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0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66567.5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18 , A61P35/00 , A61K3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豆杉枝叶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从红豆杉枝叶中提取分离制备了一种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Pu1,该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率高。以MTT法检测提取分离的苯丙素类化合物Pu1的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选用人乳腺癌、人宫颈癌和人肝癌三种癌细胞。结果显5为4示.47μ.8Pμmumo1lo抑·l·制LL三‑1‑和1种、73癌3.5.μ8细μmm胞ool·活l.LL性‑‑1的1,和对I5C照.590μ样值m依分ol·托别泊L为‑苷17,5表的.7μ明ImC苯o50l丙·值分素L‑类别1、类化合物Pu1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04003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645058.X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61 , A61K36/13 , A61K36/48 , A61K13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16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浸泡处理30~60min,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得到的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滤液;合并前两次得到的滤液。本发明的果胶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提取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得率高于20%以上,比超声波辅助提取高6%以上,是一种低温、绿色、高效提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4050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10267954.3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48 , A61K8/9789 , A23L33/105 , A23L2/38 , A61P39/06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Q19/08 , A61Q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黑荆树树叶中提取加工天然活性物质的方法及其用途,得到的黑荆树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抗炎症等功效。制备步骤为:由黑荆树叶提取得到含有黄酮类、黄酮苷及原花色素的提取液;制备浓缩液;萃取;将浓缩液或萃取液干燥收集,得到黑荆树叶粗提物;上样到层析柱,洗脱得到黑荆树叶提取物的有效组分。本发明有效利用通常被废弃的黑荆树叶,提高黑荆树叶的附加值,拓展黄酮类、黄酮苷化合物及原花色素的原料来源,得到的黑荆树叶提取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可被用于制备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作为具有抗衰老、抗炎症、抗肿瘤或医治糖尿病的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或者药物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0400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645058.X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61 , A61K36/13 , A61K36/48 , A61K135/00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61 , A61K36/13 , A61K36/48 , A61K2236/19 , A61K2236/333 , A61K2236/51 , A61K2236/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16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浸泡处理30~60min,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得到的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滤液;合并前两次得到的滤液。本发明的果胶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提取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得率高于20%以上,比超声波辅助提取高6%以上,是一种低温、绿色、高效提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7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92791.7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H15/203 , C07H1/08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尾桉树皮酚类化合物分离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是将富含酚类化合物的废弃桉树皮原料的乙醇提取物,经制备得到一种新的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得到的巨尾桉树皮酚类化合物3'-甲氧基-六羟基联苯二酸-4-O-α-L-鼠李糖苷(Pu1)颜色浅、纯度高、操作简单,耗时短、工艺规范、安全性强、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标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方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Pu1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84050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67954.3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48 , A61K8/97 , A23L1/29 , A23L2/38 , A61P39/06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Q19/08 , A61Q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黑荆树叶中提取加工天然活性物质的方法及其用途,得到的黑荆树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抗炎症等功效。制备步骤为:由黑荆树叶提取得到含有黄酮类、黄酮苷及原花色素的提取液;制备浓缩液;萃取;将浓缩液或萃取液干燥收集,得到黑荆树叶粗提物;上样到层析柱,洗脱得到黑荆树叶提取物的有效组分。本发明有效利用通常被废弃的黑荆树叶,提高黑荆树叶的附加值,拓展黄酮类、黄酮苷化合物及原花色素的原料来源,得到的黑荆树叶提取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可被用于制备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作为具有抗衰老、抗炎症、抗肿瘤或医治糖尿病的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或者药物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266567.5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18 , A61P35/00 , A61K3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豆杉枝叶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从红豆杉枝叶中提取分离制备了一种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Pu1,该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率高。以MTT法检测提取分离的苯丙素类化合物Pu1的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选用人乳腺癌、人宫颈癌和人肝癌三种癌细胞。结果显示Pu1抑制三种癌细胞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75.7μmol·L‑1、54.7μmol·L‑1和33.8μmol.L‑1,对照样依托泊苷的IC50值分别为4.8μmol·L‑1、7.5μmol·L‑1和5.9μmol·L‑1,表明苯丙素类类化合物Pu1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04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643455.3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林树皮活性成分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耦合提取方法,将人工林树皮粉碎料按照料液比1:6~14与纤维素复合酶水溶液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超声处理30~60min,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得到的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40%~70%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40~70min,过滤后取滤液;合并两次得到的滤液。本发明的人工林树皮活性成分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提取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比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方法高25%以上,是一种低温、绿色、高效的提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536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045379.X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栖霞市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B01J23/50 , B01J37/02 , B01J21/18 , B01J37/08 , A01N59/16 , A01P1/00 , C02F1/28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以活性炭为载体,将银前驱体和氮化碳前驱体湿法浸渍至活性炭上,所述银前驱体和氮化碳前驱体的摩尔比例为0.001‑0.5,银前驱体与活性炭的摩尔比例为0.001‑0.5,将银前驱体和氮化碳前驱体搅拌1 h后,加入活性炭搅拌12‑24 h,然后50℃‑600℃煅烧1‑5 h,制得纳米碳材料。该碳材料具有吸附、光催化降解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杀菌等功能,可以实现饮用水的高效净化。此纳米碳材料具有可再生,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533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644321.3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61 , A61K36/76 , A61K36/15 , A61K1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林树皮活性成分耦合提取方法,将人工林树皮粉碎料按照料液比1:8~16与纤维素复合酶水溶液混合,在40~70℃下水浴处理30~60min,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得到的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40%~70%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40~80min,过滤后取滤液;合并前两次得到的滤液。本发明的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提取的活性成分得率高,比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方法高20%以上,是一种低温、绿色、高效的提取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