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740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063793.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态传热的涂层材料热导率原位测量方法及应用,涂层材料热导率测量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测量平台;S11、在待测工件钻取径向测量孔,并布置热电偶;S12、将待测工件置于绝热筒内,并布置加热器和热像仪;S2、对涂层材料和待测工件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获取测点温度,同时采集涂层材料表面温度;S3、计算涂层材料的随温度变化的热导率和平均热导率。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瞬态传热的涂层材料热导率原位测量方法及应用,通过基于瞬态传热原理进行涂层材料表面温度的原位测量,实现了一次测量,可得到涂层材料在测量温度范围内的全部热导率信息,从而大幅缩短测量周期,降低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3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0006552.1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热物性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圆柱形测试材料、铠装微细测温热电偶、温度记录仪、恒温管式炉、冷却装置和数据分析软件,铠装微细测温热电偶置于圆柱形测试材料内部,圆柱形测试材料置于恒温管式炉中,铠装微细测温热电偶与温度记录仪相连,温度记录仪连接数据分析软件,冷却装置为圆柱形测试材料降温。该方法通过测量圆柱形测试材料内沿半径方向上两个不同位置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瞬态导热的解析解,获得关于热扩散系数的非线性方程,进而得到热扩散系数。该方法可以实现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的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4412.7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直接接触换热方式进行渣粒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粒化装置,为气淬粒化装置、气水粒化装置或转杯粒化装置;直接接触换热装置包括,筒体,其上端设渣粒进口及阀门,对应粒化装置的出渣口;筒体侧壁上部设出风口,下部侧壁设进风管道及风机;筒体底部设渣粒出口及阀门;筒体内自上向下依次交错设置若干折流板,渣粒依次经各折流板下落至筒体底部;输料器,设置于筒体渣粒出口下方;除尘器,其进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直接接触换热装置的筒体出风口;除尘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余热回收设备。本发明可通过并联方式满足大容量高温渣的处理要求,且提高渣粒的热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5154.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合金凝固动力学过程的介观尺度预测方法,属于铸造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网格;S2、基于连续形核模型生成形核质点;S3、计算温度场;S4、计算溶质场;S5、基于偏心六边形算法捕获元胞,将相邻的液相单元转变为界面单元,获得任意生长角度的锌合金枝晶;S6、计算固相分数的增加量;S7、更新元胞状态;S8、判断是否满足结束条件。本发明采用上述锌合金凝固动力学过程的介观尺度预测方法,能够更真实有效地再现锌合金凝固过程中等轴晶、柱状晶的形核长大过程,并能对等轴晶、柱状晶的具体尺寸、二次枝晶臂间距、枝晶臂间凹槽处的凝固生长进行定量分析,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预测锌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1633.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7/1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凝固动力学过程的介观尺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网络;S2、基于连续形核模型生成形核点;S3、计算流场;S4、计算溶质场;S5、计算温度场;S6、基于修正的偏心正方形算法捕获规则,将液相单元转变为界面单元;S7、界面单元生长;S8、更新元胞状态;S9、计算糊状区的渗透率;S10、判断是否满足结束条件,若不满足,进行步骤S3,若满足,输出模拟结果。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铝合金凝固动力学过程的介观尺度预测方法,能够在节省计算成本的情况下更加准确有效地预测铝合金的凝固过程,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5629.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带钢快速加热的系统,涉及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对设置的炉衬、高温风机和若干的气体管道;相对设置的炉衬之间相对设有射流风箱,相对设置的射流风箱的相邻面均设有射流喷口和加热装置,相对设置的射流风箱的背离面均设有循环气体入口;炉衬上设有循环气体出口;高温风机通过气体管道与循环气体入口、循环气体出口连接。该系统提升了炉内带钢与保护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强化了带钢连续退火机组中带钢加热速率,减小炉窑尺寸,提升炉窑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561047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710065092.1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一种富氧燃烧辐射管加热器,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富氧燃烧技术在辐射管加热器上应用的新方法,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利用富氧技术燃烧低热值煤气(或者其它可燃气体)、提高热利用率的新型工业辐射管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由氧气或富氧空气(1)、燃料(2)、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燃烧烟气的混合气体(3)、燃烧气体(4)、辐射管内烟气(5)、排出辐射管的烟气(6)、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炉墙(9)、辐射管(10)组成。本加热器燃烧温度低,烟气中NOx等有害气体含量低;热效率高;有利于烟气的收集特别是CO2的收集特别有利;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525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65092.1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一种富氧燃烧辐射管加热器,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富氧燃烧技术在辐射管加热器上应用的新方法,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利用富氧技术燃烧低热值煤气(或者其它可燃气体)、提高热利用率的新型工业辐射管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由氧气或富氧空气(1)、燃料(2)、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燃烧烟气的混合气体(3)、燃烧气体(4)、辐射管内烟气(5)、排出辐射管的烟气(6)、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炉墙(9)、辐射管(10)组成。本加热器燃烧温度低,烟气中NOx等有害气体含量低;热效率高;有利于烟气的收集特别是CO2的收集特别有利;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3954.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滚动床进行渣粒余热回收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粒化装置,为气淬粒化、气水粒化形式或转杯粒化;余热回收装置,主要由滚动床式换热器、汽包组成,滚动床式换热器两端设冷却介质进口及冷却介质出口;其近冷却介质出口侧的筒体侧壁设进料口,并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粒化装置粒化本体的高温渣出料口;滚动床式换热器冷却介质进口侧的筒体侧壁设低温渣出口;滚动床式换热器内设螺旋板,螺旋板上若干相互连通的通孔,通孔内插置若干换热管束;汽包,通过下降管及循环泵连接至滚动床式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滚动床式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汽包汽水混合物入口,汽包饱和蒸汽管连接蒸汽管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1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241633.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7/1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26 , G06F119/0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