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陈皮中辛弗林含量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6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3935.X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陈皮中辛弗林含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采摘鲜果:采摘冬至前成熟的柑橘;洗果;开皮:采用正切三刀法,去掉果肉,取皮;短时气蒸:均匀摊放,于温度为100℃的蒸汽气蒸10~90秒;萎蔫翻皮:均匀摊放在通风阴凉处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日晒;扫瓤:日晒期间,扫去陈皮上的瓤;陈放:装于通风的容器中自然陈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陈皮中辛弗林的含量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增加了短时气蒸的步骤制得的陈皮,不仅能去除掉新鲜橘皮刺激性的味道,还能在不降低黄酮类药效物质的基础上,大幅提升辛弗林的含量(超过40%),有助于提升陈皮品质。

    一种提高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511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82899.4

    申请日:2010-12-10

    Inventor: 黄亚辉 曾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茶树离体鲜叶不经过摊放过程,直接杀青,使用鼓风设备使杀青叶迅速降温,采用揉捻机对降温后的杀青叶进行轻揉,然后将茶叶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烘干。该方法茶鲜叶不经长时间摊放,不经过长时间揉捻,揉捻力度也比普通绿茶轻,同时将烘干温度控制在100℃以内,这些措施都有效的减少了茶叶中EGCG等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经过该方法处理的茶叶比普通绿茶EGCG含量提高20%。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较普通绿茶加工时间缩短50%,操作简单。其中揉捻过程较普通绿茶缩短60%,降低了能耗,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一种茶树炭疽病抗性鉴定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3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0043.8

    申请日:2024-12-26

    Inventor: 黄亚辉 李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炭疽病抗性鉴定的InDel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本发明基于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基因组的重测序,在植物与病原互作通路基因上的突变位点中鉴定得到一个特异性InDel标记,该标记位置的基因型可以用于鉴定茶树炭疽病抗、感性品种。对该位点设计的InDel标记引物能够在幼苗期对茶树进行鉴定,降低育种周期,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鉴定出茶树炭疽病抗性品种,在茶树育种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传统育种表型鉴定法相比,采用InDel分子标记引物鉴定准确可靠,能提早筛选育种目标后代,缩短育种周期,降低育种成本,为茶树的遗传和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标记,以促进茶树抗炭疽病育种计划的进一步研究。

    一种发酵陈皮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982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11757.6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陈皮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向陈皮中加入水,进行灭菌处理后加入冠突散囊菌发酵即得所述发酵陈皮;本发明将冠突散囊菌作为发酵菌种对陈皮进行发酵,所得发酵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7‑甲氧基黄酮及橘皮素等重要的陈皮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且香气物质的种类显著增加,达到125种;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酵陈皮可单独作为原料制备风味及保健功效俱佳的发酵饮品。

    一种利用黄丝衣霉制备黑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6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92912.8

    申请日:2021-04-13

    Inventor: 黄亚辉 曾贞 张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丝衣霉制备黑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黄丝衣霉接种于毛茶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发现30℃、35%潮水量、105个/ml浓度、接种时菌液与茶样体积质量比为1ml:40g条件下接种时,黄丝衣霉生长繁殖迅速,口味较好,为最佳接种方案。本发明证明了黄丝衣霉接种茶叶的可行性,为产业上制备黑茶提供了新的选择。

    一种乌龙茶滚筒式做青机全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214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96249.5

    申请日:2015-10-21

    Inventor: 漆海霞 黄亚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乌龙茶滚筒式做青机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第一功放电路、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二功放电路、第二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电机,其中若微处理器输出端口一输出信号为低电平,经第一功放电路放大并传输至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辅助触点闭合,同时主触点闭合,电机带动滚筒式做青机工作;若微处理器输出端口二输出信号为低电平,经第二功放电路放大并传输至第二中间继电器,第二中间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失电,辅助触点失电,同时主触点断开,滚筒式做青机停止工作。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做青过程全程监视,节约人力、提高工效。

    一种GABA毛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20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0285.5

    申请日:2015-05-25

    Inventor: 黄亚辉 曾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ABA毛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南昆山毛叶茶为原料,对杀青叶进行揉捻后,采用干法嫌气厌氧处理,微波杀青,然后将茶叶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烘干。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茶叶中GABA的转化降解。经过该方法加工的GABA毛叶茶中GABA含量是毛叶茶绿茶的16倍以上,达到了GABA茶标准,加工时间比一般的方法减少4~6h。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操作简单、快速,杀青过程较普通绿茶加工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能耗,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公开(公告)号:CN10350403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36635.1

    申请日:2013-09-23

    Inventor: 漆海霞 黄亚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包括筛盘、电机、至少1个第一凸轮、和与第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通过电机驱动筛盘上下振动,从而自动实现摇青和晾青,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保证了做青的质量。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公开(公告)号:CN10350403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36635.1

    申请日:2013-09-23

    Inventor: 漆海霞 黄亚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包括筛盘、电机、至少1个第一凸轮、和与第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通过电机驱动筛盘上下振动,从而自动实现摇青和晾青,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保证了做青的质量。

    一种清香型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2065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10271031.5

    申请日:2015-05-25

    Inventor: 黄亚辉 曾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香型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单丛茶品种茶树鲜叶进行晒青、摊青,然后采用摇青时间短、摇青次数少的工艺进行做青,随后经过氮气处理、杀青、揉捻,两次烘培后得到清香型单丛茶。该方法不同于传统单丛茶的重做青方式以及长达10h的焙火时间,本发明经过3次短时间的摇青,长时间的晾青和短时间的烘焙,有效地累积了清香型香味物质,促进清香型特征香气的形成。制备得到的清香型单丛茶具有清香、花香,滋味醇和鲜爽,带回甘,汤色金黄明亮或橙黄明亮,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青褐,叶底匀整,叶质柔软耐冲泡等特点。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