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578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23477.X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5 , Y02A40/227 ,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梭梭属植物幼苗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林业生态、栽培学领域,专用于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大规模恢复和营建梭梭属植物林过程中,使用防护网罩对梭梭属植物幼苗进行防护,显著提高其成活率并防止其发生“夏休眠”现象。防护网罩分为直播苗或天然实生苗防护网罩和移栽苗防护网罩两种。可有效防止梭梭属植物幼苗受到地表层高温、风沙、动物啃食等伤害或胁迫,并可局部地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提高梭梭属植物幼苗成活率(达30%以上)。本发明可操作性强、效率高、方法简单,对我国乃至亚非大陆干旱区荒漠和半荒漠梭梭属植物林的大规模生态恢复和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87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83141.0
申请日:2010-09-16
IPC: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地表温度对植物进行高温胁迫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理学领域。先将不同规格的自控温电热带的宽面从实验植物茎基部与地表基质接触部位的两边靠紧,用尼龙扎带绑紧电热带,使植物茎基部的胁迫部位夹在两根电热带之间;用同样的方法将热电偶夹在两根电热带之间,但要平行相夹;再用同样的方法将水银温度计夹在两根电热带之间,呈平行相夹;用培养基质或土壤覆盖电热带和热电偶,接通电源,调节温控仪的预控温度,即可模拟地表温度胁迫。本发明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效率高,方法简单,对开展植物受地表高温胁迫的生物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54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56758.6
申请日:2010-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梭梭林发生“夏休眠”的物理防护方法,属于林业生态栽培学领域。多年份发生梭梭或白梭梭“夏休眠”的林地,浅层地下水供应丰富,选用草帘、稻草、麦草或草绳等一般性物质材料和苯板等有机隔热物质材料。全年施用,“夏休眠”前维护一次,保证梭梭或白梭梭根茎基部与其地表基质有效隔绝。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使梭梭(或白梭梭)在夏季极端逆境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不发生“夏休眠”生理现象,加速人工梭梭(或白梭梭)林的生长。本发明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效率高,方法简单,对我国荒漠、半荒漠大规模梭梭(或白梭梭)林生态恢复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06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05749.2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植物种子活力梯度材料的方法。针对同一植物品种或遗传型种子,称取等量的7份样品,采用56℃‑68℃水浴加热处理,分别处理0、2、4、6、8、10和12min,从而形成一套具有7个种子活力等级的材料;同时针对这套材料,可直接做标准发芽实验,或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法处理再做标准发芽实验,测定并明确不同种子活力等级材料的具体活力指标。本发明方法简单,耗时短,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无环境污染,不仅适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且特别适合于基层单位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2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006264.3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制种过程中抑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方法。在制种过程中,当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发育到幼穗分化期第Ⅳ‑Ⅵ期(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遇见3天以上、24℃以下低温时,选用调节物质于低温开始出现后每天下午4‑6时对不育系植株进行喷施处理,每次喷施量为15‑60L/亩,连续喷施3‑7天,从而抑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发生转换。本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抑制育性转换效果好,可用于保障温敏核不育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8622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230022.1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upin蛋白结构域在制备α‑淀粉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中发现了植物贮藏蛋白cupin结构具有α‑淀粉酶抑制剂功能,它是通过鹰嘴豆种子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纯化及鉴定、蛋白原核表达并测定其抑制活性、cupin结构域缺失及氨基酸突变、来源于其他作物具有cupin结构域蛋白的原核表达并测定α‑淀粉酶抑制剂活性、测定cupin结构域蛋白生物学特性等手段实现的,并发现cupin结构域影响蛋白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具有普遍性。本发明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效率高、适用性强,对进一步发掘植物中贮藏蛋白类型α‑淀粉酶抑制剂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06264.3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制种过程中抑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方法。在制种过程中,当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发育到幼穗分化期第Ⅳ‑Ⅵ期(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遇见3天以上、24℃以下低温时,选用调节物质于低温开始出现后每天下午4‑6时对不育系植株进行喷施处理,每次喷施量为15‑60L/亩,连续喷施3‑7天,从而抑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发生转换。本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抑制育性转换效果好,可用于保障温敏核不育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59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500059.8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科学生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领域,涉及一种鹰嘴豆种子中蛋白类型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以鹰嘴豆成熟种子为材料,经提取液浸提-适温加热-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色谱-高效液相反相色谱对鹰嘴豆种子中所含蛋白类型α-淀粉酶抑制剂进行分离纯化。目前,经多次实验证明,采用此提取方法可分离到两种蛋白类型α-淀粉酶抑制剂,其中一个属鹰嘴豆清蛋白,分子量约为25.0kDa,具植物凝集素作用,在NCBI中基因序列号为gi|339961380;另一个属鹰嘴豆球蛋白,分子量约为60.0kDa,在NCBI中基因序列号为gi|75266099。该分离方法得到目的蛋白多,纯度高,α-淀粉酶抑制活性强,提取程序简便,是一套适用于鹰嘴豆种子中蛋白类型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745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232522.3
申请日:2009-1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7/447 , G01N1/28 , G01N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麻的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是针对能够生存在沿海滩涂的黄麻根系总蛋白采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采用本技术方案对生长在沿海滩涂地的黄麻根系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经过反复实验证明,采用双向电泳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分离得到蛋白点多,经PDQuest软件检测,蛋白点多于1100个,图谱清晰,无横纵纹现象,蛋白点圆,重复性好,是一套适用于黄麻根系总蛋白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50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139499.0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 A01G2/00 , A01G7/06 , A01G9/0291 , A01G13/02 , Y02A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生态栽培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在荒漠和半荒漠环境中提高梭梭属植物直播苗和移栽苗成活率的方法。在具备一定条件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使用一定规格的圆柱形管件或中空子弹型管件对梭梭属植物直播苗和移栽苗茎基部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地表层高温等逆境因子胁迫所致伤害甚至死亡。通过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梭梭属植物直播苗和移栽苗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极端逆境条件下的成活率,提高率平均达50%以上,并促进个体快速生长发育,增加年生长量。本发明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效率高、方法简单,对荒漠和半荒漠地区进行梭梭属植物林大规模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