于模拟雷击,给所述通信铁塔注入雷电脉冲电流;所述信号采集子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流采集装置,所述电流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通信铁塔上,用于在所述雷电浪涌冲击子系统的模拟雷击环境下采集流经所述通信铁塔的雷电流数据,能够安全、高效地开展高铁中继站内的天馈线雷电流测试,为后续制定合适的高铁信号设备雷电防护策略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28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8123.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吴烨欣 , 王书来 , 雷佳华 , 李科杰 , 乔光尧 , 王超群 , 韩彬 , 赵泽昕 , 谭永旭 , 李兆坤 , 田鹏坤 , 秦呈呈 , 柯一帆 , 金传双 , 余凯 , 吕增威 , 黄胜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场环境下的瞬态响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通过将导电结构采用网格进行数值剖分,并将导体与网格表层构成方形同轴结构。同时考虑金属网格结构对瞬态响应的影响,引入多支路节点,既可以实现对来自不同方向导体或导电结构的连接,又适用于建模实际工程结构如接地网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可以在导体添加串联或并联的集总元件作为导体的终端条件。采用该方法既可以保留全波计算非电气连接导体或导电结构回路的空间瞬态电磁脉冲以及感应分量,也可以大大削减网格需求,以此降低内存占用并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88123.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吴烨欣 , 王书来 , 雷佳华 , 李科杰 , 乔光尧 , 王超群 , 韩彬 , 赵泽昕 , 谭永旭 , 李兆坤 , 田鹏坤 , 秦呈呈 , 柯一帆 , 金传双 , 余凯 , 吕增威 , 黄胜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场环境下的瞬态响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通过将导电结构采用网格进行数值剖分,并将导体与网格表层构成方形同轴结构。同时考虑金属网格结构对瞬态响应的影响,引入多支路节点,既可以实现对来自不同方向导体或导电结构的连接,又适用于建模实际工程结构如接地网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可以在导体添加串联或并联的集总元件作为导体的终端条件。采用该方法既可以保留全波计算非电气连接导体或导电结构回路的空间瞬态电磁脉冲以及感应分量,也可以大大削减网格需求,以此降低内存占用并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3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04168.4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李兆坤 , 叶寿洪 , 陈怀飞 , 王宇 , 李科杰 , 吕增威 , 秦呈呈 , 吴烨欣 , 柯一帆 , 田鹏坤 , 谭永旭 , 王书来 , 李龙龙 , 苑乾坤 , 李浩 , 王博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维多重信号分类的雷电甚高频辐射源成像方法,属于雷电成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天线阵列,采集雷电甚高频辐射源的雷电甚高频信号,并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将雷电甚高频信号分解为若干窄带分量;构建加权一维空间谱函数,获取窄带分量与天线阵列的X‑O‑Y平面的X轴正方向形成的第一夹角,以及与Y轴正方向形成第二夹角;根据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获取雷电甚高频信号的入射仰角和方位角,并根据入射仰角和方位角,对雷电甚高频辐射源进行成像;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雷电成像方法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抗噪性能,提升了系统的成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6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2241.9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杜雨晨 , 吕增威 , 李兆坤 , 柯一帆 , 秦呈呈 , 田鹏坤 , 谭永旭 , 吴烨欣 , 李科杰 , 李龙龙 , 苑乾坤 , 魏定生 , 王凌峰 , 叶寿洪 , 张永纯 , 杨纯 , 杨翠玲 , 倪征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电线路受风力发电机影响的直击雷跳闸率计算方法,属于风电场集电线路雷电防护领域。所述计算方法首先获取风电场集电线路相关参数以及风力发电机地理位置,然后进行线路段及雷电流幅值区间的划分,并将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及绕击电流区间于雷电流幅值进行对比,计算线路反击跳闸率与绕击跳闸率,根据风力发电机雷击截收区域与线路直击雷区域的重叠面积对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进行修正,最后循环计算不同雷电流幅值以及线路段并进行累加得到线路直击雷跳闸率。本发明在计算集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时,考虑了风力发电机对于线路雷击概率的影响,使得风电场集电线路直击雷跳闸率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2221.1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向念文 , 杨纯 , 李科杰 , 程凌云 , 田鹏坤 , 谭永旭 , 柯一帆 , 秦呈呈 , 李兆坤 , 吴烨欣 , 孙典 , 王冬伟 , 李龙龙 , 雷佳华 , 苑乾坤 , 魏定生 , 王凌峰 , 张永纯 , 杜雨晨 , 杨翠玲 , 倪征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放电管的石墨烯钨铜合金改性电极及制备方法,属于防雷产品电极技术领域。所述改性电极由石墨烯、钨粉、铜粉制备而成,其质量份数按照前述顺序分别为0.01‑0.10:7:3。所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具有更高的耐烧蚀性能和电学性能。利用本发明石墨烯钨铜合金改性电极制备的气体放电管保护性能好,具有优异的击穿电压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增强对于设备的防雷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