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苗两用林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74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851236.9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叶、苗两用林的培育方法,属于银杏林栽培技术领域。第1年高密度育苗,实现叶用银杏林培育;第2至4或5年采叶和间苗相结合,实现叶、苗两用银杏林培育,之后再经过一次间苗后进行苗用林培育;所述第1年育苗密度为6‑7万株/亩。本发明第1年收获2000斤/亩的银杏叶,后续几年都能够连续维持产叶量在2500斤/亩左右,并且收获到的银杏叶中类黄酮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每年采叶后的当年冬季或次年1~3月可进行间苗,间出的树苗可以售卖,实现叶、苗两用银杏林的培育,当年有收益,效益可观,该发明可大大提高企业和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重要的推广价值。

    一种银杏叶、苗两用林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74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51236.9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叶、苗两用林的培育方法,属于银杏林栽培技术领域。第1年高密度育苗,实现叶用银杏林培育;第2至4或5年采叶和间苗相结合,实现叶、苗两用银杏林培育,之后再经过一次间苗后进行苗用林培育;所述第1年育苗密度为6-7万株/亩。本发明第1年收获2000斤/亩的银杏叶,后续几年都能够连续维持产叶量在2500斤/亩左右,并且收获到的银杏叶中类黄酮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每年采叶后的当年冬季或次年1~3月可进行间苗,间出的树苗可以售卖,实现叶、苗两用银杏林的培育,当年有收益,效益可观,该发明可大大提高企业和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重要的推广价值。

    一种抑制叶片镜面反射效应的银杏叶黄酮含量估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62188.6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叶片镜面反射效应的银杏叶黄酮含量估测方法,获取银杏叶片样本的实测反射率光谱值;测定银杏叶片样本的单位干重和单位叶面积总黄酮含量作为实测值;修正反射率光谱,基于叶黄酮反射光谱指数的形式,构建可抑制叶片镜面反射的修正型叶黄酮反射光谱指数;筛选出最优的修正型叶黄酮反射光谱指数;基于表现最优的修正型叶黄酮反射光谱指数和样本实测叶黄酮含量,建立银杏叶黄酮含量估算模型;然后对银杏叶黄酮含量估测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估测模型结构简单、估测精度高、鲁棒性强,对不同林龄银杏单位干重和单位叶面积叶黄酮含量的估测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以广泛用于银杏叶黄酮含量的估测。

    利用银杏外种皮促进桑树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058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478910.3

    申请日:2019-06-03

    Inventor: 汪贵斌 张笑聪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银杏外种皮促进桑树生长的方法,属于桑树种植技术领域。一种利用银杏外种皮促进桑树生长的方法,包括:在桑树的生长阶段,将银杏外种皮水溶液喷施在桑树叶的表面,银杏外种皮水溶液由银杏外种皮提取物与水混合而得,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由银杏外种皮粉经过醇提和蒸发提纯而得。该方法可以提高桑树枝条的长度,促进桑叶的生长,提高桑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碳、氮和磷元素的含量,对桑叶没有化学污染,得到高品质的桑叶。

    一种提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063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437132.3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属于银杏种植技术领域。在银杏苗栽培过程中,定时定量施氮肥,提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其中,氮肥中氮素形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比为1∶3‑3∶1。本发明在施肥后35d时即8月份时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所以在银杏叶用园栽培措施的长期生产实践中,以氮肥1g/棵并且以硝态氮∶铵态氮为1∶1配比进行施肥处理。氮素的缺失以及过量的施用氮肥后会导致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本发明方法和结果为叶用银杏种植栽培施肥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基于膜分离脱除白果致毒成分的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68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804104.1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膜分离脱除白果致毒成分的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白果脱壳去内种皮得白果果仁;(2)白果果仁磨浆得白果果仁浆液;(3)白果果仁浆液进行微滤处理,得微滤截留物和微滤透过液;(4)微滤透过液进行超滤处理,得超滤截留物和超滤透过液;(5)超滤透过液进行纳滤处理,得纳滤截留物和纳滤透过液;(6)合并所有截留物,经干燥后得脱除白果致毒成分的白果粉,收集纳滤透过液经浓缩干燥后得MPN与MPNG混合物粗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白果中的MPN和MPNG,工艺操作安全、简便,获得不含MPN和MPNG的白果原料,促进白果深加工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白果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品种性状差异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478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1061180.9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品种性状差异分析方法,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原始种的M个原始样本数据和子代品种的N个子代样本数据;根据M个原始样本数据获得a个性状中每个同一性状的原始特征数值,以及根据所述N个子代样本数据获得a个性状中每个同一性状的子代特征数值;其中,M、N和a均为正整数,所述特征数值用于度量多个样本数据中对应的同一性状;根据每个同一性状的所述原始特征数值和所述子代特征数值,获得所述子代品种相对于所述原始种在每个同一性状上的变化程度。通过对原始样本和子代样本的各个性状的精确度量实现了对植物原始种培育出的子代品种性状改变程度及演化方向的精确合理的定量化表达。

    一种林业科普便于数据连接与存储的智能播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85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72808.8

    申请日:2020-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科普便于数据连接与存储的智能播报系统,包括调频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后台模块和信息获取模块;所述调频模块用于林业播报的频率进行调节;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智能播报的信息进行预览与显示;所述控制模块对于信息进行提取与数据存储;所述后台模块对于科普资料进行不间断的播报;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对于科普信息进行整理与收集,并且给予播报人员进行展示,通过信息获取模块对于数据进行获取,根据当地环境,通过网络选择科普内容,并根据当地气候进行预测,对于林业进行了规划,通过调频模块进行了加密与传播,并通过后台模块进行了定时分段处理,从而提高了播报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