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固体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42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1351069.9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介电常数测量装置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测量固体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下极板、罩壳、轴套和移动轴,下极板设置在底座上,移动轴呈T型,T型的水平部分为上极板,上极板与下极板相对平行设置,T型的竖直轴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螺母旋转使得移动轴上下运动,进而调整上下极板之间的间距,其中,螺母旋转过程中通过限位元件限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限位元件包括轴套和罩壳,轴套用于限制螺母向下移动,罩壳上设置有台阶位,台阶位与螺母配合限制其向上移动。通过本发明,解决由于直接旋转移动轴改变上下极板之间的平行度而引起的测量误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测量精度高,使用范围广。

    一种消除铝合金中针片状富Fe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9634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10272922.7

    申请日:200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的制备及铸造成形技术领域,发明一种施加超声振动和添加合金元素Mn相结合制备含Fe铝合金、消除针状富Fe相的方法。当铝合金中Fe的含量为1.5%~5%时,在合金熔炼过程中按Mn/Fe=0.2~0.4加入合金元素Mn。将高于液相线温度0~40℃的过热铝合金液浇入到预热至预设温度的盛浆容器内,降下超声振动头至金属液面以下1~25mm,同时启动超声振动。超声振动时间为0.2~8min,振动结束后,金属熔体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下5~50℃。振动后的金属熔体成形得到的铝合金零件,组织中富Fe相为细小块状和颗粒状,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塑性韧性增强。本发明可用于铝合金尤其是铝硅合金零件的成形以及铝合金材料的回收利用。

    一种压铸模具型芯的加工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032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61817.6

    申请日:201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型芯的加工制造方法,该方法针对压铸模具中细长的包裹芯模散热难问题,通过制造双层复合材料芯模,其中内层材料为高热导率的纯铜材料,外层材料为耐热、耐冲蚀的模具钢或耐热钢,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火焰热喷涂法、激光熔覆法、镶嵌法制造双层复合结构。采用本发明的双金属芯模,比采用H13模具钢的芯模,其表面温度降低40℃左右,能够有效地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同时能减少冷却时间,压铸生产效率提高。

    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高致密度压铸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5305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62502.3

    申请日:201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壳体压铸件的高致密度压铸成型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大型铝合金压铸件经常容易出现的气孔、渗漏等缺陷问题。发明的主要内容为:(1)在模具设计中添加工艺性过桥结构,实现压铸件远端的快速充填;(2)采用特定的低温浇注、高压充型压铸工艺,实现压铸件的高致密化;(3)在压铸模具上可以增设真空压铸,辅助压铸充填工艺;(4)控制较低的铝液含气量,实现低气量熔体的浇注工艺。采用本发明可使大型、复杂压铸件的气孔率<5%,且含气量为1~3cm3/(100g Al),外观质量及尺寸精度高。

    一种耐热低膨胀高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377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61081.5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成形领域,涉及一种耐热低膨胀高硅铸造铝合金。该合金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Si18~25,Cu1.0~2.5,Mg0.2~0.8,Ni0.5~2.5,Mn0.3~0.6,混合稀土RE(其中Ce>40%)0.3~1.0,P0.006~0.04,余量为Al。生产方法为将铜、镍、硅、铝原料熔化为铝硅合金熔体;再过热到850~870℃,再加入锰原料,熔解均匀后得到混合熔体;之后,再将混合熔体的温度调到780~800℃加入镁;在上述混合熔体中加入稀土原料,保温10~15分钟后升温至820~840℃;精炼;最后将精炼过的混合熔体升温至830~850℃,并加入磷原料进行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后保温15~20分钟,再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790~830℃。铸件经T6热处理后,能够较好地满足汽车用发动机周边材料的性能要求。

