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56034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10076066.8
申请日:2009-01-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中厚板的方法。采用低碳的经济型成分设计,对坯料进行两阶段控轧,即再结晶区轧制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终轧后进行空冷弛豫,使钢板在入水冷却前的温度降低到相变点Ar3以下30~50℃,弛豫过程中50%~70%的奥氏体转变为先共析铁素体。然后在20~35℃/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对钢板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在250~400℃范围内。在水冷过程中,剩余的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组织,最终得到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最终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指标能够满足以下要求:屈服强度Rt0.5:530~630MPa,抗拉强度Rm:625~825MPa,屈强比Rt0.5/Rm≤0.80,均匀变形伸长率UEL≥10%。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85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25183.1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低碳高铌含量的贝氏体高强钢中厚板生产方法,涉及超低碳贝氏体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采用高铌含量并复合添加钼、铜、镍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对坯料进行两阶段控轧,即再结晶区轧制和未再结晶区轧制。再结晶区轧制,变形速率在大于10s-1,累积变形量大于60%,获得平均尺寸小于25μm的奥氏体晶粒;未再结晶区轧制,使压缩比保持在5倍以上,即可获得小于5μm的扁平奥氏体晶粒宽度。层流冷却采用20~25℃/s的冷却速度,终冷温度在300~400℃范围内。最终得到板条贝氏体与马氏体组织,材料强韧性得到同步提高。最终产品的屈服强度σs≥840MPa,抗拉强度σb≥930MPa,延伸率Ψ≥15%,(-20℃)夏比冲击功≥230J。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854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225183.1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低碳高铌含量的贝氏体高强钢中厚板生产方法,涉及超低碳贝氏体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采用高铌含量并复合添加钼、铜、镍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对坯料进行两阶段控轧,即再结晶区轧制和未再结晶区轧制。再结晶区轧制,变形速率在大于10s-1,累积变形量大于60%,获得平均尺寸小于25μm的奥氏体晶粒;未再结晶区轧制,使压缩比保持在5倍以上,即可获得小于5μm的扁平奥氏体晶粒宽度。层流冷却采用20~25℃/s的冷却速度,终冷温度在300~400℃范围内。最终得到板条贝氏体与马氏体组织,材料强韧性得到同步提高。最终产品的屈服强度σs≥840MPa,抗拉强度σb≥930MPa,延伸率Ψ≥15%,(—20℃)夏比冲击功≥230J。
-
公开(公告)号:CN101456034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910076066.8
申请日:2009-01-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中厚板的方法。采用低碳的经济型成分设计,对坯料进行两阶段控轧,即再结晶区轧制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终轧后进行空冷弛豫,使钢板在入水冷却前的温度降低到相变点Ar3以下30~50℃,弛豫过程中50%~70%的奥氏体转变为先共析铁素体。然后在20~35℃/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对钢板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在250~400℃范围内。在水冷过程中,剩余的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组织,最终得到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最终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指标能够满足以下要求:屈服强度Rt0.5:530~630MPa,抗拉强度Rm:625~825MPa,屈强比Rt0.5/Rm≤0.80,均匀变形伸长率UEL≥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