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6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510169321.9

    申请日:2015-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1R)‑(+)‑α‑蒎烯,壬醛,α‑松油醇,癸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制成诱芯,体积比范围为100‑120∶1‑5∶5‑10∶1‑5,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麻楝蛀斑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麻楝蛀斑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麻楝蛀斑螟迷向防治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436559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91495.X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迷向防治技术,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性信息素迷向丝是将麻楝蛀斑螟性信息素成分顺,反-9,12-十四碳烯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注入外径为0.5-1.5mm,内径50-500微米,长度20-50cm的中空毛细管中,单根迷向丝所含有效成分为50-2000μg,悬挂于试验田中,每根相隔5-15米,可显著降低麻楝蛀斑螟交尾率,减轻麻楝蛀斑螟对红椿枝条树梢的侵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45219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96624.9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E10E12-16:Ald)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醇(E10E12-16:OH)组成,可将本发明的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5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绿翅绢野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绿翅绢野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452196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796624.9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E10E12‑16:Ald)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醇(E10E12‑16:OH)组成,可将本发明的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5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绿翅绢野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绿翅绢野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团花绢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387566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33196.1

    申请日:201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花绢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团花绢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团花绢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0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团花绢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团花绢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智能化松墨天牛诱捕数量记录仪

    公开(公告)号:CN10542695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59815.X

    申请日:201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M1/27 A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化松墨天牛诱捕数量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将撞击型松墨天牛诱捕器与①防水型微音拾音和无线电发射系统(包括微型微音拾音器和无线发射模块)以及②无线电波接收系统、③声纹识别系统和④智能数据汇总系统(包括个人电脑(PC)及相应软件)等有机结合,用于实时准确记录松墨天牛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的数量以及时间分布情况,从而更利于及时了解松墨天牛成虫的活动规律,减轻费工费力的人工调查所产生的高成本问题。

    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169321.9

    申请日:2015-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1R)-(+)-α-蒎烯,壬醛,α-松油醇,癸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制成诱芯,体积比范围为100-120∶1-5∶5-10∶1-5,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麻楝蛀斑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麻楝蛀斑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柚木野螟性引诱剂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192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591583.X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柚木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柚木野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醇和顺-9-十四碳烯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柚木野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20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柚木野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柚木野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387566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616053.1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杀库尔勒香梨重要蛀干害虫香梨优斑螟的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顺,反-9,12-十四碳烯醇和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0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香梨优斑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香梨优斑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38756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616053.1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杀库尔勒香梨重要蛀干害虫香梨优斑螟的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顺,反?9,12?十四碳烯醇和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0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香梨优斑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香梨优斑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