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桉树微胶囊乳液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6558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197001.X

    申请日:2014-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桉树微胶囊乳液,其特征在于,获得了微胶囊乳液制备最佳的配方,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明胶∶麦芽糊精∶-环糊=15∶5∶0∶3∶2为壁材,壁材与芯材比例为10∶1,剪切速度为10Kr/min,剪切时间2min,高压均质压力为20MPa,均质2min,二次均质加入10g液体石蜡,均质压力20MPa、均质时间4min,将微胶囊乳液应用于诱捕器中,可用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桉树枝瘿姬小蜂,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6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510169321.9

    申请日:2015-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1R)‑(+)‑α‑蒎烯,壬醛,α‑松油醇,癸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制成诱芯,体积比范围为100‑120∶1‑5∶5‑10∶1‑5,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麻楝蛀斑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麻楝蛀斑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榕树根腐病的综合治疗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771324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4671.5

    申请日:2011-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榕树根腐病的综合治疗技术,属于树木保护技术领域,该技术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根腐病病菌铲除与榕树病部处理,具体包括换土与土壤消毒、病根处理和干部清洁;2、新根促生与供养,具体包括干基促根,榕树气生根的利用和幼树靠接;3、辅助措施,具体包括截枝减负、周围病原清理和杀菌剂定期涂干。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治疗效果好,可操作性强,所用的药剂和物品价值低且容易购买,弥补了目前常规防治方法效果不佳的缺陷,适合已发生根腐病的榕树大树康复治疗。

    一种桉树枝瘿姬小蜂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387566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210562195.X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一种用于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剂,其采用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和DL‑柠蒙烯(DL‑LIMONENE)按体积比4‑9∶1‑6混配而成。本发明利用此含有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引诱剂吸引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诱其聚集在粘胶板上而捕获,并根据粘胶板上所捕获的虫数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既经济、简便、易行,又对环境友好和不致害虫产生抗性而可持续应用。此外,还可将该引诱剂与黄色粘胶板结合使用,大量诱杀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达到减灾的目的。

    一种桉树枝瘿姬小蜂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387566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2195.X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一种用于防治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剂,其采用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和DL-柠蒙烯(DL-LIMONENE)按体积比4-9∶1-6混配而成。本发明利用此含有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引诱剂吸引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诱其聚集在粘胶板上而捕获,并根据粘胶板上所捕获的虫数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既经济、简便、易行,又对环境友好和不致害虫产生抗性而可持续应用。此外,还可将该引诱剂与黄色粘胶板结合使用,大量诱杀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达到减灾的目的。

    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169321.9

    申请日:2015-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1R)-(+)-α-蒎烯,壬醛,α-松油醇,癸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制成诱芯,体积比范围为100-120∶1-5∶5-10∶1-5,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麻楝蛀斑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麻楝蛀斑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防白蚁危害电缆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12931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20426363.3

    申请日:2011-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白蚁危害电缆,它包括外护层包裹的电缆导体,其外护层在监视线芯及半导体带包层的外表面,监视线芯及半导体带包层在电缆导体的外表面,外护层与监视线芯及半导体带包层之间填充一层无毒,无污染环保聚合物防白蚁胶黏剂防护层,其特征是电缆外护层与监视线芯及半导体带包层之间设计一层1-6mm胶黏剂防护层,当白蚁及其啃咬类动物危害时,胶黏剂利用其自身强黏性,渗透性,持久黏性等特性将害虫粘住,害虫躯体并慢慢渗透进去,又形成新的胶面达到长久防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从而显著降低电缆防治白蚁成本。

    蝴蝶状诱虫器
    8.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199279S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30075711.6

    申请日:2014-03-28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蝴蝶状诱虫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家用诱虫装置。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诱虫器的整体形状,及其诱虫部位和方式。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5.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

    蘑菇状蛾类昆虫报警器参考图

    公开(公告)号:CN303986220S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530547967.7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蘑菇状蛾类昆虫报警器。
    2.外观设计产晶的用途:田间报警装置。
    3.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蘑菇状蛾类昆虫报警器的整体外形,花瓣状诱虫气味散发口
    结合声音感受器,温度控制旋钮及其插座位置。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参考图。

    蚊子报警器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255404S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30453418.9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蚊子报警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家用和户外蚊子报警装置。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报警器的整体形状,收音孔、发声孔,悬挂环。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