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8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7728.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64D1/18 , B05B16/20 , B05B9/01 , B05B15/55 , B05D1/02 , B05D1/38 , B08B3/02 , B08B5/02 , B64U20/87 , B64U20/80 , B64U50/30 , B64U10/14 , B64F3/02 , B60P3/00 , B64U1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中防磁涂装无人机系统及防磁涂装方法,该系统包括:涂装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前后两侧、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多功能涂装部、旋转部件,旋转部件与一多旋翼动力装置转动连接,旋转部件带动无人机本体在多旋翼动力装置内部进行旋转,多功能涂装部的端面上还设有摄像模块、集成喷枪和烘干装置;内置子系统,内置子系统包括冗余通信模组和防磁模组,防磁模组用于感应外部磁场并生成等强度的反向磁场;防磁模组、冗余通信模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表面的内侧,且防磁模组置于无人机本体的水平中心处,冗余通信模组以防磁模组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式设置。本申请的无人机系统具有多角度喷漆和主动抵抗磁场干扰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48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28624.7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64C2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磁吸式飞机起落架,包括:机体磁吸模块、起落架模块;所述机体磁吸模块设置于飞机机体底部,并与飞机机体底部平行;所述机体磁吸模块包括:磁吸扣A、滑动舱门和控制装置;所述起落架模块包括:磁吸扣B、校准模块和起落架组件;所述机体磁吸模块与所述起落架模块通过所述磁吸扣A与所述磁吸扣B磁性连接;当飞机起飞瞬间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磁吸扣A中电磁线圈断电,使得所述机体磁吸模块与所述起落架模块断开连接;在飞机降落时,所述校准模块通过计算飞机速度、位置和方向,控制所述起落架模块与所述机体磁吸模块保持相对静止。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传统飞机起落架占用飞机空间与载重、易损坏且维修成本高、能量损耗大、限制飞机其他部件的设计空间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99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5992.3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3B21/075 , A63B2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储液式可调杠铃,包括储液箱、杠铃杆以及位于所述杠铃杆两端提供重量的配重箱,所述配重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液空间,所述储液空间与所述储液箱通过柔性水管连通,所述储液空间内部设置有取液装置,所述取液装置包括压板和驱动机构,所述压板与所述储液空间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压板在所述储液空间内上下位移,以将所述储液箱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柔性水管吸取至所述储液空间内,或将所述储液箱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柔性水管压回至所述储液箱内。本发明能快速、安全、省力并且方便地调节杠铃片重量,配合多种健身训练器械,同时满足大部分人群的强身健体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88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621961.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2C7/057
Abstract: 一种基于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涉及TBCC进气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设计叶片尺寸时,使所有叶片总面积小于进气道管壁横截面积,以实现在叶片打开到平行于进气道轴线的位置时,不会与管壁发生干涉。2)在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3)基于百叶窗原理可实现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以居中的某一叶片的转动轴为主动轴,其余叶片的转动轴为从动轴,并设计出连杆与各叶片铰接,以实现将主动叶片的运动形式传递给从动叶片。4)将整体调节机构适应进气道管壁轮廓进行设计。增加进气道调节机构的叶片数量,使各叶片启动力矩明显降低,提高各叶片的运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2817.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双拨片型滑块原理的TBCC尾喷管调节机构设计方法,涉及TBCC尾喷管技术领域。包括:1)圆转方的尾喷管整体构型;2)设计双拨片型滑块,在转动时保证气流性能;3)在双拨片型滑块外端铰接转动轴,在门体打开过程中实现连续调节、随时启停;4)双拨片型滑块上下边缘形状设计与尾喷管方型区域上下壁面轮廓紧密贴合,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尾喷管调节机构采用平动加转动的方式,尾喷管两侧各安装有一推杆,转动杆及拨片型滑块,电机驱动两侧连杆平动,连杆带动转动杆转动,使一端固定的拨片型滑块转动,实现尾喷管的开合。满足对收敛型尾喷管喉道面积的改变,可随时启停、连续调节,满足推力要求,完全关闭时满足气密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299485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410628657.2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9B23/10
Abstract: 科氏加速度演示仪,涉及加速度演示仪。设有驱动单元和演示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演示单元设有下电动机、传动轴圆锥齿轮、下电动机圆锥齿轮、传动轴正齿轮、中心轴正齿轮、传动轴、中心轴、十字架型齿轮、转盘盖、转盘、底座、上电动机、标准齿轮、标准齿条、活塞、栓、进球装置、弹射装置、开关底座、触碰壁。在各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小球由弹射装置中被弹出,根据不同的转速,打到触碰壁的不同位置,并使相对应的触碰壁上的灯点亮,从而体现出物体受到科里奥利力作用的效果,即演示科氏加速度的对物理运动的影响。不但减轻了实验仪器的重量,使用地点范围限制降低,且可更直观地观察科氏加速度对运动物体的持续影响与运动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99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319606.7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一种保温混凝土,涉及混凝土。提供一种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混凝土。所述保温混凝土按质量比的组成为:玻化微珠∶水泥∶砂∶可再分散胶粉∶水=(35~50)∶(50~70)∶(46~56)∶(3~5)∶(17~23)。所述保温混凝土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按比例将水泥、砂、可再分散胶粉和水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再按比例将玻化微珠均匀地投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保温混凝土。经测试,所制备的保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W/(m.K)均在7d≤0.070;28d≤0.085的范围内,说明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39344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70078.8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17/3211
Abstract: 微型数控手术刀,涉及一种手术刀。设有基板、可编程控制器、转轴、径向伸缩臂、纵向伸缩刀架竖杆、刀片、微电机、定位针、导向模板;微电机设在基板上,微电机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微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连,转轴装在定位针的上端头,转轴的径向连接有径向伸缩臂,径向伸缩臂末端铰接有纵向伸缩刀架竖杆,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微电机进而控制径向伸缩臂和纵向伸缩刀架竖杆的伸缩、以及控制纵向伸缩刀架竖杆在竖直平面和水平面内的旋转方向和角度;导向模板设在纵向伸缩刀架竖杆下部,刀片设于纵向伸缩刀架竖杆的下端,导向模板与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精确度高、适用性强、可减轻医生劳动强度、缩短手术时间、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858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289494.6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兼容胎压传感器和宽度可调节的爆胎应急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胎压传感器的第一抵块、用于调节宽度的第二抵块、紧固带、卡紧复位机构、胎压传感器、卡位机构和紧固机构;所述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沿着紧固带的周向布置并与紧固带连接;所述第二抵块中具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两侧具有凹孔,且左右两侧凹孔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所述卡紧复位机构设置在紧固带的内表面,并具有沿着紧固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第二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卡紧复位机构与不同的凹孔配合固定以改变所述第二抵块伸出距离;所述卡位机构和紧固机构用于固定所述紧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2780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617302.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2C7/057
Abstract: 基于曲面百叶窗原理的TBCC进气道调节机构设计方法,涉及TBCC进气道。包括以下步骤:1)解决叶片与管壁的干涉问题;2)在闭合时保证通风口的密闭特性;3)基于百叶窗原理实现通风口面积的连续调节;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以居中的叶片的转动销为主动轴,另一叶片的转动销为从动轴,并设计出传动连杆与两叶片铰接,以实现将主动叶片的运动形式传递给从动叶片的功能,在叶片打开过程中实现同时、连续调节;4)将整体调节机构按照主进气道内壁轮廓进行设计。解决由于平面百叶窗叶片难以与主气道内壁形状吻合,而产生的对气流的诸多负面影响,方便控制,实现在开合过程中对进气道通风面积的同时且连续调节,和在闭合时的完全密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