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3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735777.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13 , H01M10/0525 , C08F220/18 , C08F22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准干法凝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正极材料的混合步骤、辊压与复合步骤和原位固化及辊压压实步骤。正极材料的混合步骤包括将活性材料、导电剂和凝胶交联溶液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正极浆料。辊压与复合步骤包括将正极浆料辊压至集流体上并复合成型,得到凝胶电极前驱体。原位固化及辊压压实步骤包括凝胶电极前驱体先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预聚合,再在加热状态下进行热固化,最后辊压压实,得到固态准干法凝胶电极。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制备固态准干法凝胶电极,能在电池内部构筑离子传输通道,且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粘附性好,能满足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49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559219.X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4/13 , H01M10/48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电极、电池、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复合式电极包括:复合柔性传感组件以及两个单面电极;复合柔性传感组件位于两个单面电极之间,单面电极包括: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集流体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活性物质层涂覆于第一面,两个单面电极的第二面均朝向复合柔性传感组件;复合柔性传感组件包括:柔性绝缘基底膜,片状柔性传感器本体以及柔性绝缘封装膜;柔性绝缘基底膜与柔性绝缘封装膜相互复合,片状柔性传感器本体设于柔性绝缘基底膜与柔性绝缘封装膜之间。本复合式电极将复合柔性传感组件设置在两个单面电极之间,能够有效阻隔电解液的渗透。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4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72967.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2/20 , C08F220/24
Abstract: 一种原位聚合自支撑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方法是通过将固体快离子导体与自聚合凝胶电解质溶液混合压制成型后,利用光照和高温实现原位聚合,制备得到自支撑固态电解质膜,该工艺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高效,极具规模化生产的潜力;由于自支撑固态电解质膜制备过程中压制成型,可以通过压制工序实现对电介质膜厚度的控制,能够降低其阻抗,提高柔韧性,从而实现电池性能的优化;由于引入原位聚合工艺实现电解质固化,有效避免了其他工艺中固化过程时溶剂的挥发,也避免了对溶剂的回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56)对比文件胡拥军;陈白珍;袁艳;徐徽;石西昌.正极自支撑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第02期),全文.范欢欢;周栋;范丽珍;石桥.现场聚合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硅酸盐学报.2013,(第0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9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78325.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0565
Abstract: 一种电极‑电解质集成固态电芯结构及制备方法和装置,其方法是将可聚合弹性单体、引发剂和助剂按照配比配置前驱体溶液,再通过光照原位聚合为固体电解质,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引入原位聚合,以可聚合弹性单体作为溶剂,可以解决其他工艺中溶剂挥发问题,能够实现绿色生产,由于前驱体溶液的配方包括可聚合弹性单体、引发剂和助剂,通过该配方调控,制备的固体电解质表面被弹性物质包裹,可以填充电池中的固‑固界面,有效降低阻抗,提高导电率,最终通过多手段协同实现优异电化学性能电解质的绿色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72967.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2/20 , C08F220/24
Abstract: 一种原位聚合自支撑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方法是通过将固体快离子导体与自聚合凝胶电解质溶液混合压制成型后,利用光照和高温实现原位聚合,制备得到自支撑固态电解质膜,该工艺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高效,极具规模化生产的潜力;由于自支撑固态电解质膜制备过程中压制成型,可以通过压制工序实现对电介质膜厚度的控制,能够降低其阻抗,提高柔韧性,从而实现电池性能的优化;由于引入原位聚合工艺实现电解质固化,有效避免了其他工艺中固化过程时溶剂的挥发,也避免了对溶剂的回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0266.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池的预制模块、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预制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正极复合单元和负极复合单元;所述正极复合单元包括:双极板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复合在所述双极板的一面,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预设压实密度;所述负极复合单元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复合在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一面;熔融态下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双极板的另一面粘合。将正极复合单元与负极复合单元分开制备,在辊压较大轧制力下可使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预设压实密度,以增加成品固态电池容量,避免固态电解质层因考虑机械强度而无法实现较大压实密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5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3737.3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C01B25/45 , H01M10/0562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解质磷酸钛铝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前驱体制备步骤,将钛源、磷源混合,烧结得到前驱体;混合步骤,将前驱体、锂源、铝源混合,获得混合物;烧结步骤,对混合物进行烧结,获得产物。本发明先将钛源和磷源预先混合烧结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与锂源和铝源混合,然后固相烧结得到磷酸钛铝锂,两次混合所用的原材料种类少,有利于采用干法混合工艺将物料混合均匀,得到高纯度的磷酸钛铝锂。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6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70266.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池的预制模块、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预制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正极复合单元和负极复合单元;所述正极复合单元包括:双极板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复合在所述双极板的一面,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预设压实密度;所述负极复合单元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复合在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一面;熔融态下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双极板的另一面粘合。将正极复合单元与负极复合单元分开制备,在辊压较大轧制力下可使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预设压实密度,以增加成品固态电池容量,避免固态电解质层因考虑机械强度而无法实现较大压实密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91672.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6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涂层改性负极与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涂层改性负极包括金属层及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含有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凝胶电解质、三维导电材料和二维片状无机填料;其中,三维导电材料包括三维多孔碳、碳纳米管、导电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二维片状无机填料选自银粉、铟粉、氮化硼、氮化钛、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复合涂层改性负极可有效提升固态电解质与负极金属的兼容性,改善全固态电池的体系膨胀及微短路问题,提高全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其可通过准干法制备得到,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等,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61912.8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571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自控自加热全固态电池,包括自加热固态电池模块和正常固态电池模块,所述的自加热固态电池模块和正常固态电池模块层叠串联;多个正常固态电池模块层叠串联至少一个自加热固态电池模块。本发明通过内置加热片的方式解决加热速率低、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实现均匀快速加热,进而解决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大幅降低的问题,提高低温环境下全固态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和稳定性,改善电池的使用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