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38805.9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螺旋桨1P气动载荷计算方法,涉及飞机螺旋桨气动载荷计算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有斜向来流的螺旋桨1P气动载荷数学模型;步骤二、使用Prandtl翼尖修正方法和桨根流动修正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步骤三、使用Matlab软件开发基于修正后的数学模型建立螺旋桨1P载荷计算运行程序。本发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螺旋桨1P载荷气动特性参数,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2635.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湍流脉动速度和耗散率的各向异性湍流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建立脉动速度的输运方程;求解湍流动能方程和湍流耗散率方程,获得流场中的湍流耗散率的数值;求解所述脉动速度的输运方程,获得湍流脉动速度;以获得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脉动速度构建湍流的粘性系数;利用构造的湍流粘性系数计算湍流各应力项;将得到的湍流应力项代入湍流的平均流动方程和湍流脉动速度方程,获得所述各向异性湍流模型。本发明建立的各向异性湍流模型方程,提高湍流边界层数值计算精度,并且构造的各向异性湍流模型方程只包含唯一人工参数,可以大幅度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数据更具有说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038805.9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螺旋桨1P气动载荷计算方法,涉及飞机螺旋桨气动载荷计算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有斜向来流的螺旋桨1P气动载荷数学模型;步骤二、使用Prandtl翼尖修正方法和桨根流动修正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步骤三、使用Matlab软件开发基于修正后的数学模型建立螺旋桨1P载荷计算运行程序。本发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螺旋桨1P载荷气动特性参数,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3234.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机翼和短舱构型下的航空螺旋桨气动性能计算方法,属于螺旋桨气动性能计算领域,本发明先建立机翼和短舱构型下螺旋桨气动性能计算数学模型;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桨尖和桨根流动的修正,并考虑机翼和短舱对螺旋桨气动性能的干扰作用,针对叶素攻角进行修正,依据修正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程序开发,该程序可以快速准确的预测机翼和短舱气动干扰下的螺旋桨气动性能,能够为评估螺旋桨飞机的结构强度,整体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发明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约计算成本,增加了安装状态下的螺旋桨气动性能计算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26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69578.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IPC: B64C27/473 , B64C27/59 , B64C27/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及倾转旋翼机,所述螺旋桨包括中心柱以及至少一个桨叶,所述桨叶的翼根设在所述中心柱上,所述桨叶由柔性且可形变恢复的材料制成;当所述螺旋桨处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桨叶翼根处的桨叶角与所述桨叶翼尖处的桨叶角之间的差值为第一扭转角,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起降模式或悬停模式;当所述螺旋桨处在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桨叶翼根处的桨叶角与所述桨叶翼尖处的桨叶角之间的差值为第二扭转角,所述第二扭转角大于所述第一扭转角,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巡航模式;所述螺旋桨还包括驱动所述桨叶在所述第一扭转角与所述第二扭转角之间相互转换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中心柱,所述桨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573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72487.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距螺旋桨,涉及航空技术领域,以解决螺旋桨的转速不足导致螺旋桨自身的气动性能低的问题。所述变距螺旋桨包括:桨毂、桨叶、推杆以及设在桨毂内的推盘,推杆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推杆穿过桨毂与推盘固定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通过驱动推杆控制推盘升降;变距螺旋桨还包括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可转动的设在桨毂的周侧,桨叶的桨根与转动连接件朝向桨毂的外侧面连接,转动连接件背离桨根的表面与推盘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变距螺旋桨用于飞行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7633.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推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倾转旋翼螺旋桨桨叶自适应智能扭转变形机构,包括根部翼型块、扭转驱动组件、翼型柔性扭转变形组件、尖部翼型块和锁紧安装基座;翼型柔性扭转变形组件安装在根部翼型块与尖部翼型块之间,翼型柔性扭转变形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根部翼型块与尖部翼型块传动连接;锁紧安装基座固接在根部翼型块远离尖部翼型块一侧;根部翼型块内侧中部固接有舵机舱,扭转驱动组件的一端与安装在舵机舱内的专用圆柱舵机传动连接,扭转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尖部翼型块传动连接;锁紧安装基座用于与变距机构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发明可以使桨叶能够承受更大压力、重量大大减轻,进而减少油耗,提高载荷能力和航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78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667633.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推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倾转旋翼螺旋桨桨叶自适应智能扭转变形机构,包括根部翼型块、扭转驱动组件、翼型柔性扭转变形组件、尖部翼型块和锁紧安装基座;翼型柔性扭转变形组件安装在根部翼型块与尖部翼型块之间,翼型柔性扭转变形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根部翼型块与尖部翼型块传动连接;锁紧安装基座固接在根部翼型块远离尖部翼型块一侧;根部翼型块内侧中部固接有舵机舱,扭转驱动组件的一端与安装在舵机舱内的专用圆柱舵机传动连接,扭转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尖部翼型块传动连接;锁紧安装基座用于与变距机构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发明可以使桨叶能够承受更大压力、重量大大减轻,进而减少油耗,提高载荷能力和航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559175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518381.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IPC: B64C27/473 , B64C27/59 , B64C27/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及倾转旋翼机,所述螺旋桨包括中心柱以及至少一个桨叶,所述桨叶的翼根设在所述中心柱上,所述桨叶由柔性且可形变恢复的材料制成;当所述螺旋桨处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桨叶翼根处的桨叶角与所述桨叶翼尖处的桨叶角之间的差值为第一扭转角,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起降模式或悬停模式;当所述螺旋桨处在第二工作模式,所述桨叶翼根处的桨叶角与所述桨叶翼尖处的桨叶角之间的差值为第二扭转角,所述第二扭转角大于所述第一扭转角,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巡航模式;所述螺旋桨还包括驱动所述桨叶在所述第一扭转角与所述第二扭转角之间相互转换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中心柱,所述桨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