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570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41103.X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碱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材,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比组分:水泥30-50%,砂15-40%,玻璃纤维3-15%,保水剂0.01%-0.2%,减水剂0.5-2%,水10-20%。预制舱房板材以水泥基材制备而成,步骤包括混合水泥、砂和玻璃纤维后制得的粉料;混合水、减水剂和保水剂后制得的水剂;再混合粉料和水剂注入模具,定型养护成板材。采用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筋,提高了水泥基材料的抗弯强度;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降低浆体的碱度,减少对玻璃纤维的腐蚀,提高舱房的使用寿命;制备的预制舱房重量轻、耐腐蚀性能好、可实现工厂化大批量生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4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86796.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机柜及二次设备模块化布置方法,所述双向机柜包括柜体、第一安装附件和第二安装附件;所述第一安装附件和第二安装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两侧,二者均用于安装二次设备;所述第一安装附件与柜体相连后构成前接线式结构或摇架式结构;所述第二安装附件与柜体相连后构成前接线式结构或摇架式结构。本发明相比于传统两台机柜背靠背安装,取消了两台机柜的后立柱,使得柜体深度尺寸比普通单向安装二次设备的机柜柜体深度更大,但比两面背靠背安装的机柜深度尺寸之和要小,实现了机柜尺寸的优化,且可以单向安装深度较深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3185.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户外柜运维防护结构,包括:户外柜柜体;第一户外柜柜门,设置在所述户外柜柜体的一侧;第二户外柜柜门,设置在所述户外柜柜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户外柜柜门位于所述户外柜柜体的同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户外柜柜门位于所述第一户外柜柜门的外侧,所述第二户外柜柜门和所述第一户外柜柜门开合所述户外柜柜体的方向相同;防护结构,支撑在所述第二户外柜柜门和所述户外柜柜体的顶部,当所述第二户外柜柜门打开时,所述防护结构与所述第二户外柜柜门和所述户外柜柜体共同形成顶面和四周封闭的临时防护结构。本发明的结构具有安装简单、可单人操作、防护性能好、成本低、不占用额外场地、方便出入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2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95509.0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分体式预制舱构建方法、分体式预制舱及变电站,方法包括:制作底座框架,然后在底座框架上安装槽盒、铜排,随后安装机柜设备,接线,安装地板,形成底座集成;制作外壳框架,然后在外壳框架上集成照明、暖通、消防的设施及管线,并布置内外饰,形成外壳集成;将所述外壳集成和底座集成相互定位并密封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本发明可以使得预制舱底座部分和外壳部分独立加工,分别集成,可同步进行构建集成,大大提高预制舱的制造效率。舱内设备无须从舱门进出舱,使得设备更加方便集成安装,而且后续更换或者维护时,只需将外壳整体吊走再装回或直接替换外壳即可,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操作快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00625.7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电气设备防护装置,属于海上升压站技术领域。所述海上升压站电气设备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列电气设备屏柜,两所述电气设备屏柜顶部安装有泄水坡支撑件,所述泄水坡支撑件上安装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靠近所述底座的底边上均开设有多个穿绳孔,各底边最前端的穿绳孔内均捆扎有穿绳,所述穿绳另一端交替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防护布后捆扎在最末端的穿绳孔内。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利用防护布的防水密封性能,使得海上升压站电气设备可进行户外的雨天作业,通过泄水坡支撑件的配合实现较高的泄水性能,使得该海上升压站电气设备无惧室外的恶劣环境,提高其适用范围,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82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811069.8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舱内设备快速就位的运输装置,包括:小车装置、升降平台和至少一个轨道装置,轨道装置和预制舱的底座相连接,轨道装置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槽钢轨道,其中,两根槽钢轨道的开口相对设置;小车装置和轨道装置可拆卸连接,小车装置包括车架和车轮,车架具有一底板和对称连接在底板顶面两侧的侧板,车轮连接在侧板的外侧面,其中,两侧的车轮分别卡合连接在两根槽钢轨道的开口内;升降平台包括驱动传动装置和用于支撑设备的安装板,驱动传动装置连接在底板上,安装板连接在驱动传动装置的输出端;本发明可轻松移动机柜,能够迅速将机柜移动至舱体安装位并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89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115782.9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门及具有多层门的设备,所述多层门包括外层门、内层门和重力热管机构;重力热管机构包括放热段和吸热段;重力热管机构贯穿并密封连接内层门高度方向的中部,使得重力热管机构的放热段位于外层门与内层门之间,吸热段位于内层门的门内侧;重力热管机构放热段对应的外层门上设有换热机构。本发明的多层门利用重力式热管技术,实现热交换器与双层门的安装配合,可实现机柜或者预制舱门内外侧之间较高的换热效率,由于重力热管未破坏内层门的密封性以及外层门的结构强度,因此可达到一般双层门的密封性能且能够适应较恶劣的环境,也即对本发明能够同时达到机柜或预制舱内外双重密封与热交换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8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1069.8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舱内设备快速就位的运输装置,包括:小车装置、升降平台和至少一个轨道装置,轨道装置和预制舱的底座相连接,轨道装置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槽钢轨道,其中,两根槽钢轨道的开口相对设置;小车装置和轨道装置可拆卸连接,小车装置包括车架和车轮,车架具有一底板和对称连接在底板顶面两侧的侧板,车轮连接在侧板的外侧面,其中,两侧的车轮分别卡合连接在两根槽钢轨道的开口内;升降平台包括驱动传动装置和用于支撑设备的安装板,驱动传动装置连接在底板上,安装板连接在驱动传动装置的输出端;本发明可轻松移动机柜,能够迅速将机柜移动至舱体安装位并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6280.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56 , H01M10/6569 , H01M50/244 , H01M50/24 , H01M50/251 , H01M10/6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舱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冷型储能电池舱防凝露系统,包括:储能电池舱,内部布置若干储能电池;液冷管路结构,布设在储能电池外围;多个冷凝水收集器,分别与所述液冷管路结构连接,通过液冷机对其中的冷板制冷,形成冷面,将冷凝水汇集于冷板表面并收集后,通过排水管排出储能电池舱舱外。本发明在液冷管路上增加若干冷凝水收集器,当电池舱内湿度过高时,启动液冷机制冷,利用液冷机制冷时产生的低温效应,通过冷凝水收集器,将空气中的水汽冷凝,主动形成凝露并收集汇流,沿着凝露汇流管路排出舱外,达到主动降低电池舱内空气湿度,防止凝露发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9413.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H01M50/271 , H01M50/251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热吸收功能的储能电池箱盖板,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汇流管;所述盖板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相变材料的相变材料安装腔室,所述盖板主体一端连接于所述汇流管;所述汇流管与所述相变材料安装腔室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当所述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形态发生变化时,通过所述汇流管排出所述相变材料安装腔室。本发明通过内置相变材料并利用其相变过程及相变材料液态的流动,无需额外信号控制或供电,即可有效吸收、转移和释放电池箱内的热量,显著降低热失控风险,延缓电池簇内热失控传播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