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649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719028.5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12N15/84 , C12N15/83 , C12N15/89 , C12N15/90 , C12N15/66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爪哇根结线虫效应基因Mj‑1‑1,相关蛋白及应用。该效应基因Mj‑1‑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其相关蛋白MJ‑1‑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证明了基因Mj‑1‑1在爪哇根结线虫的寄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发明还成功构建了RNAi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后,通过烟草组织培养的方法将该载体转入植物,在植物中产生Mj‑1‑1的dsRNA,该植株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的寄生,获得了良好的抗根结线虫植物。本发明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靶标,对实践中培育抗根结线虫作物具有很好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269940.5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定量检测柑橘半穿刺线虫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TsF1和下游引物TsR2,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所述探针为Tspro1,探针Tspro1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利用上述引物和探针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不仅能够特异的从混合线虫样品或基质中检测并定量柑橘半穿刺线虫,而且检测灵敏性可达到单条线虫的灵敏度,对实际应用工作,如检验检疫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9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7428.9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的结构如式(1)所示。化合物(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对植物线虫具有强毒杀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有很强抑制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对短体线虫各龄期线虫、对水稻干尖线虫各龄期线虫均有强毒杀活性。本发明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来源于天然植物中,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因此与化学杀线剂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与环境的相容性更好,符合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349102.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感病基因OsHPP04在培育抗根结线虫病水稻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在水稻中定点突变感病OsHPP04基因,以获得OsHPP04功能缺失的水稻纯合突变植株,将纯合突变植株进行根结线虫的抗性测定,抗性测定表明纯合突变植株能显著提高水稻根结线虫的抗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方便高效的水稻基因编辑,获得的突变植株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显著提高,克服现有水稻抗性资源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定点编辑提高根结线虫病抗性的方法,以获得OsHPP04功能缺失的抗根结线虫病水稻新品系,为优质抗病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和创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138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207786.9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12N15/84 , C12N1/21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爪哇根结线虫效应基因Mj‑ttl,编码蛋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效应基因Mj‑ttl的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其编码蛋白MJ‑TTL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明确了Mj‑ttl基因特异的在根结线虫亚腹食道腺中表达,是爪哇根结线虫的效应蛋白,通过与植物中FTRc相互作用,增强植株对ROS的降解能力,抑制了ROS在线虫侵染初期在植物细胞内的积累,进而抑制了植物PTI反应的发生,从而使植物对爪哇根结线虫表现出更高的感病性。本发明为抗线虫品种植物的培育提供了新靶标,对实践中培育抗根结线虫作物具有很好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7137.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V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V的结构如式(1)所示。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V对孢囊线虫、根结线虫、短体线虫、水稻干尖线虫均有强毒杀活性,特别是对根结线虫的毒力很强。本发明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V来源于天然植物中,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因此与化学杀线剂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与环境相容性更好,符合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8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361407.2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象耳豆根结线虫效应基因Me-tctp,相关蛋白及应用。所述效应基因Me-tctp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3所示,其相关蛋白ME-TCTP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本发明研究了Me-tctp基因在线虫不同阶段表达情况;构建该基因过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EHA105中,侵染番茄叶片,荧光观察发现ME-TCTP蛋白定位在植物细胞质上;利用离体RNAi的方法沉默Me-tctp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沉默能够显著的降低象耳豆根结线虫的侵染能力;构建病毒诱导重组RNAi载体,将该载体导入植物,在植物中产生Me-tctp的dsRNA,该植株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的寄生。通过本发明可获得强抗象耳豆根结根结线虫的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87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231272.3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接同时检测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的引物及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该直接同时检测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的引物包括SEQIDNO:1~6所示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直接同时检测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的方法,具体是直接提取土壤中DNA,纯化后作为模板使用线虫的通用引物D2A和D3B进行第一轮PCR,再以该产物为模板,SEQIDNO:3~6所示引物进行第二轮PCR,通过PCR产物片段大小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本发明的引物灵敏、特异性强,检测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检测时间且结果准确可靠,在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快速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8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1272.3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接同时检测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的引物及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该直接同时检测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的引物包括SEQIDNO:1~6所示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直接同时检测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的方法,具体是直接提取土壤中DNA,纯化后作为模板使用线虫的通用引物D2A和D3B进行第一轮PCR,再以该产物为模板,SEQIDNO:3~6所示引物进行第二轮PCR,通过PCR产物片段大小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本发明的引物灵敏、特异性强,检测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检测时间且结果准确可靠,在根结线虫和肾形肾状线虫快速检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