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Al-Zn-Mg-Cu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1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7099.0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设计了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Al‑Zn‑Mg‑Cu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设计与开发技术领域。超强高韧Al‑Zn‑Mg‑Cu铝合金成分特征在于:Zn含量为8.30wt%‑9.50wt%,Mg含量为2.00wt%‑2.50wt%,Cu含量为1.30wt%‑1.80wt%,Mn含量为0.05wt%‑0.15wt%,Cr含量为0.10wt%‑0.20wt%,Zr含量为0.10wt%‑0.20wt%,Ti含量为0.05wt%‑0.10wt%,Fe、Si等杂质元素总和 9%)和断裂韧性(>33MPa·mm1/2)与7050、7055、7136等合金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大幅度提升合金强度(>700MPa)。此外,本发明Al‑Zn‑Mg‑Cu铝合金采用常规工业生产工艺制造:铸造→均匀化→热挤压→固溶处理→时效处理,且合金不含昂贵的稀土元素,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一种多元复合析出强化型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3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0612714.6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复合析出强化型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为:Ni为1.0~6.0%,Si为0.2~1.5%,Zn为0.1~0.5%,Cr为0.1~0.5%,P为0.01~0.1%,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含量总和小于0.1%,其余为Cu。制备工艺:熔铸→均匀化→热轧→双面铣→粗冷轧→切边→一次在线淬火→预精轧→二次在线淬火→一次精轧→一次时效→二次精轧→二次时效。二次时效后合金抗强强度大于800MPa、导电率大于50%IACS,析出相有δ‑Ni2Si和包含Cu、Ni、Si、Cr和P元素的复杂析出相。本发明具有易熔炼、复合析出强化、高抗拉强度和高导电率等优点。

    一种低钨含量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76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73112.2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钨含量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新材料设计与开发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4.00%~6.00%Al,1.00%~5.99%W,25.00%~40.00%Ni,3.00%~6.00%Cr,6.01%~18.00%Ta,0.50%~8.00%Mo,0%~1.99%Ti,0%~4.00%Nb,0%~0.50%Hf,0%~0.50%C,0%~0.50%Y,余量Co;所设计合金中强γ′相形成元素Al、W、Ta、Ti、Mo、Nb的原子百分比总和不低于18%、难熔元素Cr、W、Ta、Mo、Nb的原子百分比总和不低于10%,以保证合金的γ`相溶解温度、粗化速率和体积分数要求;所开发制备工艺可避免高熔点元素的熔化不均匀以及低熔点元素的烧损现象,提高了铸锭化学成分的准确性和均匀性;所开发合金与同类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相比,具有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中获得推广应用。

    一种铜铬系合金水平连铸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58367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1129758.0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铬系合金水平连铸工艺,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熔炼系统、金属液保温系统、水平连铸系统和辅助系统。合金在熔炼系统中熔化后,经导流管进入金属液保温系统中保温;当保温炉的温度与铸型加热段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启水平连铸系统进行铜铬系合金棒材或板材水平连铸成形。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复合铸型可有效解决铜铬系合金水平连铸过程中合金元素与石墨铸型发生反应的问题。此外,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复合铸型水平连铸工艺生产铜铬系合金棒材或板材,有利于合金熔体中的夹杂物和凝固析出气体排入液相,提高合金组织致密性,进而提高合金的后续加工性能。

    一种纯铁/柱状晶高硅电工钢复合板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3043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198770.7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纯铁/柱状晶高硅电工钢复合板坯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电磁约束定向凝固技术,以板状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为基体,以等轴晶组织纯铁为两侧面复合层,制备了一种纯铁/柱状晶高硅电工钢复合板坯,且柱状晶高硅电工钢侧面与纯铁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采用本发明所制备复合板坯可提高高硅电工钢轧制时侧面静水压力,从而有效减轻或避免高硅电工钢的轧制边裂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Al-Zn-Mg-Cu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1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187099.0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设计了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Al‑Zn‑Mg‑Cu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设计与开发技术领域。超强高韧Al‑Zn‑Mg‑Cu铝合金成分特征在于:Zn含量为8.30wt%‑9.50wt%,Mg含量为2.00wt%‑2.50wt%,Cu含量为1.30wt%‑1.80wt%,Mn含量为0.05wt%‑0.15wt%,Cr含量为0.10wt%‑0.20wt%,Zr含量为0.10wt%‑0.20wt%,Ti含量为0.05wt%‑0.10wt%,Fe、Si等杂质元素总和 9%)和断裂韧性(>33MPa·mm1/2)与7050、7055、7136等合金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大幅度提升合金强度(>700MPa)。此外,本发明Al‑Zn‑Mg‑Cu铝合金采用常规工业生产工艺制造:铸造→均匀化→热挤压→固溶处理→时效处理,且合金不含昂贵的稀土元素,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基于机器学习并面向性能要求的多组元合金成分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021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252935.1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并面向性能要求的多组元合金成分设计方法,涉及金属材料设计技术领域,能够通过挖掘已有大量关于合金成分与性能的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解锁“成分‑性能”之间隐式复杂关系,实现根据性能要求快速、准确设计合金成分的目的;该方法包括:S1、根据历史数据建立数据集;S2、建立C2P和P2C模型并训练;S3、将目标性能作为输入数据输入到P2C,获得初始设计成分;S4、将所述初始设计成分作为输入数据输入到C2P,获得预测性能;S5、判断预测性能相对于目标性能的误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不再重新建立模型,若在则设计完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合金成分设计的过程中。

    一种低钨含量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765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73112.2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钨含量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新材料设计与开发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4.00%~6.00%Al,1.00%~5.99%W,25.00%~40.00%Ni,3.00%~6.00%Cr,6.01%~18.00%Ta,0.50%~8.00%Mo,0%~1.99%Ti,0%~4.00%Nb,0%~0.50%Hf,0%~0.50%C,0%~0.50%Y,余量Co;所设计合金中强γ′相形成元素Al、W、Ta、Ti、Mo、Nb的原子百分比总和不低于18%、难熔元素Cr、W、Ta、Mo、Nb的原子百分比总和不低于10%,以保证合金的γ′相溶解温度、粗化速率和体积分数要求;所开发制备工艺可避免高熔点元素的熔化不均匀以及低熔点元素的烧损现象,提高了铸锭化学成分的准确性和均匀性;所开发合金与同类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相比,具有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中获得推广应用。

    一种高强高导Cu-Cr-Zr合金棒材的非真空熔炼水平连铸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73500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1124063.3

    申请日:2016-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高导Cu‑Cr‑Zr合金棒材的非真空熔炼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在非真空熔化炉中采用气氛保护、添加覆盖剂和精炼剂等措施既可有效地解决Cu‑Cr‑Zr熔体易氧化的问题,又可突破常规真空熔炼带来的设备造价高、熔炼能力受限问题。此外,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水平连铸工艺生产Cu‑Cr‑Zr合金棒材,有利于合金熔体中的夹杂物和凝固析出气体排入液相,提高棒材组织致密性;有利于获得强轴向取向柱状晶组织提高合金棒材后续冷加工性能。该生产工艺可实现大盘重、长尺度,含有易氧化、易偏析元素高强高导铜合金棒材的高质量连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