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复合渐进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84839.1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料复合渐进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渐进成形机床夹具,包括压板和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内侧壁为斜面,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和目标零件成形角相同;计算支撑托板的厚度;将预加工板料放置在支撑托板上再用压板压紧,启动渐进成形机床,对支撑区域板料实现“正成形”加工,随后进行无支撑托板支撑的“负成形”加工。本发明的方法在成形过程中正渐进成形区域的板料发生拉伸变形,使材料发生流动对负渐进成形区域进行补料,有效缓解了板料的减薄问题。

    一种网孔板的渐进成形极限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558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717040.0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孔板的渐进成形极限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变角度锥形模型,并且依据模型生成渐进成形数控代码;2)启动渐进成形机床并输入数控代码;3)执行渐进成形数控代码开始加工该变角度锥形模型,记录下此时机床X、Z轴的读数和得到初次破裂点三维空间坐标;4)将初次破裂点三维空间坐标代入变角度锥形模型求得成形极限角;通过一个模型就可以快速测试出网孔板的成形极限角,具有操作简便、测试效率高、测试结果准确性好的特点。

    一种网孔板的渐进成形极限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55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17040.0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孔板的渐进成形极限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变角度锥形模型,并且依据模型生成渐进成形数控代码;2)启动渐进成形机床并输入数控代码;3)执行渐进成形数控代码开始加工该变角度锥形模型,记录下此时机床X、Z轴的读数和 得到初次破裂点三维空间坐标 ;4)将初次破裂点三维空间坐标 代入变角度锥形模型求得成形极限角 ;通过一个模型就可以快速测试出网孔板的成形极限角 ,具有操作简便、测试效率高、测试结果准确性好的特点。

    一种基于差厚拼焊板渐进成形回弹补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6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90466.1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差厚拼焊板渐进成形回弹补偿控制方法,属于板料渐进成形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构建差厚拼焊板锥形件渐进成形三维数学模型;基于三维数学模型得出的差厚拼焊板锥形件回弹曲线与理论轮廓线的对比得到差厚拼焊板锥形件厚薄两侧的回弹差值;进而得到差厚拼焊板锥形件回弹量大的一侧进给量;基于差厚拼焊板锥形件成形深度对差厚拼焊板锥形件分段划分,对划分后的每段差厚拼焊板锥形件的厚薄两侧分别给予相应的进给量进行加工,在对每段差厚拼焊板锥形件厚侧加工完成后,对薄测进行最后一步反补偿加工,完成每段差厚拼焊板锥形件的加工,并以此加工方式循环加工至所述差厚拼焊板锥形件加工完成。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加工件成形精度和质量。

    一种板料复合渐进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484839.1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料复合渐进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渐进成形机床夹具,包括压板和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内侧壁为斜面,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和目标零件成形角相同;计算支撑托板的厚度;将预加工板料放置在支撑托板上再用压板压紧,启动渐进成形机床,对支撑区域板料实现“正成形”加工,随后进行无支撑托板支撑的“负成形”加工。本发明的方法在成形过程中正渐进成形区域的板料发生拉伸变形,使材料发生流动对负渐进成形区域进行补料,有效缓解了板料的减薄问题。

    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208039.4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属于板料渐进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板料厚度、成形件的成形角、成形件的极限壁厚和原始板料的成形极限角;基于原始板料厚度,采用预设算法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根据成形件的成形角、成形极限角、成形件的极限壁厚和理论壁厚,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和该区域所用补料筋的尺寸;在原始板料的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上预加工出补料筋。本发明使得板料在渐进成形过程中有充足的材料流动和补充,有效缓解了板料的过度减薄,提高了成形件的使用性能,本发明不需要特殊装置,操作简便。

    一种渐进成形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回弹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6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0017.0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进成形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回弹补偿方法,依据原始板料种类、板料厚度、所加工制件的成形角、成形深度以及工具头半径、x轴进给量、z轴进给量等,确定零件的回弹角度,计算工具头与板料理论接触范围和待加工的节点指数,根据工具头的进给量可以在板料上取节点,依据节点判断板料与工具头之间的理论最小距离,从而可以计算发生回弹碰撞时的节点数。即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回弹碰撞,那么距工具头最近的节点则会成为第一个撞击点,因此只需在该节点的回弹量达到理论最小距离前,控制工具头对该节点进行回弹补偿,便可保证零件成形质量,且效率远高于多道次回弹补偿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