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7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441158.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1/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控制设备和测试接口,测试接口的物理结构与智能终端的扩展模块接口的物理结构相适配,测试接口与扩展模块接口连接;测试控制设备,用于配置测试扩展模块,根据所配置的测试扩展模块通过测试接口向智能终端发送测试数据获取指令;测试数据获取指令用于触发智能终端通过扩展模块接口向测试接口发送与测试扩展模块对应的测试数据;测试接口,用于将智能终端发送的测试数据转发至测试控制设备;测试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测试接口转发的测试数据,确定扩展模块接口的测试结果。本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智能终端的扩展模块接口的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08082.X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排放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历史时间段内与用户关联的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历史气象数据、历史经济数据和历史时间类型,以及获取在待预测时间段内的未来经济数据和未来时间类型,通过预测模型基于上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历史气象数据、历史经济数据和历史时间类型,以及未来经济数据和未来时间类型,输出待预测用户对应的预测结果,并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待预测用户在待预测时间段内的碳排放量。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投入产出和生命周期排放检测来确定碳排放量,本方案通过基于用户的历史相关数据和未来相关数据训练的预测模型,对用户未来时间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提高了碳排放量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3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494978.8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瑞银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剩余电流快速检测方法及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剩余电流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将采样得到1/4波形的电流瞬时值;通过快速波形整理算法得到剩余电流有效值IE。所述快速波形整理办法包括将1/4波形的电流瞬时值整理成整周波形后通过有效值算法计算出有效值Ie所述获取剩余电流有效值IE还包括对Ie做温度补偿后输出。基于1/4波形计算出有效值,提高剩余电流报警速度;通过对称算法、最值判断及有效值算法,提高剩余电流检测的精确度。对环境温度检测计算温度补偿电流,补偿到剩余电流有效值中,提高温度适应性,进一步提高报警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38107.3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时空动态特征的电网碳排放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电侧输入节点针对电力核算节点的输入电量信息和对应的碳排放转换信息,根据各输入电量信息和对应的碳排放转换信息,确定流入碳总量信息,根据碳总量信息和各输入电量信息,确定电力核算节点对应的碳排放转换信息,获取电力核算节点针对电网侧输出节点的输出电量信息,根据各输出电量信息和对应的碳排放转换信息,确定电力核算节点针对各电网侧输出节点的碳排放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基于比例共享原则,并根据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对电力核算节点发电侧和电网侧的碳排放核算信息进行动态的准确获取,提高碳排放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47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050619.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30/2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环保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企业发电作业数据,并构建碳排放量仿真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仿真碳排放量数据与所述发电作业数据的仿真数据集;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并训练至收敛;构建校准数据集;基于校准数据集校准所述碳排放量核算模型,获取校准后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通过校准后碳排放量核算模型获取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仿真数据训练出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获取企业短周期的碳排放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80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689983.4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耗预测网络的训练、能耗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能耗数据和标签时刻的实际能耗值;将所述历史能耗数据输入至所述待训练的第一特征提取网络,得到第一能耗特征,以及,将所述历史能耗数据输入至所述待训练的第二特征提取网络,得到第二能耗特征;将所述第一能耗特征和所述第二能耗特征输入至所述待训练的特征融合网络,得到融合能耗特征;将所述融合能耗特征输入至所述待训练的特征分类网络,得到预测能耗值;基于所述预测能耗值与所述实际能耗值之间的差异,调整所述能耗预测网络的网络参数,直至得到训练好的能耗预测网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能耗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3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54361.2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电能计量装置采集输电线路的电能数据;获取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根据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确定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信息;根据所述计量误差信息对所述电能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得到校正后的电能数据;基于所述校正后的电能数据,确定所述输电线路的碳排放量。该方法通过对电能数据的校正,提高了电能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可提高基于电能数据确定的输电线路的碳排放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470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1050619.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环保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企业发电作业数据,并构建碳排放量仿真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仿真碳排放量数据与所述发电作业数据的仿真数据集;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并训练至收敛;构建校准数据集;基于校准数据集校准所述碳排放量核算模型,获取校准后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通过校准后碳排放量核算模型获取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仿真数据训练出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获取企业短周期的碳排放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81917.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组电能表数据识别方法,电能表的上行模块和扩展模块分别基于645协议与管理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扩展模块的应答数据,并获取应答数据中的扩展模块地址,应答数据为扩展模块对管理单元发送的请求数据的响应数据;当扩展模块地址与电能表地址相同时,将应答数据用于管理单元内部业务处理;当扩展模块地址与电能表中存储的扩展模块存储地址相同时,将应答数据通过上行模块发送至主站。通过对智能电表中按照645协议接收的扩展模块返回数据中的地址进行识别,并由此辨别扩展模块返回数据的对应来源是管理单元内部模组数据或经上行模块传输的主站数据,克服了无法识别扩展模块返回数据的对应来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8362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351573.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芯智能电表管理单元的计量信息分发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计量信息分发模块以及计量信息处理模块;计量信息处理模块包括分时计量模块、抄表冻结模块、显示模块、费控模块以及事件模块中的至少两个模块;计量信息分发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监听线程对计量信息传入接口进行监听;从计量信息传入接口获取监听到携带有数据标识的计量信息;将计量信息发送至计量信息处理模块中与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块;计量信息处理模块中的模块接收计量信息分发模块发送的计量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计量信息处理结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双芯智能电表管理单元内部能够实现计量信息高效分发与处理的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