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2397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257428.9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的结构如式(1)所示。化合物(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对植物线虫具有强毒杀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有很强抑制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对短体线虫各龄期线虫、对水稻干尖线虫各龄期线虫均有强毒杀活性。本发明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来源于天然植物中,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因此与化学杀线剂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与环境的相容性更好,符合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239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7428.9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的结构如式(1)所示。化合物(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对植物线虫具有强毒杀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有很强抑制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对短体线虫各龄期线虫、对水稻干尖线虫各龄期线虫均有强毒杀活性。本发明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来源于天然植物中,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因此与化学杀线剂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与环境的相容性更好,符合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一种辣木叶发酵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73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89852.X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辣木叶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有益复合微生物组合物包括乳酸菌10~17份、酵母菌3~8份、芽孢杆菌10~17份、拟杆菌3~8份、光合菌2~6份。复合微生物与辣木叶粉按照2~10∶1000的比例混合进行发酵。辣木叶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5倍。该发酵辣木叶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河虾,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该辣木叶发酵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成本,安全无毒,易于推广,有望实现“无抗养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