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0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436133.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龙武 , 黄建业 , 杜厚贤 , 焦飞 , 刘冰倩 , 林爽 , 吴涵 , 杨彦 , 廖飞龙 , 郑州 , 秦炜淇 , 马国明 , 张猛 , 齐鹏 , 谈元鹏 , 张中浩 , 王昕 , 林忠立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息的三相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及装置,其使用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对振动进行采集,可同时测量上百个测点的振动信号,以便建立变压器三维故障定位体系。使用冷却系统振动信号进行变压器箱体的振动的去噪,使用测量时实际施加的电压电流值对振动信号进行修正,可实现绕组变形、绕组松动与铁芯松动故障的识别与定位,解决了传统少测点、无修正的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低、故障定位精度低、适用范围小的问题。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工作状态,可实现绕组变形、绕组松动与铁芯松动故障的识别与定位,具有传统诊断方法不具备的故障类型判别准确、故障定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在线监测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6753.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后,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W;确定模糊关系矩阵R,用各指标综合权重向量W将不同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综合,得到科技成果对各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到所述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最终评价。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627913.7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N22/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粉浓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同轴谐振腔传感器、测量一次风风粉浓度的方法、处理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传感器包括:外导体,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外导体的内腔呈圆柱状;内导体,呈圆柱状并设于外导体的内腔中,内导体与外导体的内腔同轴,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形成谐振腔;连接导体,用于连接内导体的端部与外导体的内壁以使内导体与外导体形成短接;耦合激励端口,设于外导体的侧壁上,用于连接谐振腔与外部电路。本申请提供的传感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其应用在一次风风粉测量时,可连续在线高精度感受一次风风粉浓度的变化,并且不受测量风粉两相流温度变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4503.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9 , H02J5/00 , G06Q50/06 , G06F40/216 , G06F40/289 , G06T17/00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构建方法,按照“理解意图→调查现状→明确目标→形成框架→编制体系→协调关系→征求意见→维护更新”的标准体系构建步骤,通过综合考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的物理、事理、人理,得到客观合理的标准体系。本发明可以避免传统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复思考,并解决了传统方法很难处理大规模评价对象的难题,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710092409.4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的方法。本发明是以生物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为催化剂,通过和生物质机械混合,在惰性无氧条件下于250~470℃进行快速热解,对热解气进行冷凝后即可得到富含左旋葡萄糖酮的液体产物。生物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催化热解生物质的热解产物中,左旋葡萄糖酮的产率和纯度都较高;此外,热解生成的固体焦炭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可以作为炭源继续用于制备活性炭;通过使用价格低廉且可以二次利用的生物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是制备左旋葡萄糖酮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27516.6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催化热解甘蔗渣制备4‑乙基苯酚的方法。本发明是以甘蔗渣为原料,活性炭为催化剂,所述活性炭由生物质通过水蒸气活化法制备获得;将甘蔗渣与上述活性炭机械混合后在氢气氛围下于240~410℃下进行催化热解,对热解气进行冷凝后即可得到富含4‑乙基苯酚的液体产物;4‑乙基苯酚的产率及其在液体产物中的纯度都较高。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以来源广泛的甘蔗渣为原料,以价格低廉的活性炭为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4‑乙基苯酚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52740.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风风粉浓度测量系统、测量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测试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生成控制指令;微波信号测量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生成多个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谐振腔传感器,用于在内部有一次风风粉经过的情况下,从多个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中筛选出与谐振腔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匹配的目标射频信号;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一次风风粉的温度;处理器还用于基于目标射频信号,确定目标射频信号的频率,并基于目标射频信号的频率和一次风风粉的温度,确定一次风风粉的浓度。本发明通过测量微波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可以确定风粉混合物的介电常数,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出一次风风粉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1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18732.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流耦合场中金属微粒运动模拟及观测装置,包括:密闭实验腔体(13)、油冷却循环装置、升温装置、热对流动力装置、微粒布置装置、高压电源系统、电荷测量装置、观察窗(12)、绝缘护套(10)、均压装置以及第一气体交换装置(16)、第二气体交换装置(24)、第三气体交换装置(35)。在密闭实验腔体(13)内部通过布置所述油冷却循环装置、升温装置、热对流动力装置、微粒布置装置、高压电源系统和电荷测量装置,实现电热流耦合场中金属微粒运动模拟、观测,以及电热耦合场中表面电荷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32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117491.9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67/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智能配电网的通信终端互信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令区块链中的每个终端节点将区块链网络中广播的交易数据放入该终端节点的交易池;为各个智能配电网业务设置安全等级,并设置生成区块的时间间隔参数,利用安全等级和时间间隔参数确定生成区块的出块时间间隔;按照预设的选举时间间隔,从多个终端节点中确定多个候选节点,通过完成预设的哈希值计算,确定一个主节点和多个非主节点;令接受智能配电网业务的每个候选节点判断自身是否为主节点,当该候选节点为非主节点,按照预置的权益证明机制,由该非主节点生成区块并打包该非主节点的交易池中的交易数据;响应于确定该候选节点为主节点,按照出块时间间隔生成新的区块。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117892.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网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将网络运营者、电网运营者、决策者和电力基础设施作为行动者来构建共建共享行动者网络;基于决策者的决策构建共建共享主动性模型,并基于共建共享行动者网络实施共建共享主动性模型;通过对智能配电网的划分,分别对供电层和供电分区进行协调规划策略;根据对智能配电网中资源和信息的分析构建优化配置策略,对智能配电网中的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可见,本方法基于电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主动性模型,解决了不同场景下共建共享任务下的主动性问题,避免了对行动者主动性的忽略,并体现了通信网络与的智能配电网基础设施的交互关系,适用于情况复杂的智能配电网业务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