    一种耐热低膨胀高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377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61081.5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成形领域,涉及一种耐热低膨胀高硅铸造铝合金。该合金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Si18~25,Cu1.0~2.5,Mg0.2~0.8,Ni0.5~2.5,Mn0.3~0.6,混合稀土RE(其中Ce>40%)0.3~1.0,P0.006~0.04,余量为Al。生产方法为将铜、镍、硅、铝原料熔化为铝硅合金熔体;再过热到850~870℃,再加入锰原料,熔解均匀后得到混合熔体;之后,再将混合熔体的温度调到780~800℃加入镁;在上述混合熔体中加入稀土原料,保温10~15分钟后升温至820~840℃;精炼;最后将精炼过的混合熔体升温至830~850℃,并加入磷原料进行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后保温15~20分钟,再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790~830℃。铸件经T6热处理后,能够较好地满足汽车用发动机周边材料的性能要求。

    镁合金零件的无铬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8468C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03125391.1

    申请日:200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零件的无铬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对镁合金零件运用非铬元素进行化学转化处理,以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提高镁合金的防腐蚀能力,以及作为涂层的基层的目的。本方法包括脱脂工序,表面激活工序,表面非铬系转化处理工序,烘干工序。本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采用表面激活工序,以及表面无铬处理溶液的组成及处理工艺。表面激活工序采用焦磷酸盐对零件进行浸渍处理。转化处理液组成有高锰酸钾(10g/L~100g/L),磷酸氢二盐(10g/L~120g/L),磷酸等。控制溶液的pH值在1~6范围内,处理温度为20℃~60℃。此处理法获得的转化膜的耐蚀性优于铬酸盐处理法,而且没有铬酸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种压铸模具的高真空度快速实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80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23971.2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高真空度快速实现装置,包括压铸单元、抽真空单元和控制单元,压铸单元包括成形组件和压射组件,成形组件包括动模、定模和顶针,动模和定模之间形成有型腔,该动模上开设有与型腔导通的顶针孔,顶针插入顶针孔内,并且顶针外露于动模部分由密封装置密封,压射组件与型腔导通;抽真空单元包括真空罐及与真空罐相连的真空泵,真空罐通过顶针抽气管路与密封装置导通,并通过型腔抽气组件与型腔导通;控制单元与压铸单元和抽真空单元相连。本发明具有抽气速度快,型腔中残留气体少,铸件含气量低,力学性能高,质量好等优点。

    一种高强度耐热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818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97143.8

    申请日:2014-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4 C22C1/03 C22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热稀土镁合金及零部件成形方法,合金组分为:Zn 2.0~6.0wt%,RE 2.0~4.0wt%,Zr 0.4~0.8wt%,Y 0.6~2.0wt%,余量为Mg。将镁、锌原料熔化为镁锌合金熔体,再加热到720~740℃,加入Mg-RE和Mg-Y,熔解均匀后得到混合熔体。再将混合熔体升温至780~800℃加入Mg-Zr,保温;在700~720℃通Ar气精炼;将挤压模具预热,将镁合金熔体温度降至浇注温度,浇入预热的模具后在60MPa~2GPa下进行直接挤压成形,保压,顶出铸件。该稀土镁合金容易生成Mg-Zn-Y准晶相,具有优异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且稀土含量较低,节约了成本;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安全可靠,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耐高温铸造钴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8124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315337.2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铸造钴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比为:Co:18~40%,Cr:27~32%,Ni:10~25%,Si:0.5~2%,Nb:1.0~3.0%,Mn:0.5~1%,C:0.05~0.12%,RE:0.01~0.1%、其余为Fe。本发明通过原材料选择、熔炼工艺、熔体的变质处理工艺、浇注工艺等的合理选择,有效地提高了钴基高温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该材料可用于制造连铸连轧输送带的钴基合金辊环等零件。本发明采取了良好的熔体处理措施,合理的熔化顺序,添加了效果显著的脱氧剂和RE稀土精炼剂,极大的降低了熔体中的氧化夹杂,大大提高了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