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浓度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60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924410.8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浓度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主要是基于当前较为前沿的嵌入式ARM Cortex‑M7系列芯片,根据火力发电对煤粉测量的实际需求,使用“交流双频矩形波励磁环状复合式静电离子感应”传感器测量煤粉的流量、浓度和颗粒大小。本系统大致分为传感器数据采集端、嵌入式接收端和上位机数据分析端三部分。嵌入式设备通过RS‑485总线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电脑端使用上位机接收数据并显示,实现对锅炉风粉的在线调平,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后,保存所有数据到当前目录,以便后期观察,也可用于以后机器学习的数据来源。

    一种煤粉浓度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6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24410.8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浓度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主要是基于当前较为前沿的嵌入式ARM Cortex-M7系列芯片,根据火力发电对煤粉测量的实际需求,使用“交流双频矩形波励磁环状复合式静电离子感应”传感器测量煤粉的流量、浓度和颗粒大小。本系统大致分为传感器数据采集端、嵌入式接收端和上位机数据分析端三部分。嵌入式设备通过RS-485总线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电脑端使用上位机接收数据并显示,实现对锅炉风粉的在线调平,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后,保存所有数据到当前目录,以便后期观察,也可用于以后机器学习的数据来源。

    一种基于黏滞流体与弹簧阻尼的拉索锚固端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5718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99807.8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黏滞流体与弹簧阻尼的拉索锚固端阻尼器,包括外筒与置于外筒内部的油缸和内筒;油缸底面与底部锚固钢索相连;油缸内部设置活塞;活塞与连接杆固定相连;连接杆穿过油缸顶面开设的通孔与内筒的底部固定相连;塞与油缸壁之间密封;连接杆与油缸顶面通孔之间密封;油缸顶面与活塞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劲性弹簧连接,内筒的上部与上部锚固钢索相连;锚固钢索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振动拉动内筒移动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活塞移动。本发明中的油缸同时产生流体阻尼力与弹簧共同阻尼协同工作的方法,能够在不损耗拉索刚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瞬间动力荷载作用在斜拉桥上产生的内力和位移突变,减轻拉索锚固端的负担。

    一种便于提升和读数的塌落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90310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22060058.1

    申请日:2018-12-10

    Inventor: 尹可鑫 严正 朱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提升和读数的塌落度测试装置,包括三维套筒、测高装置、改造过的塌落度筒、捣棒、漏斗和拉索;所述三维套筒上沿设有两组第一定滑轮,所述三维套筒外沿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手柄,所述三维套筒外壁设有与所述手柄相配合的滑轨,所述改造过的塌落度筒下沿设有两组第二定滑轮,所述三维套筒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相配合的滑轨,所述三维套筒的对称分布的手柄之间设有测高装置;所述拉索一端固定于改造过的塌落度筒定滑轮处的筒壁上,一端经过所述三维套筒上沿的第一定滑轮与所述手柄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塌落度测试装置可帮助试验者平稳地提升塌落度筒并高效准确地完成读数,准确、便捷。

    一种基于黏滞流体与弹簧阻尼的拉索锚固端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8088122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475848.3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黏滞流体与弹簧阻尼的拉索锚固端阻尼器,包括外筒与置于外筒内部的油缸和内筒;油缸底面与底部锚固钢索相连;油缸内部设置活塞;活塞与连接杆固定相连;连接杆穿过油缸顶面开设的通孔与内筒的底部固定相连;塞与油缸壁之间密封;连接杆与油缸顶面通孔之间密封;油缸顶面与活塞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劲性弹簧连接,内筒的上部与上部锚固钢索相连;锚固钢索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振动拉动内筒移动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活塞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油缸同时产生流体阻尼力与弹簧共同阻尼协同工作的方法,能够在不损耗拉索刚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瞬间动力荷载作用在斜拉桥上产生的内力和位移突变,减轻拉索锚固端的负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