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81355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871865.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西川煤矿分公司 , 安徽辰安矿山支护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次注浆锚杆,包括开设有多个溢浆孔的外层套管,多个所述溢浆孔为沿着外层套管轴线方向排列均匀分布,所述外层套管内安装有用于输送浆液的内层注浆管,所述内层注浆管与外层套管之间形成环形结构的中空内腔,所述内层注浆管的上侧与外层套管之间安装有环形堵板;本实用新型可增加浆液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并对外层套管进行固定,避免其松动,再浆液注入至内层注浆管内部时,浆液会逐渐的从下至上填充至中空内腔内部,最终浆液会通过多个溢浆孔逐渐的流出环形内腔,并流入至孔洞以及孔洞外部的空隙中对其进行填充,达到增加注浆区域的面积与固结区域的稳定性、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7739086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811754.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安徽辰安矿山支护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稳定破碎孔壁的巷道围岩松动圈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向测孔中输送流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存放流体的密封容器以及可向密封容器内注入高压空气的气泵,所述密封容器连通有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远离密封容器的一端连通固定有空心管,且所述空心管插入至测孔内部;用于测量的测量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机构向测孔中输送水泥浆,水泥浆凝固之后,可对破碎孔壁进行修复填补,即可将水注入中测孔中,使得测孔中形成一个相对更为稳定的水环境,提供测量耦合剂作用,提高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38778.7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包括力学参数测试获取模块、强度特性测试分析模块、状态特性测试分析模块、综合特性关联分析模块、岩石适用性分析模块和测试终端。利用多参数综合分析的方法能够全面地评估岩石的力学性能,同时综合考虑岩石应用场景并通过大量试验数据设定力学性能测试阈值范围,使得对岩石力学性能的评估更加贴合实际工程需求,保证了分析结果在工程实践中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因岩石强度问题导致的结构变形、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3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1187557.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亭煤业大柳煤矿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福奇 , 吴军 , 李治祥 , 张国利 , 田斌 , 马进生 , 杨理 , 辛万旭 , 高潮 , 李均均 , 赵凤 , 王江宁 , 王栋栋 , 经来旺 , 郝朋伟 , 经纬 , 薛维培 , 曹菲菲
Abstract: 发明公开一种高应力三软煤层沿空巷道帮底稳定性控制方法,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巷道两帮各两排帮注浆锚索、两帮底角各一排底角注浆锚索和三排底板注浆孔,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巷道成巷时,在其它支护工序全部完毕后,滞后工作面10~20m施工所述帮注浆锚索、底角注浆锚索及底板注浆孔,施工顺序为:先由上至下施工帮注浆锚索,而后施工底角注浆锚索,最后施工底板注浆孔;步骤2、滞后工作面50~100m,实施帮注浆锚索和底角注浆锚索注浆,注浆的具体顺序是:底角注浆锚索、帮下排锚索、帮上排锚索;步骤3、步骤3、通过所述底板注浆孔进行底板注浆,本发明可提高巷道两帮及底板围岩的稳定性,实现对底鼓与巷帮位移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08730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49402.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粘结、多裂隙富水岩巷预设边缘孔光面成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掘进巷道工作面处按照相邻边缘孔直线距离0.5m~0.7m、各边缘孔与巷道设计外轮廓线垂直间距0.2m的标准依次作好边缘孔钻孔位置标记,然后采用钻机自左往右、自下而上在标记位置处进行打孔,施工顺序为左帮边缘孔、右帮边缘孔、左拱肩边缘孔、右拱肩边缘孔、拱顶边缘孔,各孔孔径均为0.2m、孔深1.2m、外扎角10°。再利用综掘机先左后右依次进行破岩作业,最后清理工作面矸石与杂物。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并使巷道呈现出规整的断面形状。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能有效地改善弱粘结、多裂隙富水岩巷成型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9007.