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8440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854013.X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喜树嫩枝扦插生根方法:剪取大树上枝条作为插穗,用湿布包起来,保持新鲜状态;将插穗上切口平剪,下切口斜剪,上部保留1~2片叶并将叶片剪去1/2~2/3;采用0.1%的多菌灵溶液消毒2h,然后采用激素溶液处理20s~2h;在基质上以株行距8~10cm,插穗深度为长度的1/2左右,第一个叶片露出基质之上,进行嫩枝扦插,扦插完立即浇透水;之后进行人工管理并每2周进行中耕除草以及喷洒0.1%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待喜树根系木质化后及时进行移栽。本发明的喜树嫩枝扦插生根方法,建立出喜树无性系育苗体系,能获得优质的喜树种苗。且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具有成本低、技术要求简单,易推广应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55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44595.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泽小叶桦离体芽快繁方法,通过外植体的建立、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防褐化处理、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步骤实现。本发明以3年生实生苗的沼泽小叶桦离体芽为外植体,建立了组培繁殖体系。通过酒精和升汞预处理母本材料,大大降低了外植体的污染率。初代培养基中添加PVP,使褐化现象消失,大大降低了组培风险,提高了成活率。本方法得到的组培苗具有增殖系数高,生根率高,栽植成活力高等特点。有利于沼泽小叶桦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3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78110.5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红枫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1)扦插前7~10天对扦插池内基质进行深翻,将其中的杂物、新长出的杂草铲除,于阳光下暴晒1~2天,再对扦插基质进行灭菌消毒;2)选取一年生苗或两年生苗的枝条;从苗木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取材制得插穗;在插穗上口封蜡或用凡士林涂抹,下切口用ABT浸泡处理30min;3)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扦插池内;扦插后,7~12天长出愈伤组织,并在其后的一周之后产生不定根,之后进入生根期,大量生根期。本发明以一年生母株下部枝条为插穗,在500ppm的ABT溶液中浸泡半个小时,扦插于基质中,生根率最高,达到83.33%,生根条数为13.10,根长为6.88cm。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92086.1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生红枫的盆景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采种;②基质配制;③播种;④播种后管理;⑤蟠扎;⑥移栽;⑦解开铜线。本发明可以使得红枫由室外观赏变为室内盆栽观赏,且使得红枫盆景造型丰富,可塑性大,不仅能够观叶也能够观干,突破扦插繁殖主干直立、嫁接繁殖不能低矮观赏以及根系不粗壮、浅植较难的缺点;本发明实生红枫盆景制作简便易行,成本较低,技术要求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639451.2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65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柽柳盐胁迫响应基因TcSBP1及其miRNA抗性靶标rTcSBP1和应用。所述的柽柳盐胁迫响应基因TcSB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大引物突变技术将TcSBP1基因的miR156响应元件同义突变,获得了miR156抗性靶标rTcSBP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在盐胁迫下,TcSBP1受miR156的转录后调控,而rTcSBP1则不受其调控。柽柳盐胁迫响应基因TcSBP1及其miR156抗性靶标rTcSBP1在植物耐盐性或林木抗性育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86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806305.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银杏类黄酮3′,5′-羟化酶GbF3′5′H1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类黄酮3′,5′-羟化酶GbF3′5′H1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类黄酮3′,5′-羟化酶GbF3′5′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类黄酮3′,5′-羟化酶GbF3′5′H1的基因序列来源于银杏。本发明从银杏中克隆出该类黄酮3′,5′-羟化酶GbF3′5′H1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系统鉴定,发现了该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类黄酮相关代谢物的含量,并且可以在转基因杨树中参与和促进类黄酮相关代谢物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92212.2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GbFLSa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银杏GbFLS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通过将银杏的GbFLSa基因转基因到山新杨中,发现转基因杨树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等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此外,DFR、ANS、LAR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表明GbFLSa编码的是一种功能蛋白,对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起负调控作用。有助于揭示GbFLSa在植物代谢中的作用,更好地了解类黄酮生物合成的潜在分子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1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03596.9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GbF3′H1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基因GbF3′H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的蛋白产物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基因GbF3′H1载体转化山新杨,并对转化的山新杨和非转基因型进行过量表达分析和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生长相对较慢,叶片容易沉积红色素,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下游产物浓度明显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表明过量表达基因GbF3′H1能够提高植物类黄酮产量,可以作为促进植物体内积累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0099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93358.7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喜树硬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采穗;基质处理;制穗;外源激素的处理和扦插;插后管理;喜树根系木质化后及时进行移栽。本发明喜树硬枝扦插繁殖方法,简便易行,繁殖速度快,在硬枝扦插市场方面有良好前景与可行性,弥补了喜树硬枝扦插的空白,可以高效地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5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248136.7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银杏GbBBX25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该银杏GbBBX25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从银杏中分离得到GbBBX25基因,编码了273个氨基酸的819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两个b‑box结构域,但没有CCT结构域。GbBBX25定位于细胞核,具有转录因子重要的核定位特征。GbBBX25转录本主要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盐胁迫下诱导效果显著。GbBBX25在山新杨中过量表达,证实了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杨树的可溶性糖、总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高于非转基因杨树,表明GbBBX25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效率来提高耐盐性。GbBBX25在转基因杨树中过量表达可以提高植株的耐盐性,提高GbBBX25基因的表达水平可用于育种中来面对非生物胁迫,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