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0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42089.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造的糖基转移酶及其在提升肝素合成稳定性和催化效率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Pasteurella multocida菌株(多杀性巴斯德氏杆菌)来源的肝素合酶2(Pasteurella multocida heparosan synthase 2,PmHS2)的基础上对N端进行截短,构建了酶突变体△PmHS2。本发明制备的截短突变酶具有表达水平和催化效率高的特性,对该截短突变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发现相比野生型酶,该酶在对于高温、极端酸性pH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具有更快的转化率。本发明为糖酶的理性设计和实际应用以及酶工程生产肝素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103992.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n‑ZIF‑90固定化Nahk的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骨架为掺杂了锰离子的Zn基MOFs材料,内部包封N‑乙酰氨基己糖1‑位激酶。将制备得到的基于Mn‑ZIF‑90固定化N‑乙酰氨基己糖1‑位激酶Nahk的复合催化材料加入乙酰氨基己糖和三磷酸腺苷的混合溶液中,催化己糖的异头碳磷酸化得到糖核苷酸前体糖‑1‑P。本方法制备的复合催化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还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在多次回收利用的同时保持高催化活性,符合工业应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1472708.9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连接反应与滚环扩增联用的生物传感器检测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的方法,该方法将带有5’端序列片段的哑铃状DNA探针、测试样品和反应缓冲液混合孵育,然后,将T4DNA连接酶及反应缓冲液添加到溶液中,孵育,再将引物和RCA混合物滴入上述所得的样品中以启动RCA反应,测量上述所得的样品的荧光,最后检测不同浓度的测试样品的荧光值绘制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图,检测待测样品的荧光值,代入关系图计算出FEN1的浓度。本发明的FEN1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成本低的优点,能够实现肿瘤中的FEN1高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772268.X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12P1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磺达肝葵钠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化学酶法,从起始糖基受体葡萄糖醛酸的β‑对硝基苯苷出发,利用尿苷二磷酸N‑三氟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在糖基转移酶催化下交替进行糖基化反应构建糖链,然后用酶法进行糖链修饰,最后用碱性裂解和酸催化的苷交换得到目标三糖中间体式(I)。此方法兼有化学合成的灵活性和生物酶法的高效性,反应无需保护基操作且区域、立体选择性专一,对于降低磺达肝素的成本以及实现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4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067341.0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小分子荧光探针是利用苯甲酰氯和氟硼二吡咯,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备得到。该新型BODIPY荧光探针是基于氟硼二吡咯的发光母核设计而成,在3位活泼甲基上通过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引入N‑乙基咔唑‑3‑甲醛基,延伸BODIPY荧光团的共轭结构,使发射波长红移到近红外区域。然后用苯甲酰氯取代8号位,形成酯键,对羧酸酯酶1具有识别性。本发明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摩尔吸收系数大、荧光谱峰窄,灵敏度高、光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能够实现对羧酸酯酶1(CES1)和农药残留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557875.7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纳米粒‑脂肪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催化材料以金属有机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材料,将脂肪酶和磁性纳米粒包裹在其内部形成。本发明制备得到磁性纳米粒‑脂肪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后,将其加入植物甾醇和酯化试剂的混合溶液中,催化酯化反应得到植物甾醇酯产品。本发明的复合催化材料能够高效催化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还能提高酶促反应速率,并可以实现多次回收利用同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因为添加了磁性纳米粒从而简化了分离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34570.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12N9/10 , C12N11/089 , C12N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纳米粒‑糖基转移酶‑无定型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复合催化材料以无定型金属有机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材料,将糖基转移酶和磁性纳米粒包裹在其内部形成。本发明制备复合催化材料后,将其加入糖基供体和糖基受体的混合溶液中,催化糖基化反应得到肝素二糖产品。本发明的无定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比普通金属有机框架更大的孔径,降低传质阻力提高酶促效率,并且内部中空化,更加有利于酶分子活性的维持。利用此复合催化材料能够高效催化单糖的糖基化反应,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还能提高酶促反应速率,并可以实现多次回收利用同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以及简化了分离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67186.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g‑C3N4@MOF荧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改性g‑C3N4@MOF为g‑C3N4‑O@MOF,是将氧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O与金属中心离子和有机配体原位合成的g‑C3N4‑O@MOF荧光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基于改性g‑C3N4@MOF荧光复合材料构建的荧光传感器,无需任何化学标记和荧光染料的添加,操作简便,灵敏度、可重复性以及稳定性都很高,可在复杂样品中实现特异性检测,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有望应用于医疗、环境、食品及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63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64814.7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7/24 , C07C227/02 , C07C229/18 , C07D21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基纤维素衍生的铁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乙基纤维素加热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成第一溶液,将Fe(NO3)3·9H2O和2,2′‑联吡啶的混合物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成第二溶液,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混合,反应得混合液;(2)将氮源和锌源粉末添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液中,蒸干溶剂得到固体后干燥;(3)将步骤(2)所得固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得到乙基纤维素衍生的铁掺杂碳材料。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材料作为催化剂被用于催化N‑H卡宾插入反应,制备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和已有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且催化效率高,重复利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365801.8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适配体的组胺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法和在河蟹检测中的应用,所述传感器首先基于电沉积的方法,在导电玻璃表面修饰花状纳米金,同时基于Au‑S键合作用,在AuNFs/ITO表面连接上巯基化修饰的组胺适配体,构建组胺电化学传感界面;水热合成制备钒酸铋纳米花球;基于硼氢化钠还原法,在钒酸铋纳米花球表面引入纳米金颗粒,自组装与组胺适配体互配的配体DNA,得到电化学探针DNA/Au@BiVO4,即所述的基于适配体的组胺电化学传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