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7256.0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规划的惯量充裕性量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资源规划方案中系统惯量充裕性量化不准无法获得最佳资源规划方案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内嵌典型日运行的资源规划模型获得规划方案与各典型日运行数据;根据各典型日内常规机组、新能源、储能特性及负荷曲线,计算维持系统频率安全的最小惯量;根据系统运行实际惯量水平,计算系统惯量充裕性量化指标;改变待规划资源的空间分布,再次规划多类型资源,获得可能的规划方案集并对比各规划方案下的惯量充裕性水平,兼顾经济性考虑,确定最终规划方案;在资源规划阶段考虑了频率安全约束,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系统运行惯量充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6938.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交直流联络线约束的跨省区绿电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电力规划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调度范围内各常规机组和各新能源机组出力、各跨省区联络线传输的常规能源功率和新能源功率构建省间一级优化调度成本模型;基于各省区内的各常规机组出力和各新能源机组出力构建省内二级优化调度成本模型;以一级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设定约束求解得到省间联络线的传输功率作为省间调度方案;以省内二级优化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省间联络线的传输功率以及设定的约束求解,得到各省区的省内机组出力调度方案。本发明方法通过考虑跨省区调度的交直流联络线约束和构建二级优化模型,可以降低系统发电成本,提升省间省内的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7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0309.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输电网结构优化的输储多阶段协同规划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方法包括:预测规划周期内各时段的风光出力序列和负荷序列放入数据集中;利用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聚类出多个运行场景,计算各运行场景的发生概率;构建最小化输储总投资建设成本和年运行总成本之和的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约束条件,作为上层模型;根据风光出力序列、负荷序列和各运行场景的发生概率构建最小化所述年运行总成本的第二目标函数和第二约束条件,作为下层模型;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组合成输储双层模型;通过迭代求解输储双层模型得到输储多阶段协同规划方案。实现了规划方案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6465.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30/0601 , G06Q50/06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方法,属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共享储能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社会福利最大成本模型,交易平台将社会福利最大成本模型转化为等效储能分配模型;步骤二:交易平台根据等效储能分配模型生成储能分配规则和费用函数,其中储能分配规则包括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初始化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步骤三:储能买家和储能卖家生成报价并上传至交易平台;步骤四:交易平台收到双方报价后更新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步骤五:检验分配方案是否收敛,若收敛则交易结束,不收敛则重返步骤三;本发明应用于共享储能运行模式的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7242.9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能源供应风险的电力系统资源充裕性量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没有同时量化电力系统的传统充裕性水平与一次能源供应水平导致准确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原始数据,生成多个原始场景,并计算得到典型日场景;构建考虑一次能源电量生产占比的机组组合模型,根据机组组合模型获得各典型日运行数据;建立包括电力电量充裕性与一次能源供应充裕性两方面的资源充裕性量化指标体系;计算系统给定边界条件时所有场景下的资源充裕性指标,输出该初始数据下的系统资源充裕性结果;本发明应用于含有较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接入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734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300143.9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B65F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装置。其中,该回收装置包括舱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舱门开关的电机和放大电路,其中,所述舱门外侧设置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与待回收的物体接触时,在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产生电流扰动;所述放大电路用于将输入端的电流扰动转化为输出端的电压变化;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端的电压变化,并在判断出所属电压变化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舱门打开信号;所述电机接收所述控制器产生的舱门打开信号,打开所述舱门。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通过机械和电磁检测不能准确识别回收物体,回收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6083.7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的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短路电流抑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的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方法及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用跟网型控制方法和构网型控制方法,对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进行并网控制;在系统故障时,采用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在满足换流器低电压穿越条件时,保证换流器不脱网连续运行,同时采用短路电流主动抑制控制方法,控制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向电网注入满足要求的动态无功电流,保证系统不脱网连续运行,实现对短路电流的主动抑制;本发明用于主动抑制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产生的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520382.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短路电流确定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电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储能并网控制策略确定并网点电压的跌落程度,并对跌落程度进行阶段划分,以构建每一跌落阶段中储能系统的约束条件。基于最大输出电流、额定输出电流和功率参考值确定储能系统的故障类型,并基于不同的故障类型确定不同的阻抗矩阵,以便确定不同故障下储能系统的短路电流。基于短路电流和每一跌落阶段中储能系统的约束条件构建系统方程,以确定短路电流的幅值和相角,进而实现短路电流的精确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3303.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主体交互的电力系统演化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解决了如何在低碳转型时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对传统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合理分配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评估区域电力系统所需的规划边界条件、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的数据;根据得到的数据构建由主体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组成的基于多主体交互的电力系统演化模型;主体运行模型考虑了政策制定者和发电商,分别建立了政策制定者和发电商的主体行为模型,政策制定者的主体行为模型包括碳排放政策模型和深度调峰补偿政策模型,发电商的主体行为模型包括获利因子计算模型;本发明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3303.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主体交互的电力系统演化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解决了如何在低碳转型时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对传统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合理分配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评估区域电力系统所需的规划边界条件、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的数据;根据得到的数据构建由主体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组成的基于多主体交互的电力系统演化模型;主体运行模型考虑了政策制定者和发电商,分别建立了政策制定者和发电商的主体行为模型,政策制定者的主体行为模型包括碳排放政策模型和深度调峰补偿政策模型,发电商的主体行为模型包括获利因子计算模型;本发明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