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椎管神经麻醉穿刺引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23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80013.6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椎管神经麻醉穿刺引导方法,包括以下:S1:构建原始数据集,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数据集;S2:构建穿刺引导模型;导入椎管神经超声图像至特征增强模块中,获得硬脊膜和黄韧带的特征表示;S3:将提取的硬脊膜和黄韧带的特征表示输入到目标检测模块中,识别椎管神经超声图像中的硬脊膜和黄韧带,获得硬脊膜和黄韧带的在图像中的位置坐标;S4:将训练好的特征增强模块和目标检测模块部署于后台服务器,对采集的椎管神经超声图像中硬脊膜和黄韧带的位置进行检测。本发明能够将硬脊膜和黄韧带在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反馈给麻醉医生,辅助医生进行椎管神经麻醉穿刺。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臂丛神经麻醉穿刺引导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703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49590.7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臂丛神经麻醉穿刺引导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一个深度去噪自编码器对臂丛神经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并采用去噪图像构建源域、目标域数据集;构建一个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获取源域、目标域数据集中的图像特征来对构建的域泛化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部署深度去噪自编码器、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以及训练好的域泛化深度学习模型于后台服务器,获取输入的患者臂丛神经超声图像中臂丛神经的位置;本发明可有效去除生理数据中的各种噪声,保留臂丛神经超声图像中臂丛神经的局部细节特征和全局信息,且构建的域泛化深度学习模型只需使用较小规模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就可以达到臂丛神经识别精度高的效果。

    一种无线有创动脉血压测量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14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58811.1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有创动脉血压测量装置,包括泵体和处理模块,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肝素水注射口,所述泵体远离所述肝素水注射口的端部设置有依次相连接的连接管、三通、血压测量组件、动脉穿刺针;所述的血压测量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血压传感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显示屏和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信号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处理器和显示屏依次电性相连。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设计合理,方便对于动脉血压进行测量,准确度高,便于携带,且使用到无线通信技术,方便对于动脉血压测量值进行实时观察,具备很好的推广前景。

    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腋路神经超声图像语义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9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14123.1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腋路神经超声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包括以下:S1:采集腋路神经超声图像,对部分腋路神经超声图像进行标注,接着对所有图像进行预处理,并以此构建数据集;S2:构建语义分割模型并初步监督微调,基于已有的标注数据,获得初步优化的语义分割模型;S3:对S2中获得初步优化的语义分割模型进行聚类原型的自训练;S4:构建领域分类器,进行类别区分;S5:根据编码器的输出引入扰动特征张量,构建一致性损失函数。本发明通过充分挖掘无标注超声图像数据的隐藏信息,减少了对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通过自适应聚类生成的伪标签,模型能够自动学习分割特征,显著降低了人工标注的成本,提高了训练效率。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臂丛神经麻醉穿刺引导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70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9590.7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臂丛神经麻醉穿刺引导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一个深度去噪自编码器对臂丛神经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并采用去噪图像构建源域、目标域数据集;构建一个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获取源域、目标域数据集中的图像特征来对构建的域泛化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部署深度去噪自编码器、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以及训练好的域泛化深度学习模型于后台服务器,获取输入的患者臂丛神经超声图像中臂丛神经的位置;本发明可有效去除生理数据中的各种噪声,保留臂丛神经超声图像中臂丛神经的局部细节特征和全局信息,且构建的域泛化深度学习模型只需使用较小规模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就可以达到臂丛神经识别精度高的效果。

    联动翻转式呼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床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5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06831.4

    申请日:2023-07-24

    Inventor: 陈世彪 沈杰 邹弘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联动翻转式呼吸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床及其使用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患者的口腔容易夹持支气管镜,患者的气道弯曲度较大影响支气管镜的插入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床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舒展结构,设置在靠板内,用于使患者的气道舒展,便于将支气管镜插患者体内,本发明中,在进行检查时能够同时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的头部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晃动,另外还能够通过颈枕对患者颈部的推动使患者的气道弯曲度相对平缓,便于后期支气管镜插入气道,且将圆筒放入口腔中对口腔进行支撑。

    一种可连接麻醉机的经鼻吸氧导管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186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1705.0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连接麻醉机的经鼻吸氧导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底端上设置麻醉气体管道连接端口,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端上连接有过滤器,所述麻醉气体管道连接端口上连接有麻醉气体管道,所述过滤器的外侧端上设置有鼻吸氧导管连接端头,所述鼻吸氧导管连接端头的外侧端上设置有鼻吸氧导管,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经鼻吸氧管道与麻醉机上的螺纹管对接,从而能在对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经鼻供氧,而且氧气和并且吸氧通路中过滤器的使用,能有效避免患者因吸氧导致的交叉感染,避免交叉感染的经鼻吸氧导管连接器。

    一种医用麻醉面罩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0918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1949535.0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麻醉面罩,包括医用面罩供氧麻醉组件;所述医用面罩底部边缘固接有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顶部安装有密封阀,所述医用面罩顶部螺纹安装有供氧麻醉组件,所述医用面罩顶部安装有伸缩带;所述供氧麻醉组件包括供药气管、加压管和供氧组件;所述供药气管螺纹连接在医用面罩顶部,所述供药气管顶部开设有麻醉药槽,所述供药气管内部开设若干加药管槽,所述麻醉药槽外侧固接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开设若干加药管,所述密封条外侧固接有环形药箱,所述环形药箱顶部固接若干加压管,所述加压管固接在供氧组件上,所述供氧组件固接在供药气管顶部;解决了麻醉面罩对于麻醉气体的吸入量的控制和面罩与患者面部良好的密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