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0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02159.4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层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试件试验装置平台,其由水密的扇形封闭腔体、流固耦合加载和反弧形反力架等系统组成;耦合加载系统区包括向孔隙裂隙试件进行水压(液体)加载和多向的试件骨架加载,二者既可各自独立也可相互联合;扇形封闭腔体通过反力架系统固定,且在扇形的圆心区设为地下工作面施作区,另两平侧面设可设为针对围岩的理化改良施作区。试件加工平台基于未来3D打印发展,制作模板选择与试件性能一致的无机材料如钢化玻璃来制作,可脱也可不脱模,但试件外表面光滑满足密封要求。试验方法与数值模型同步,以“足尺度、严科学”的方针进行各行各种各类的复杂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及相关理论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12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120409.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竖井基岩不均匀自重应力场的构建方法,属于矿山竖井围岩设计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基于自重的井筒围岩不均匀原始应力场的构建方法;构建二次应力场力学数学模型,推导出二次应力场的一般表达式;确定自重均匀应力场条件下的判定方法:当泊松系数大于1/3、即环向应力大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环向应力;当泊松系数小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当泊松系数等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以及环向应力。采用本发明为深竖井井壁设计提供新方法,可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并可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20409.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竖井基岩不均匀自重应力场的构建方法,属于矿山竖井围岩设计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基于自重的井筒围岩不均匀原始应力场的构建方法;构建二次应力场力学数学模型,推导出二次应力场的一般表达式;确定自重均匀应力场条件下的判定方法:当泊松系数大于1/3、即环向应力大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环向应力;当泊松系数小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当泊松系数等于1/3、即环向应力小于竖向应力时,确定竖井围岩的第一主应力为竖向应力以及环向应力。采用本发明为深竖井井壁设计提供新方法,可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并可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2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620048.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岩背板式锚注抗渗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岩背板式锚注抗渗支护结构包括:锚注防水背板,沿围岩全断面周边设置;粘结垫层,位于锚注防水背板与围岩之间;注浆锚杆部,沿锚注防水背板法向设置;其中,注浆锚杆部用于对基岩进行由里及外加固注浆;注浆锚杆部包括:锚杆部,具有注浆孔,用于钻进围岩进行锚固;注浆部,位于锚杆部内,且与锚杆部可伸缩连接,注浆部用于通过注浆孔向围岩注浆。本发明将克服壁后注浆的表面泄流问题与地下动水下浆液扩散不均稳的问题;克服工作面注浆围岩表面泄流和动水压力下的注浆难题;实现围岩岩体有效范围内的由里及外,内外反复加固注浆,提高了围岩抗渗和承载的双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20048.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岩背板式锚注抗渗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岩背板式锚注抗渗支护结构包括:锚注防水背板,沿围岩全断面周边设置;粘结垫层,位于锚注防水背板与围岩之间;注浆锚杆部,沿锚注防水背板法向设置;其中,注浆锚杆部用于对基岩进行由里及外加固注浆;注浆锚杆部包括:锚杆部,具有注浆孔,用于钻进围岩进行锚固;注浆部,位于锚杆部内,且与锚杆部可伸缩连接,注浆部用于通过注浆孔向围岩注浆。本发明将克服壁后注浆的表面泄流问题与地下动水下浆液扩散不均稳的问题;克服工作面注浆围岩表面泄流和动水压力下的注浆难题;实现围岩岩体有效范围内的由里及外,内外反复加固注浆,提高了围岩抗渗和承载的双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302159.4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层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试件试验装置平台,其由水密的扇形封闭腔体、流固耦合加载和反弧形反力架等系统组成;耦合加载系统区包括向孔隙裂隙试件进行水压(液体)加载和多向的试件骨架加载,二者既可各自独立也可相互联合;扇形封闭腔体通过反力架系统固定,且在扇形的圆心区设为地下工作面施作区,另两平侧面设可设为针对围岩的理化改良施作区。试件加工平台基于未来3D打印发展,制作模板选择与试件性能一致的无机材料如钢化玻璃来制作,可脱也可不脱模,但试件外表面光滑满足密封要求。试验方法与数值模型同步,以“足尺度、严科学”的方针进行各行各种各类的复杂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及相关理论研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