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微颗粒操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452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104788.5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微颗粒操控装置,包括压电片、振动片单元和固定单元,压电片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振动片单元包括振动单元本体和N片振动片,固定单元一端与振动单元本体固定,固定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装置固定,振动片固定于振动单元本体的表面,每个振动片表面上固定一片压电片,在外部激励下每片压电片的主振方向为沿压电片垂直方向或长度方向,压电片带动振动片振动,在振动片端部产生声流场实现微颗粒的聚集、移动、分离等操控。本发明利用特定结构的装置与声流场实现微颗粒操控,可用于微米、纳米级颗粒的非接触式操控,避免二次污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一种空间站的机械臂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9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97799.1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站的机械臂装置,包括导轨、滑块机构和第一压电堆栈,第一压电堆栈设置于导轨的端部,用于驱动导轨沿导轨轴向进行来回移动,数个滑块机构分别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滑块机构包括壳体、第二压电堆栈和陶瓷块,壳体与导轨滑动连接,第二压电堆栈通过壳体安装于导轨一侧,第二压电堆栈用于连接并驱动所述陶瓷块抵紧导轨的侧壁或与导轨分离。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压电堆栈驱动导轨沿导轨轴向进行来回振动,同时控制第二压电堆栈产生垂直于导轨的振动,进而控制滑块机构的陶瓷块按需抵紧或松开与导轨侧壁的连接,从而实现滑块机构在导轨上的来回滑动;第一压电堆栈和第二压电堆栈在电磁干扰较大的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

    一种非接触式微颗粒操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45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104788.5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微颗粒操控装置,包括压电片、振动片单元和固定单元,压电片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振动片单元包括振动单元本体和N片振动片,固定单元一端与振动单元本体固定,固定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装置固定,振动片固定于振动单元本体的表面,每个振动片表面上固定一片压电片,在外部激励下每片压电片的主振方向为沿压电片垂直方向或长度方向,压电片带动振动片振动,在振动片端部产生声流场实现微颗粒的聚集、移动、分离等操控。本发明利用特定结构的装置与声流场实现微颗粒操控,可用于微米、纳米级颗粒的非接触式操控,避免二次污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一种新型超声悬浮电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21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4786.6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悬浮电机,包括压电换能单元、振动盘和转子,压电换能单元包括一个辐射面,所述振动盘固定于压电换能单元辐射面上,转子设置于振动盘上方,工作时转子悬浮在振动盘上方,压电换能单元的振动传递至振动盘在振动盘与转子之间形成超声场,超声场使转子悬浮同时形成声流场,在转子与振动盘相对的面上加工有导流槽,声流场产生的气流沿导流槽流动推动转子做与气流流动方向反向的旋转运动。本发明仅需压电换能单元纵向振动利用超声近场悬浮和超声的声流场效应即可实现转子悬浮旋转,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在精密加工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家用用水设备多流向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10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37025.1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用水设备多流向控制装置,包括上阀盖、阀芯和下阀盖,阀芯呈球型,上阀盖与下阀盖相连接,上阀盖与下阀盖之间开设有球型转动腔,阀芯转动设置在球型转动腔中,阀芯的转轴方向上的一端开设有穿入阀芯中心处的进水通道,下阀盖上对应进水通道开设有入水腔道,阀芯的径向上开设有数个出水通道,数个出水通道与进水通道相连通,上阀盖与下阀盖上对应开设有数个出水腔道,阀芯上的数个出水通道分别通过转动阀芯与出水腔道的一端进行连通或不进行连通,出水腔道的另一端外接设备。本发明通过球型阀芯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转动阀芯,即可按需将阀芯上的出水通道与对应的出水腔道相连通,从而实现单个或多个出水腔道的同时出水。

    一种含减振结构的压电粘滑执行器及其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9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7804.7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减振结构的压电粘滑执行器及其激励方法,包括:导轨,其一端布置有导轨滑块,另一端固设有形变框;压电叠堆,固定布置于形变框内,形变框能够将压电叠堆的振动进行一定比例放大并转化为导轨的振动;位移滑块,固定设于导轨滑块上,包括与导轨顶部接触的螺旋上板,以及供导轨滑块固定收容并与螺旋上板固定连接的下块,螺旋上板与下块共同配合以夹紧导轨,以使位移滑块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夹紧或放开导轨;压电陶瓷片,固定贴设于螺旋上板上,能够通过输入不同信号以控制位移滑块进行线性移动。本发明通过不同的输入信号对滑块的位移方式进行调节,达到位移滑块速度多变,位移过程稳定,动作精密的特点。

    一种基于导轨移动的线驱动柔性臂充电桩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6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76473.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轨移动的线驱动柔性臂充电桩系统,包括柔性机构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定位、智能运动规划等技术,完成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全自动化。所述充电桩沿导轨移动,导轨安装于停车场顶部,导轨行程槽为充电桩持续供电。行驶机构带领充电桩到达指定电动汽车上方,视觉系统进行充电口的识别定位,同时柔性臂延伸靠近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精确对接充电口,完成充电任务。后沿规定轨迹返回待定区域等待再次工作。本发明针对当前充电桩数量缺乏、充电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利用导轨式移动柔性臂充电系统,完成电动汽车充电任务自动化流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20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318254.8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缺陷类型制备相应的粉体;步骤二、清理去除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缺陷区域的灰尘、碎屑、污垢等杂质;步骤三、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缺陷区域进行毛化处理;步骤四、通过超音速冷喷涂工艺将制备的粉体喷至损伤、缺陷区域,粉体沉积形成表面修复层,完成损伤、缺陷区域修复。本发明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修复部位表面平整且力学性能得到一定恢复。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20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18254.8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缺陷类型制备相应的粉体;步骤二、清理去除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缺陷区域的灰尘、碎屑、污垢等杂质;步骤三、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缺陷区域进行毛化处理;步骤四、通过超音速冷喷涂工艺将制备的粉体喷至损伤、缺陷区域,粉体沉积形成表面修复层,完成损伤、缺陷区域修复。本发明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修复部位表面平整且力学性能得到一定恢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