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62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34355.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3/00 , G01N23/046 ,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式可拆卸的浆液扩散规律的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一桶形结构,所述桶形结构内部形成空腔,并且在桶形结构的内部,沿中轴线的方向布置注浆管,以及,所述桶形结构内部侧壁上至少阵列多个电极,用于监测桶形结构内部岩土体的电阻率变化。本发明试验装置整体采用第一拼接部件、第二拼接部件以及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以可拆卸方式拼接安装,试验装置整体尺寸小,实现以便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小型水平孔注浆浆液扩散规律的试验,满足试验在任意场景、任意时间均可同时进行、易控制土体物理参数且可直接进行CT扫描研究浆液扩散规律等的要求,对水平孔注浆浆液扩散试验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20409.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竖井基岩不均匀自重应力场的构建方法,属于矿山竖井围岩设计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基于自重的井筒围岩不均匀原始应力场的构建方法;构建二次应力场力学数学模型,推导出二次应力场的一般表达式;确定自重均匀应力场条件下的判定方法:当泊松系数大于1/3、即环向应力大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环向应力;当泊松系数小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当泊松系数等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以及环向应力。采用本发明为深竖井井壁设计提供新方法,可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并可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58163.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刀盘面附着泥饼清除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螺旋叶式刀盘难清理等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钻头机构,所述钻头机构包括钻头和刀盘,所述刀盘转动设置于钻头的一侧,所述钻头的表面转动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下表面一体设置有控制架,所述调节架的下表面滑动设置有升降架。本方案设计的移动块和出水块能够在插入刀盘的时候张开,到达一定位置的时候进行闭合,使得移动块和出水块能够夹持刀盘上,且对应了刀盘的形状,由于刀盘会进行旋转,故使得刀盘能够带动移动块和出水块进行横向移动,贴合在螺旋结构上,达到清泥的效果,移动块到达一定位置的时候还能使得提升块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12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120409.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竖井基岩不均匀自重应力场的构建方法,属于矿山竖井围岩设计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基于自重的井筒围岩不均匀原始应力场的构建方法;构建二次应力场力学数学模型,推导出二次应力场的一般表达式;确定自重均匀应力场条件下的判定方法:当泊松系数大于1/3、即环向应力大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环向应力;当泊松系数小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当泊松系数等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以及环向应力。采用本发明为深竖井井壁设计提供新方法,可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并可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82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02934.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晓敏 , 程力 , 齐志冲 , 吴爱祥 , 刘波 , 纪洪广 , 乔兰 , 吴兆宏 , 刘书杰 , 张舸 , 范慧芳 , 李东阳 , 扎基鲁拉·扎基 , 刘勇 , 张基伟 , 胡开 , 武义乐 , 阿曼
IPC: E21F1/00 , E21F1/04 , E21F3/00 , E21B33/14 , E21B7/20 , E21F17/02 , E21F17/16 , E21F17/00 , F24F7/007 ,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害矿井高效通风、降温、综合利用的新能源系统,涉及热害矿井通风降温技术领域,包括:液态空气储能电站,液空输送管道系统设置于液空输送地层钻孔内,井下液空存储输送系统设置于矿井区域的井下硐室,液空输送管道系统用于连接液态空气储能电站和井下液空存储输送系统;井下液空存储输送系统包括井下液空储站和井下液空输送系统;井下液空储站用于存储液态空气;井下液空输送系统的末端与井下采区连通,用于为井下采区通风、降温和能源综合利用。本发明提升了传统通风、降温工艺的效能、增加了井下使用液态气体进行工业生产手段,并大大降低矿井生产能耗成本,还能为地面供电系统提供储能和提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32510.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4 , E21F17/18 , H04N23/50 , H04N7/18 , B08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井井壁无人巡视系统,涉及风井井壁巡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吊环,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此风井井壁无人巡视系统,通过绞车将悬吊索上的挂钩穿过吊环,并将整个巡视系统缓慢的放入风井中,整个巡视系统在风井井壁上进行行走,当巡视系统遇到钢筋或碎石等细小障碍物时,连接板靠近障碍物的一侧会绕着第一转轴向上偏转,使得转动块以及限位板一同偏转,调节滚轮沿着限位板上移,通过活动板向上推动可伸缩连接杆,同时压缩弹簧,在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能将全向轮向上抬起并翻越细小障碍物,当越过细小障碍物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将连接板下压使巡视系统在风井内行走。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17510.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钻探取芯设备,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与安装壳的底壁贯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壳的顶部设有升降杆,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动力单元。本发明,通过取样机构的设置,该装置使用时,会先对岩芯表面开设出环形凹槽,再对环形凹槽处开设定位孔,进而防止该装置在对岩芯夹断时,岩芯移动,并且该装置通过将升降杆向上的拉力转化成第二钻头和夹板同时对岩芯的夹力和向上的拉力,从而夹断岩芯,且断裂截面由环形凹槽延伸,不仅降低了岩芯碎裂导致岩芯难以取出的可能,且断裂截面处较为平整,有利于采取样品的完整性和后期数据的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6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9867.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收敛变形加固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支架无法针对轨道错位位置进行加固;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一侧设置有偏移挤压机构,所述偏移挤压机构包括一号囊、二号囊和内部通道,所述一号囊一体设置于加固环的一侧,所述二号囊一体设置于加固环的另一侧,所述一号囊和二号囊之间设置有内部通道。本方案设置的加固环能够设置多个支撑杆,能够对隧道进行环形支撑,多个支撑杆能够在隧道进行错位的时候可以使旋转环进行旋转,使得同时对多组支撑杆进行固定,使支撑杆接触到隧道顶部,在混凝土的浇筑下支撑杆能够接触到隧道,且能够充当钢筋,在一号囊或二号囊的作用下能够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定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695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05849.7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井巡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井井壁爬壁机器人,包括监测机构,监测机构顶部的四周设置有可展开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通过展开获得不同的支撑直径,监测机构包括上设备仓,上设备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设备仓,下设备仓的外表面开设有气体检测孔,下设备仓的外表面延伸出红外测温仪,气体检测孔与上设备仓内部设置有气体探测器贯通。该风井井壁爬壁机器人,通过设置牵引杆对支撑力臂杆进行牵引,从而使支撑力臂杆能够带动全向轮展开和合拢,从而使全向轮从多个角度与风井井壁配合定位在风井中,并通过传动电机驱动全向轮工作来实现整个设备在风井中升降、转向等多轴移动,实现了对风井内部进行全面的巡视。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302159.4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层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试件试验装置平台,其由水密的扇形封闭腔体、流固耦合加载和反弧形反力架等系统组成;耦合加载系统区包括向孔隙裂隙试件进行水压(液体)加载和多向的试件骨架加载,二者既可各自独立也可相互联合;扇形封闭腔体通过反力架系统固定,且在扇形的圆心区设为地下工作面施作区,另两平侧面设可设为针对围岩的理化改良施作区。试件加工平台基于未来3D打印发展,制作模板选择与试件性能一致的无机材料如钢化玻璃来制作,可脱也可不脱模,但试件外表面光滑满足密封要求。试验方法与数值模型同步,以“足尺度、严科学”的方针进行各行各种各类的复杂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及相关理论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