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312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11947614.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虚拟电厂的低碳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构建包括氢循环系统和EMC碳捕集电厂的虚拟电厂运行框架;建立氢循环系统和EMC碳捕集电厂的数学模型;构建多能互补虚拟电厂的调度模型,经优化求解调度模型确定虚拟电厂的最优运行方案。本发明的虚拟电厂低碳调度方法,促进了电‑热‑气‑氢多种能源的耦合协同,有效降低了虚拟电厂的碳排放量和运行成本,实现了虚拟电厂的低碳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9482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71687.7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8F251/00 , C08F220/34 , C08F2/50 , C02F1/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1/00 , C02F1/56 , C08F2/50 , C08F22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絮凝剂及制备方法,该絮凝剂是化学键链接的阳离子型壳聚糖絮凝剂CTS‑g‑PDAC,结构为:。该絮凝剂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在石英反应皿当中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溶液当中,加入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单体混合均匀后,充氮气后加入引发剂硝酸铈铵与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V‑044),在紫外灯下进行反应,生成的产品经熟化、洗涤精制、干燥研磨后即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引发剂,能够促进接枝共聚反应的充分进行,制备出的絮凝剂性能优良,而且具有环境友好、生产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10933233.5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介质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电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均衡维持锂电池组温度的问题,本案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前后冷却水箱、电池组箱、内部冷却水管、外部冷却罩壳、控制单元,本案通过设置内部冷却水管和外部冷却罩壳的结构,通过内部冷却水管给锂电池组内部进行制冷,并通过前后冷却水箱和电池组箱构成内部冷却循环,通过外部冷却罩壳给锂电池组外壁面进行制冷,并通过多个外部冷却罩壳之间流体连通,避免锂电池组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冷却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实现锂电池组内外温度的精准控制,本案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有着维持电池组温度更加均衡、控温精度更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3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933233.5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介质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电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均衡维持锂电池组温度的问题,本案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前后冷却水箱、电池组箱、内部冷却水管、外部冷却罩壳、控制单元,本案通过设置内部冷却水管和外部冷却罩壳的结构,通过内部冷却水管给锂电池组内部进行制冷,并通过前后冷却水箱和电池组箱构成内部冷却循环,通过外部冷却罩壳给锂电池组外壁面进行制冷,并通过多个外部冷却罩壳之间流体连通,避免锂电池组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冷却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实现锂电池组内外温度的精准控制,本案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有着维持电池组温度更加均衡、控温精度更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304337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37414.6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智能手机配套使用的移动电源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USB连接器和移动电源;所述外壳上设有圆柱形空心滑轨,上面套装有套环;套环与手机USB接口相连;所述USB连接器的一端与移动电源相连,另一端通过数据线连接手机USB接口,数据线位于圆柱形空心滑轨内部;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与移动电源相连的充电插座和移动电源开关。它不仅极大增强了智能手机与移动电源相连充电时数据线两端的USB接口与USB插座的稳固性,而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智能手机充电,同时添加了突发情况下利用LED灯照明的功能,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858310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772481.7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中水回用装置,下水管道通过水管与第一储水箱连接,水管的流入端设置在第一储水箱上部,第一储水箱上部设置有滤网,第一储水箱的一侧与污水提升泵连接,污水提升泵与第二储水箱连接,第一储水箱中设置有第一水位高度传感器,第一水位高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与污水提升泵连接;第二储水箱与过滤装置连接,过滤装置与第三储水箱连接,第三储水箱与马桶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处理污水速度快,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869045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21320182.0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介质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电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均衡维持锂电池组温度的问题,本案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前后冷却水箱、电池组箱、内部冷却水管、外部冷却罩壳、控制单元,本案通过设置内部冷却水管和外部冷却罩壳的结构,通过内部冷却水管给锂电池组内部进行制冷,并通过前后冷却水箱和电池组箱构成内部冷却循环,通过外部冷却罩壳给锂电池组外壁面进行制冷,并通过多个外部冷却罩壳之间流体连通,避免锂电池组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冷却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实现锂电池组内外温度的精准控制,本案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有着维持电池组温度更加均衡、控温精度更高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62129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1480116.X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汽车电池组温控结构,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电池组内部温度,通过温控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调液压泵的出水流量等来实现对电池组温度的控制,可调液压泵分为高速运行状态和低速运行状态,当电池组温度超出所设温控区间时,高速运转,当电池组温度处于所设温控区间时低速运转,由此实现温控和节能,经温控装置调节的液体从进水口,经特殊缠绕方式的散热水管,由出水口到达水箱,箱体侧面中心安装有侧面温控装置,来对散热水管内液体进行二度降温或者升温,以免造成热量累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在实现液体调控下温度较好的控制,保证散热水管内液体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507893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1319992.4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15 , H01M10/6568 , H01M10/6571 , H01M10/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液冷形式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均衡维持锂电池组温度的问题,本案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第二冷却水箱、电池组箱以及控制单元,本案通过设置两个冷却水箱和一个电池组箱的结构,通过在电池组箱内设置加热元件给电池组箱内的锂电池进行加热,通过在电池组箱内设置内部冷却水管从而将两个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液彼此循环输送,起到给电池组箱内的锂电池组循环制冷的作用,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以及在电池组箱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加热和制冷相互独立,能够实现均衡维持锂电池温度的目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