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69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011431320.4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8
Abstract: 一种多色荧光信号打开型竞争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及检测装置,试纸条以“红、橙、黄、绿、蓝”五色量子点荧光作为五种真菌毒素检测线背景信号,银纳米粒子分别与五种真菌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结合作为量子点激发光的内滤探针,抗兔IgG与兔IgG作为独立对照线体系。检测时试纸条插入荧光读取盒,通过智能手机APP分析荧光信号,以各检测线荧光信号强度与对照线荧光信号强度比值准确定量。本发明可用于同时快速定量检测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伏马菌素B1等五种真菌毒素。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295156.5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7/08 , A23L33/135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缓解β‑乳球蛋白诱导的过敏反应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存于武汉市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2014170,具有能够缓解β‑乳球蛋白诱导的过敏反应,改善肠道炎症表观症状,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调节肠道屏障功能,达到有效缓解β‑乳球蛋白诱导的过敏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99312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79576.1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03/04 , C07D301/12 , B01J31/34
Abstract: 一种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是以1-辛烯为原料,通过环氧化反应,其特征在于环氧化反应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反应介质为极性溶剂,催化剂为磷钨酸季铵盐,经上述反应得到1,2-环氧辛烷,含量≥95%,收率≥75%,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3次,平均收率≥75%。该方法收率较高,降低了成本;能耗低,节约能源,环氧化反应温度45-55℃;产品质量高,1,2-环氧辛烷含量≥95%;无三废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63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36300.7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491/22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化合物20(S)-7-戊酰基喜树碱及其合成方法,属化学合成领域,其特征是以戊醛为原料,在20(S)-喜树碱的7位引入亲脂性基团戊酰基,用过硫酸铵和硫酸亚铁做自由基引发剂、硫酸作溶剂、常温反应,然后经两次萃取、洗涤、干燥、蒸馏、重结晶,本发明使用无机酸作溶剂无机盐作自由基引发剂,易于分离、纯化,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少,收率较高,试剂溶剂较为便宜,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64400.1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235/30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4/795 , C07K1/107 , C07K16/44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菌灵半抗原、全抗原、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灵全抗原为将式I所示的多菌灵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所得的抗原,多菌灵半抗原分子中同时包含有苯并咪唑结构和脲的结构。本发明所提供多菌灵全抗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保留了多菌灵抗原决定簇且设计了具有一定长度的间隔臂,这有利于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多菌灵多/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产生的高性能抗体可用于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和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法,这在对农作物中多菌灵农药残留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570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5939.7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 G01N21/6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物质分别与检测抗原以及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混合,喷涂在试纸条特定区域上做为检测线及质控线,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银纳米粒子(银消光探针)喷涂在试纸条结合垫。当样品溶液不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与检测线上检测抗原结合,吸收了荧光物质的激发光或发射光而使检测线无荧光,而质控线有荧光;当样品溶液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优先与待测物结合,此时结合在检测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减少,而结合在质控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增加,导致试纸条检测线荧光增加,而质控线荧光下降。本发明较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小分子物质的消线判读模式更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91845.X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检测小分子物质的银纳米粒子消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本发明属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物质分别与检测抗原以及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混合,喷涂在试纸条特定区域上做为检测线及质控线,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银纳米粒子(银消光探针)喷涂在试纸条结合垫。当样品溶液不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与检测线上检测抗原结合,吸收了荧光物质的激发光或发射光而使检测线无荧光,而质控线有荧光;当样品溶液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优先与待测物结合,此时结合在检测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减少,而结合在质控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增加,导致试纸条检测线荧光增加,而质控线荧光下降。本发明较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小分子物质的消线判读模式更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639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36302.6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491/22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20(S)-7-(2-糠酰基)喜树碱及其合成方法,属化学合成领域,其特征是以糠醛为原料,在20(S)-喜树碱的7位引入亲脂性基团2-糠酰基,用过硫酸铵和硫酸亚铁做自由基引发剂、硫酸作溶剂、常温反应,然后经两次萃取、洗涤、干燥、蒸馏、重结晶,本发明使用无机酸作溶剂无机盐作自由基引发剂,易于分离、纯化,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少,收率较高,试剂溶剂较为便宜,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4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81663.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5 , A61P35/00 , A61P1/00 , A61P1/12 , A23C9/123 , A23L2/38 , A23L19/00 , A23L21/10 , A23L33/135 , C12R1/01 , A61K31/4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双歧杆菌SF,其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048。所述动物双歧杆菌SF可用于制备缓解伊利替康造成的副作用并促进其抑瘤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或食品,其可通过促进伊利替康抑制肿瘤增长的能力,并缓解伊利替康导致的腹泻,肠屏障破坏与肠道炎症来缓解伊利替康的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59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091843.0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77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检测领域,公开了基于银纳米粒子与Ru(phen)32+荧光微球间消光作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快速检测葡萄酒和葡萄汁中污染的赭曲霉毒素A。以Ru(phen)32+荧光微球作为荧光背景信号,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50nm,将其与OTA检测抗原混匀喷涂在试纸条检测区域;采用SPR吸收峰450nm的球形银纳米粒子与OTA单克隆抗体的复合物作为消光探针。在阳性样品检测时,样品中游离的OTA与固定在检测线上的检测抗原竞争与银探针结合,样品中OTA的含量与结合在检测线上银探针的数量成反比,而与荧光信号强度成正比。本发明方法在定性检测OTA时更灵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