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699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62419.3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震拾震传感器的保护与连接装置,包括保护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和保护盖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底座、钢架、弧形凹槽、弧形固定片、套筒、螺杆和手柄;在与锚杆连接时,通过手柄旋转带动螺杆移动,能使弧形凹槽和弧形固定片对锚杆夹紧固定;通过改变各个安装孔与各个螺孔的对应关系后固定,能调节微震拾震传感器与锚杆之间的夹角,这样不仅使微震拾震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固定牢靠性,而且能保证微震拾震传感器接收信号的效果;另外微震拾震传感器处于保护外壳内,因此其与外界相对隔离,从而能够适应井下高温、高湿、高压及煤尘大的恶劣环境,同时降低人为破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8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730.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顶板深孔爆破震动修正微震定位系统高程误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预施工顶板深孔爆破的井下煤岩体深部位置,确认实际顶板深孔爆破的施工参数,确认爆破激发震动的实际高程,得出微震系统计算爆破事件的理论高程,计算爆破实际震源高程与理论计算的震源高程之间的偏差值,当理论高程不在实际震源高程范围内,判定为微震监测系统高程定位存在误差,并进行微震监测系统高程定位误差修正,消除偶然误差,得出微震监测系统高程定位修正参数。本发明通过修正微震监测系统在空间位置上的误差,尤其是针对微震高能事件的高程进行了误差修正,精准获取高能致灾发生层位,实现了对高能事件的实际发生层位的判别,保障了煤矿安全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0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49372.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数值模拟中二维小模型近场动载的施加方法,通过针对所研究巷道附近的地质环境确定数值模型的尺寸大小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巷道开挖并计算平衡,采集微震监测系统记录到的矿震波形信号,标记P波初至到时,求解震源位置,并根据震源分布确定动载设计施加的位置,将数值模型动载施加端的表面网格按照距震源的距离进行分组,根据动载的传播速度与震源到各组的距离确定动载传播至各组的时间及各组网格动载施加的时刻,进而对各组分时步施加动载。本发明使得二维小模型近场动载施加符合震动波由中心向四周传播的特性,真实的反映出了震动波的传播特征,得到了精确的模拟结果,满足了井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735.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爆破能量密度对工作面超前区域冲击地压的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地质因素、开采技术因素确定每日在工作面施工超前预裂爆破卸压位置;人工记录每日超前预裂爆破卸压位置所需的装药量m,并进行爆破;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记录采集爆破卸压主动激发的波形信号,进行能量求解;引入爆破能量密度指标消除因实际施工的装药量导致产生的能量大小误差;当爆破能量密度趋势连续增长或能量密度处于高值状态下,判定为工作面超前区域具有冲击危险性。本发明实现了对工作面超前区域爆破预裂释放能量的同时对工作面超前区域进行每日冲击危险性的动态监测预警,保障了煤矿安全开采。本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0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52069.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爆破激发震动波叠加主动诱发深部冲击的方法,首先确定需要主动诱发冲击的煤岩体深部位置,依据地质情况、工作面开采情况因素选择多个爆破点;然后计算各爆破点与主动诱发冲击位置的距离;根据求出的距离计算出各爆破点激发震动波到达主动诱发冲击位置的传播时间,继而计算出各爆破点的起爆时刻;同时计算各爆破点激发震动波传播到主动诱发冲击位置的质点峰值速度,基于线性系统中信号的叠加特性计算所有爆破点激发震动波传播到主动诱发冲击位置的质点峰值速度,确定各爆破点的炸药量;实现了对煤岩体深部冲击的主动诱发,实现了煤岩体深部高应力区域的有效卸压及合理全面的对冲击地压进行防治,满足了井下安全开采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8060.8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阜新新纪煤矿科技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生产行业,特别涉及一种小煤柱裂隙注高岭土堵漏防火技术。对小煤柱按8m间距布置注浆钻孔,注浆钻孔位置在巷道的中上部,注浆钻孔完毕后,在孔中下套管,用封孔材料封孔;将高岭土按50%浓度在搅拌器里搅拌成浆液;将搅拌成浆液状的高岭土用注浆泵通过钻的注浆钻孔压入小煤柱中,在高岭土浆液从小煤柱裂隙流出后,则为小煤柱裂隙已经注满,换成另外一个注浆钻孔继续注高岭土浆液,直至注浆钻孔全部注完。克服了用化学堵漏材料堵漏效果不好、成本高和工艺复杂等缺点,克服了用水泥浆或黄泥浆堵漏,浆液干涸后裂隙重新漏风的不足,解决了小煤柱裂隙的堵漏难题,可保障小煤柱工作面的防火安全,为煤矿节省大量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22827.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液压支架的阻力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液压支架进行降阻,并确定降阻量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的阻力值,作为参考阻力低点;根据液压支架待识别的目标阻力,确定目标搜索方向和目标搜索时长,其中,目标阻力为液压支架当前循环的循环初撑力,或者为液压支架上一循环的循环末阻力;从参考阻力低点,按照目标搜索方向在目标搜索时长内进行工作阻力搜索,得到目标阻力对应的工作阻力极值;基于工作阻力极值进行目标阻力的识别,获取液压支架的目标阻力。寻找参考阻力低点,结合循环初撑力或循环末阻力的特性,进行对应方向的搜索和识别流程,使得循环初撑力或循环末阻力的识别更加精准,能够实现液压支架的智能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37543.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钻孔卸压防冲效果的多参量检验方法,用于检验目标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卸压效果,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目标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大直径钻孔的塌孔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塌孔监测数据,计算所述钻孔的塌孔程度C;S2、基于所述塌孔程度C,计算所述钻孔的塌孔时间T;S3、基于所述塌孔程度C,计算所述钻孔的塌孔距离L;S4、基于所述塌孔程度C、所述塌孔时间T和所述塌孔距离L,利用预先定义的综合评价策略,对所述目标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卸压效果进行检验。检验步骤简单、快捷,检验卸压效果的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5589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93473.7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卢熹 , 纪洪广 , 上官科峰 , 张月征 , 杨世杰 , 蒋华 , 徐元强 , 吴浩源 , 陈卫东 , 李广成 , 薛再君 , 何如成 , 李守锋 , 赵华山 , 李学军 , 赵克孝 , 南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维信息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辨识方法,属于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分析影响井田内冲击地压发生的各个因素,确定井田内冲击地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冲击地压危险性区域分布结果。该辨识方法具有科学性,辨识过程可实现程序化,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86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88531.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V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井内地震监测装置,包括L形螺杆,所述L形螺杆通过螺纹孔与保护下壳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所述保护下壳的内部中空,且保护下壳的上端内侧壁上有螺纹用于固定安装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中部安装有拾震传感器,所述保护盖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壳和保护盖,来实现传感器的快速更换,同时将传感器与外界的高温高湿的环境隔开,同时在保护盖上设置柔性的管道,当整个装置处于倾斜状态时,由于万向球会转动,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柔性的管道会自动的将传感器调整至与地面垂直状态,从而实现找平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