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球孢白僵菌B-BB-1、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小蠹虫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78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18071.2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球孢白僵菌B‑BB‑1、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小蠹虫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球孢白僵菌B‑BB‑1在PDA培养基上,28℃下生长较快;在SDAY培养基上,25℃下产孢量大,易于培养,且经过室内毒力测定,证明其对坡面方胸小蠹和枫香刺小蠹都具有高致病力,当孢子浓度为1×108个/mL时,第5天的坡面方胸小蠹成虫死亡率达到96.15%,当孢子浓度高于1×108个/mL时,处理后第3天枫香刺小蠹成虫死亡率达到79.29%,第4天达到100%,具有开发成为针对小蠹类森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制剂的潜质。

    香樟齿喙象不同虫态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8837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087604.X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香樟齿喙象不同虫态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属于林业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该荧光定量内参基因为RPL28和RPS15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和SEQ ID NO.7所示。本发明通过香樟齿喙象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库,选择了常用作内参基因的8个候选内参基因,通过5种算法评估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获得了香樟齿喙象不同虫态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并设计了内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本申请填补了香樟齿喙象不同虫态下没有内参基因的现状,为香樟齿喙象不同虫态条件下的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定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香樟齿喙象取食不同植物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39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89704.6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樟齿喙象取食不同植物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和应用,属于林业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该荧光定量内参基因为RPS13和RPL28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6所示。本发明通过香樟齿喙象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库,选择了常用作内参基因的8个候选内参基因,通过5种算法评估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获得了香樟齿喙象取食不同植物条件下的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并设计了内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本申请为香樟齿喙象取食不同植物条件下的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定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一株蒙氏肠球菌HcM7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569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82625.9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蒙氏肠球菌HcM7及其应用,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HcM7,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487,保藏日期为:2018年7月16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利用可培养的方法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细菌进行分离,获得蒙氏肠球菌HcM7,并在无肠道细菌幼虫的体内重建蒙氏肠球菌HcM7,试验结果证实,HcM7对HcNPV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保护美国白蛾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香樟齿喙象成虫收集桶及其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049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810027645.2

    申请日:2018-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M1/00 A01K67/033 A01M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樟齿喙象成虫环柱形收集桶及其收集方法,包括环柱形桶体,在所述的环柱形桶体的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用小扣活动扣接;所述的环柱形桶体的上、下面均用盖过桶体边缘的中空盖体密封,在中空盖体的孔口设有可伸缩的弹性拉绳;在中空盖体上设有开口,采用拉链连接开口;在环柱形桶体的侧面上设有害虫收集杯;其中,环柱形桶体的侧面上的开口位置与中空盖体上的开口位置相统一。该环柱形收集桶,具有害虫成虫标本易收集、保证害虫成虫标本活性且防止逃逸等特点,使用起来极其简便,非常适用于香樟蛀干害虫香樟齿喙象成虫的收集。

    一种高效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4227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055708.1

    申请日:201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该方法为在松墨天牛发生区域设置诱捕器,诱捕器发出495~500nm的光波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杀。本发明的高效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采用单色LED发光器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杀,诱杀效率高,对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的松墨天牛成虫均有很好的引诱效果,不仅可以降低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监测其种群动态,而且适用于阻止松材线虫的传播,降低其危害。

    用于人工饲养松墨天牛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3580A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1010518092.4

    申请日:2010-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饲养松墨天牛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包括以下组分:90~110g松树木屑、18~22g蔗糖、10~15g酵母粉、35~45g琼脂、1.8~2.1g安息香酸钠、0.9~1.2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mL1NH2SO4、15~25g麦胚粉、1.2~1.5g胆固醇、3~4.5g抗坏血酸、18~21g酪蛋白、0.7~1.1g氯化胆碱和750~850mL水。本发明的用于人工饲养松墨天牛的饲料,原料来源广,制作方便,成本低廉,该制备方法简单,步骤少,可操作性强。饲料饲育的幼虫发育时间短,卵发育至蛹羽化的发育历期约为100d,与林间自然环境下的发育时间相比明显缩短,有利于大规模饲养天牛幼虫,可以实现人工控温下的续代饲养,保证不同虫态、不同虫龄以及活性稳定的实验种群的供应。

    一种2-十四碳炔-1-醇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4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0710665.4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十四碳炔‑1‑醇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乙炔为起始原料,在溶剂中与碱反应生成乙炔盐;然后加入1‑溴十一烷反应,得到1‑十三炔盐,进一步与多聚甲醛、甲醛水溶液或甲醛气体反应,“一锅法”合成得到2‑十四碳炔‑1‑醇。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方便,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推广应用,产物2‑十四碳炔‑1‑醇的纯度和收率较高。

    一种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20-1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746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540449.2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20‑1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热激蛋白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松墨天牛热激蛋白HSP20基因全长531bp,编码176个氨基酸。通过荧光定量方法,获得了该基因在热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高温会明显诱导该基因的上调,表明此蛋白在松墨天牛幼虫抵御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体外表达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纯化的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20‑11。对Ni+树脂柱纯化后的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20进行分子伴侣活性验证,表明该蛋白可有效保护苹果酸脱氢酶的热聚沉。因此,本申请具有极高应用价值,也为松墨天牛耐热性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