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6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84825.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低合金钢中奥氏体晶体学取向与晶粒尺寸的方法,将样品钢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900~1200℃,保温5~60min,快冷至室温获得全马氏体组织;将全马氏体组织的钢加热到350~650℃进行预回火处理,保温0.5~10h,以空冷或淬火方式冷却至室温;将预回火样品以1~20℃/s加热至铁素体+奥氏体(α+γ)两相区775~820℃,保温0~5min,或加热到Ac3以上10~20℃的奥氏体单相区,保温0~2min。本发明可实现对低合金钢中奥氏体晶体学取向调控和晶粒细化,以此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00290.0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塑性TBF钢及其处理工艺,所述处理工艺包括:S1:将样品钢进行奥氏体化‑淬火/等温淬火处理,得到全马氏体/贝氏体组织的钢;S2:将全马氏体/贝氏体组织的钢通过缓慢加热的方式加热至单相奥氏体区或两相区等温加热,随后放置单相奥氏体区保温处理,获得富Mn的块状残余奥氏体钢;S3:将富Mn的块状残余奥氏体钢进行贝氏体等温相变处理,获得高塑性TBF钢,本发明有效的控制各步骤的关键工艺参数,能够实现对Mn元素配分的控制,且通过热处理得到的高强塑性钢,其抗拉强度>1200MPa,延伸率>20%,强塑积>25GPa·%。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3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1573866.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宽淬火窗口高强塑积I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能够解决传统IQP钢淬火窗口狭小,对热处理设备要求苛刻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将原始钢样品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并保温,使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淬火冷却至室温,获得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S2、将获得的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以<1.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两相区温度,然后淬火冷却至20℃‑250℃;两相区温度范围为700‑800℃;S3、对经S2淬火冷却的样品进行升温、保温和淬火冷却,获得IQP钢;所述IQP钢在强塑积>25GPa*%时,其淬火温度窗口达到225℃。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73866.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宽淬火窗口高强塑积I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能够解决传统IQP钢淬火窗口狭小,对热处理设备要求苛刻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将原始钢样品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并保温,使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淬火冷却至室温,获得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S2、将获得的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以<1.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两相区温度,然后淬火冷却至20℃‑250℃;两相区温度范围为700‑800℃;S3、对经S2淬火冷却的样品进行升温、保温和淬火冷却,获得IQP钢;所述IQP钢在强塑积>25GPa*%时,其淬火温度窗口达到225℃。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6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441626.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纤维状马氏体双相钢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及工艺控制,使所制备热轧钢材料中存在大量以回火马氏体为基体的含纤维状新鲜马氏体组织的双相钢;两种组织的协同作用使钢材在具有良好韧性的同时保持高强度;该方法包括:S1、将原始钢样品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并等温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S2、将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以特定加热速率加热到两相区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稳定的具有纤维状新鲜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所述双相钢。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06877.0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变形高温合金均匀化效率的处理方法及变形高温合金,具体包括:S1:根据所生产变形高温合金牌号,获取其最佳热变形温度区间Tmin~Tmax、均匀化温度区间Th1~Th2以及变形参数;S2:对高温合金在最佳热变形温度区间内进行预变形处理;S3:将预变形处理后的高温合金加热至均匀化温度区间,进行均匀化处理。若需加大预变形量,则在预变形之前进行短时间均匀化处理,一方面回溶绝大部分析出相减少开裂风险,另一方面增加塑性减少孔洞的形成;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热预变形条件,避免合金发生开裂的同时,通过预变形缩小枝晶间距,提升均匀化效率,解决变形高温合金均匀化时间长,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4966.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吉帕级以上高塑性TRIP/Q&P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将样品钢进行奥氏体化处理,并快速冷却至贝氏体相变区,等温相变一段时间后,得到以贝氏体+残余奥氏体或贝氏体+碳化物为起始组织的钢;S2:将贝氏体+残余奥氏体或贝氏体+碳化物组织的钢进行两相区退火处理和后续相应的热处理,得到吉帕级以上高塑性TRIP钢或Q&P钢,本发明以贝氏体为起始组织,调控全薄膜状残余奥氏体,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并有效的控制各步骤的关键工艺参数,能够实现对残余奥氏体形貌的控制,且吉帕级以上高塑性TRIP钢或Q&P钢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强塑积,组织中含有10~25%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19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648617.9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全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高塑性钢及其处理工艺,包括:将样品钢进行奥氏体化‑淬火处理,得到全马氏体组织;将全马氏体组织的钢缓慢加热至两相区或快速加热至两相区较低温的针状奥氏体形成区进行等温逆转变,以获得全针状逆变奥氏体;将获得全针状逆变奥氏体的钢进行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的贝氏体等温相变处理或者淬火‑配分钢(Q&P钢)的淬火和配分处理等,得到室温下全薄膜状的残余奥氏体。本发明高强钢中含有全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其抗拉强度>1000MPa,屈强比>0.51,延伸率>30%,强塑积>30GPa·%,适用于汽车底盘结构件,可冲制较复杂的零件且具有高碰撞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77186.1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当量易焊接600MPa级高强抗震螺纹钢,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15‑0.20%,Si 0.60‑0.80%,Mn 1.10‑1.50%,P/S≤0.045%,V 0.20‑0.30%,Nb 0.015‑0.03%,N 0.009‑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碳当量(CEV)≤0.48%。本发明在降低钢中碳当量的同时添加一定量的钒氮铌复合微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焊接性能,呈现出良好的强度和易焊接性能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41626.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纤维状马氏体双相钢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及工艺控制,使所制备热轧钢材料中存在大量以回火马氏体为基体的含纤维状新鲜马氏体组织的双相钢;两种组织的协同作用使钢材在具有良好韧性的同时保持高强度;该方法包括:S1、将原始钢样品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并等温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奥氏体化,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S2、将全马氏体组织的中间样品以特定加热速率加热到两相区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稳定的具有纤维状新鲜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的所述双相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