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尾松角胫象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80410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1431248.3

    申请日:2017-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尾松角胫象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马尾松角胫象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α‑蒎烯,(‑)‑β‑蒎烯,乙醇,乙醛,三蒈烯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马尾松角胫象引诱剂装入到100毫升(ml)至150毫升(ml)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缓释瓶中制成诱芯,将诱芯设置于诱捕器上,可用于监测和预报马尾松角胫象的林间发生动态,评估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马尾松角胫象成虫,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松墨天牛诱杀粘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9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93889.5

    申请日:2015-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墨天牛诱杀粘胶,由2-十一烷氧基-1-乙醇1份、(+)-α-蒎烯1份、乙醇1份、聚丁烯6.5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5份混合配比制成胶剂,该松墨天牛诱杀剂粘性好,持久性高,风吹日晒雨淋不易变性,对于松墨天牛的引诱性高,使用简单,只需将胶剂涂抹在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范围内的树干或枝条上,通过引诱使其粘附致死,便于大面积林场及景区的推广使用。另外该产品无毒无害,符合绿色环保,生态防治的理念,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45219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96624.9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E10E12-16:Ald)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醇(E10E12-16:OH)组成,可将本发明的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5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绿翅绢野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绿翅绢野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包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89171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214037.X

    申请日:2013-05-30

    Abstract: 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包埋工艺。梨小食心虫信息素微胶囊包埋工艺,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微胶囊壁材,壁材比例为阿拉伯胶∶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3∶5,芯材和壁材比例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壁材比例=1∶10,乳化剂和芯材比例为复合乳化剂∶芯材=1∶10,高压均质压力20Mpa,微胶囊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量700L/h,进料速度360mL/h,进风温度:170℃。

    一种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微胶囊包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7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080094.3

    申请日:2016-11-22

    Abstract: 苹果蠹蛾信息素微胶囊包埋方法,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微胶囊壁材,复合壁材比例为阿拉伯胶1~2份、麦芽糊精2~3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5份,芯材和壁材比例为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壁材=1∶10~1∶30,吐温20、吐温80为复合乳化剂,比例为1∶1~1∶2,乳化剂和芯材比例为复合乳化剂∶芯材=1∶5~1∶10,高压均质压力10~20Mpa,微胶囊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量500~900L/h,进料速度180~540mL/h,进风温度:130~170℃。

    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

    公开(公告)号:CN10452196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796624.9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E10E12‑16:Ald)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醇(E10E12‑16:OH)组成,可将本发明的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500μg,将诱芯放入粘虫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绿翅绢野螟的田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危害程度,指导其它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绿翅绢野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