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抗拉能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锚杆拉拔力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上设置有拉伸机构和下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上方设置有上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与定位机构配合,不仅可向管缝式锚杆施加轴向的测试拉力,并且还可向管缝式锚杆施加不同角度的偏心斜向拉力;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配合下夹持机构和上夹持机构,可实现通过同一测试设备中的单一驱动源同时对多个管缝式锚杆分别进行不同施力方向的抗拉性能测试;本发明通过下夹持机构和上夹持机构配合,不仅可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管缝式锚杆进行精确的夹持定位,并且可避免管缝式锚杆因夹持变形而影响其抗拉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5723.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7/00 , E21D20/00 , E21D21/00 , E21D11/10 , E21D11/15 , G01D21/02 ,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风巷道双盘双网锚固高效支护方法,涉及回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回风巷道支护技术存在支护难度高、支护效果不稳定、支护成本高、支护技术更新缓慢、支护管理与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步骤包括步骤一、取地质勘探信息;步骤二、原岩性能测试;步骤三、拟定支护方案;步骤四、验证支护方案;步骤五、优化支护方案;步骤六、实施支护措施;步骤七、变形监测和后期评估;本发明提出的“单根锚杆双盘双网锚固支护方案”相比于其他方案省去了二次锚杆及锚索的施工,大大节约了材料费及施工费用,对施工空间的要求更加宽松,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14765.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集第三煤矿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应力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横向裂纹产生的水压致裂装置,包括测试岩层、封孔器、致裂液体管路和封孔液体管路,所述测试岩层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封孔器的测试钻孔,所述封孔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封孔器之间固定连接有整体骨架钢管,所述整体骨架钢管、测试钻孔和两个封孔器中部之间形成有致裂段。本发明中,首先,通过大刚度的整体钢管连接封孔器的两部分,并将封孔管路及致裂管路设置与钢管内部,通过大刚度整体钢管的限位效应防止横向及斜向裂纹的产生,同时保证封孔油路及致裂油路的畅通,其次,采用本发明设计的水压致裂装置进行地应力测试后,任何方位的测试钻孔均能产生预期的轴向裂纹,测试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87557.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亭煤业大柳煤矿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福奇 , 吴军 , 李治祥 , 张国利 , 田斌 , 马进生 , 杨理 , 辛万旭 , 高潮 , 李均均 , 赵凤 , 王江宁 , 王栋栋 , 经来旺 , 郝朋伟 , 经纬 , 薛维培 , 曹菲菲
Abstract: 发明公开一种高应力三软煤层沿空巷道帮底稳定性控制方法,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巷道两帮各两排帮注浆锚索、两帮底角各一排底角注浆锚索和三排底板注浆孔,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巷道成巷时,在其它支护工序全部完毕后,滞后工作面10~20m施工所述帮注浆锚索、底角注浆锚索及底板注浆孔,施工顺序为:先由上至下施工帮注浆锚索,而后施工底角注浆锚索,最后施工底板注浆孔;步骤2、滞后工作面50~100m,实施帮注浆锚索和底角注浆锚索注浆,注浆的具体顺序是:底角注浆锚索、帮下排锚索、帮上排锚索;步骤3、步骤3、通过所述底板注浆孔进行底板注浆,本发明可提高巷道两帮及底板围岩的稳定性,实现对底鼓与巷帮位移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8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405924.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记载了一种煤矿下山巷道工作面水害的超前治理方法,涉及矿井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钻孔布置,在工作面的后方开挖第一排水硐室,从排水硐室开始,沿着巷道底板钻取排水孔;沉管排水,将排气管逐段相接伸入排水钻孔直至孔底,将排气管位于排水硐室的一端与井下管道压缩空气相接,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吹向排水钻孔底部,然后沿着排水钻孔快速地流出,同时将钻孔中的积水快速带出钻孔,实现积水的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面附近巷道底板湿滑的问题,综掘机的逆坡后退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排水硐室的交替推进,在保证施工的持续推进;有效解决了矿洞中侏罗系砂岩遇水成泥的难题,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