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6465.8
申请日:2024-06-24
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30/0601 , G06Q50/06 , H02J3/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方法,属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共享储能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社会福利最大成本模型,交易平台将社会福利最大成本模型转化为等效储能分配模型;步骤二:交易平台根据等效储能分配模型生成储能分配规则和费用函数,其中储能分配规则包括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初始化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步骤三:储能买家和储能卖家生成报价并上传至交易平台;步骤四:交易平台收到双方报价后更新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步骤五:检验分配方案是否收敛,若收敛则交易结束,不收敛则重返步骤三;本发明应用于共享储能运行模式的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3303.9
申请日:2024-09-13
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主体交互的电力系统演化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解决了如何在低碳转型时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对传统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合理分配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评估区域电力系统所需的规划边界条件、火电机组和新能源机组的数据;根据得到的数据构建由主体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组成的基于多主体交互的电力系统演化模型;主体运行模型考虑了政策制定者和发电商,分别建立了政策制定者和发电商的主体行为模型,政策制定者的主体行为模型包括碳排放政策模型和深度调峰补偿政策模型,发电商的主体行为模型包括获利因子计算模型;本发明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6465.8
申请日:2024-06-24
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30/0601 , G06Q50/06 , H02J3/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方法,属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共享储能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社会福利最大成本模型,交易平台将社会福利最大成本模型转化为等效储能分配模型;步骤二:交易平台根据等效储能分配模型生成储能分配规则和费用函数,其中储能分配规则包括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初始化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步骤三:储能买家和储能卖家生成报价并上传至交易平台;步骤四:交易平台收到双方报价后更新分配方案和分配系数;步骤五:检验分配方案是否收敛,若收敛则交易结束,不收敛则重返步骤三;本发明应用于共享储能运行模式的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7181.0
申请日:2023-12-26
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1R31/378 , G01R31/392 , G01R31/36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寿命衰减量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寿命量化与运行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结合多元应用建立电化学储能运行场景;建立电化学储能寿命衰减函数,并确定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差异化单位寿命衰减系数;根据多元应用和差异化单位寿命衰减系数,构建电化学储能运行模型;根据运行场景求解电化学储能运行模型,得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寿命衰减量化结果。本发明通过多元应用储能充放电行为对于电化学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电化学储能寿命衰减量化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6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15948.3
申请日:2024-10-11
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8/213 , G06Q50/06 , G06N3/04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方法及系统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建立企业负荷设备运行状态模型分析企业的直接碳排放量,对光伏建模,采用等效输出估计模型以减少其对核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构建改进的碳排放流模型,计算企业的间接碳排放量,建立综合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算包括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在内的总碳排放量,最终实现核算工业生产的碳排放量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企业负荷碳排放量检测计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