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6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5737.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H02K1/20 , H02K9/19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速油冷扁线电机定子油路结构设计方法,其基于热网络法和有限元法的思想,依次建立高速扁线电机的结构模型、损耗模型与热分析模型,再通过逐步仿真计算选用不同喷淋环结构、铁芯油路布局时电机内部各重要位置的温升情况,确定出电机油冷系统的最优设计方案,最后针对仿真确定的最优设计方案搭建试验电机实体并进行台架试验以验证方案的合理性,由此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扁线绕组永磁驱动电机且精确高效的油冷系统设计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65494.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油冷电机定子及喷油环流道内部流动可视化实验平台,针对电机内部完整冷却流道设计了较直观的实验系统和手段,可通过高速相机进行电机冷却流道内部流动形态的全面观测,以获取电机冷却系统中流体的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配合测量元件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还能进一步得到定子铁芯及喷油环流道内部的速度、加速度、压力、湍流度、涡量、压力损失等多种流动性参数,有助于客观精确地分析电机冷却系统散热特性规律,并指导冷却系统结构的改进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34364.8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校正相位的电机控制器高压直流电源有源EMI滤波器,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有源EMI滤波器在信号检测、放大、补偿环节中产生相移所导致的补偿信号相位偏移、对被测线缆干扰信号的对消效果差、滤波器插入损耗降低等缺陷,结合PID反馈控制及时补偿电路元件电抗和寄生参数带来的相位偏移,从而使噪声抑制带宽与插入损耗得以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10399.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M1/14 , H02M1/44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电源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其针对包括滤波器产品体积、质量、成本的多方面综合优化目标,设定了关于插损、温升、磁通密度的多项设计约束条件,同时在设计中既考虑了源阻抗又通过遗传算法实现了滤波器各级拓扑结构的自动选择,从而克服了现有滤波器设计方法存在的诸多缺陷,具有在提高滤波器设计性能的基础上充分降低成本以及缩小体积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42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514532.2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结合了变预瞄距离运动学模型获取当前状态与期望轨迹的航向角偏差与侧向位移偏差,建立模型预测控制器状态方程,使被控车辆的运动状态更符合实际驾驶员操纵特性,提高轨迹跟踪的鲁棒性。在转向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横摆角速度以及质心侧偏角的控制,以及操纵稳定性与轨迹跟踪的综合控制。得到期望纵向力与期望额外横摆力矩,进而通过转矩分配算法得到四轮毂电机转矩最优控制序列。考虑底层力矩分配算法,对分布式驱动车辆轨迹跟踪与操纵稳定性相关执行器进行控制,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并实现了纵横向耦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5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364842.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M1/44 , G06F30/367 , H02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设计方法,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中的高压直流电源电磁干扰抑制,其不仅可以实现滤波器元件参数的设计,还能进一步根据电机控制器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限值要求和空间大小等,合理地调整滤波器的结构和元件参数,使滤波器更加匹配电机控制器的需求;设计中采用了空芯电感作为滤波器的电感元件,相比于常规的磁芯结构,降低了电感工作时的损耗,并且避免了大电流时磁芯的饱和问题;采用差模电感与共模电容的组合作为滤波器的基本电路,使得差共模滤波电路的转折频点一致,无需差共模分别设计,简化了滤波器的设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6228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218555.5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轮毂电机驱动车辆(4MIDEV)的下层力矩分配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下层双级最优转矩分配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层获得了目标控制力及力矩后,通过下层双级最优转矩分配控制器将其以转矩指令形式分配到各驱动轮。第一级分配控制计算成本低、实时性较好,可在良好路面附着条件下实现车辆最大的稳定性裕度;第二级分配控制引入权重系数考虑各轮不同的附着情况,以保证车辆在附着条件较差尤其是道路附着系数发生改变时的操纵稳定性。最后,基于轮胎力最优解,采用经典滑模控制方法根据各轮滑转/移率调节电动轮输出转矩,完成最终的转矩分配,实现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控制,有效改善了4MIDEV面对不同道路时的操纵稳定性与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4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14532.2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结合了变预瞄距离运动学模型获取当前状态与期望轨迹的航向角偏差与侧向位移偏差,建立模型预测控制器状态方程,使被控车辆的运动状态更符合实际驾驶员操纵特性,提高轨迹跟踪的鲁棒性。在转向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横摆角速度以及质心侧偏角的控制,以及操纵稳定性与轨迹跟踪的综合控制。得到期望纵向力与期望额外横摆力矩,进而通过转矩分配算法得到四轮毂电机转矩最优控制序列。考虑底层力矩分配算法,对分布式驱动车辆轨迹跟踪与操纵稳定性相关执行器进行控制,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并实现了纵横向耦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5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64842.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M1/44 , G06F30/367 , H02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设计方法,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中的高压直流电源电磁干扰抑制,其不仅可以实现滤波器元件参数的设计,还能进一步根据电机控制器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限值要求和空间大小等,合理地调整滤波器的结构和元件参数,使滤波器更加匹配电机控制器的需求;设计中采用了空芯电感作为滤波器的电感元件,相比于常规的磁芯结构,降低了电感工作时的损耗,并且避免了大电流时磁芯的饱和问题;采用差模电感与共模电容的组合作为滤波器的基本电路,使得差共模滤波电路的转折频点一致,无需差共模分别设计,简化了滤波器的设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2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362605.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发射电路模型。该装置包括:人工电源网络、直流屏蔽线缆、逆变器、交流屏蔽线缆、电机和寄生模型;人工电源网络由电阻与电容串并联组成;直流屏蔽线缆模型包括直流正极线缆和直流负极线缆等效电路模型,由电阻与电感串联连接组成;逆变器模型主要由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和X电容组成;交流屏蔽线缆的等效电路模型由电阻和电感串联连接组成;电机模型由三相绕组电阻与电感串联连接组成;寄生模型包括绕组对机壳寄生电容、机壳对地寄生电容、直流正负线缆对地寄生电容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引线电感、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极间电容和交流线缆对地寄生电容组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共模干扰路径和差模干扰路径的分析,建立传导电压传递函数,获得影响产生共模电磁干扰和差模电磁干扰的影响因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