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Al-Fe-Co-Ni-Cu高熵阻尼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156791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1492015.5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Al‑Fe‑Co‑Ni‑Cu高熵阻尼合金,该合金由铁、铜、镍、钴、铝组成,该合金组分元素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铁:4±0.5wt.%;铜:24±2wt.%,镍:43±2wt.%,钴:22±2wt.%,铝:5±0.5wt.%。本发明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该阻尼合金,得到成分均匀分布并符合质量分数要求的合金铸锭,纯度高,杂质极少,该合金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效率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制备的有色金属材料在保持优良阻尼性能同时,还保持了综合力学性能。

    一种W掺杂VO2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温度报警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78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1346.2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掺杂VO2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温度报警器,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W掺杂VO2相变材料在45℃~50℃发生半导体相‑金属相的可逆相变,导致其电阻率突变的性质,根据此原理设计新型温度报警器,可以降低传统温度报警器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部分的成本开销,有效降低温度报警器的成本。由于本发明利用材料相变而使材料本身电导率发生大幅度断崖式突变,因此温度报警器具有较高灵敏度。从重复火灾模拟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温度报警器温控精度可达到0.5℃,远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1~5℃的控温精度。

    一种半导体柔性制冷布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衬底注塑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42677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35372.6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柔性制冷布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衬底注塑模具。所述半导体柔性制冷布包括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P型半导体颗粒、N型半导体颗粒、金属帽、液态金属和柔性衬底,所述P型半导体颗粒与所述N型半导体颗粒间隔交叉排列,相邻的P型半导体颗粒与N型半导体颗粒之间通过所述液态金属相连,连接点为设置在所述P型半导体颗粒和所述N型半导体颗粒端面的所述金属帽,所述柔性衬底填充在所述功能层间,为所述液态金属提供支撑框架。本发明利用液态金属实现P型半导体颗粒与N型半导体颗粒的互连,改善了现有方案中器件柔性问题以及互连层形变引起的电阻波动等问题。

    一种磁性空心球或磁性管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2064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239722.7

    申请日:2008-12-16

    Inventor: 赵修臣 刘颖 李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及合金磁性空心球(管)制备的方法,属于磁性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轻质磁性颗粒的制备。该方法采用金属铁颗粒为模板,在其表面沉积或镀覆一层金属钴、镍或它们的合金层,制成“核-壳”复合结构,利用原电池反应溶去铁核而得到金属钴、镍及其合金的磁性空心球。由于以金属铁颗粒为模板,因此无需对模板进行表面敏化处理,简化了制备工艺,同时通过控制铁核的大小,可以控制空心球的大小,当采用线状或链状铁核为模板时,还可制备金属钴、镍及其合金管。采用此工艺制备的磁性空心球,具有密度低、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特点,可以用做磁流变智能材料和军事隐身材料。

    一种基于超声激光耦合作用机制的微连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357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36676.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连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激光耦合作用机制的微连接系统,包括:基座、超声波振动装置、定位机构、施压机构和激光发生装置;超声波振动装置设于基座,超声波振动装置包括振动部,振动部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用于固定待连接样品的下基底;定位机构设于基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定位台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用于固定待连接样品的上盖板。施压机构包括压块,压块用于伸入第二定位槽内对上盖板施加压力;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头,激光发射头用于将激光发射至第二定位槽内或第二定位槽周围的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激光为热源的微连接技术无法保障微连接焊点力学性能,无法保证封装的气密性的缺陷。

    对置活塞发动机变气门正时变进气旋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11524882.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对置活塞发动机变气门正时变进气旋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进气道、进气活塞、缸套、排气活塞、排气道、喷油器,主进气道、副进气道布置在进气道内,二者之间有隔板相隔,气流互不干涉;直流进气口、主旋流进气口、副旋流进气口均布置在缸套上并靠近进气活塞,直流进气口、主旋流进气口连通在一起组成复合进气口;复合进气口与主进气道相匹配,副旋流进气口与副进气道相匹配。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副进气道的开闭实现副旋流进气口内气流的通断,进而调整进气正时,实现不同使用工况下供气区间的调整,减少供气功率损失,提高整机效率;同时,可以实时调整缸内旋流强度能有效提高扫气效率,提升发动机性能。

    对置活塞发动机变气门正时变进气旋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24882.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对置活塞发动机变气门正时变进气旋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进气道、进气活塞、缸套、排气活塞、排气道、喷油器,主进气道、副进气道布置在进气道内,二者之间有隔板相隔,气流互不干涉;直流进气口、主旋流进气口、副旋流进气口均布置在缸套上并靠近进气活塞,直流进气口、主旋流进气口连通在一起组成复合进气口;复合进气口与主进气道相匹配,副旋流进气口与副进气道相匹配。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副进气道的开闭实现副旋流进气口内气流的通断,进而调整进气正时,实现不同使用工况下供气区间的调整,减少供气功率损失,提高整机效率;同时,可以实时调整缸内旋流强度能有效提高扫气效率,提升发动机性能。

    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硼基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6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39637.7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硼基复合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定型硼溶液的制备;S2,基于复合变频超声的一次包覆改性纳米铁液相原位沉积;S3,基于复合变频超声的二次抗氧化包覆改性层纳米镍或纳米钴液相原位沉积;S4,三层核壳结构纳米金属原位包覆改性无定型硼的分离;S5,三层核壳结构纳米金属原位包覆改性无定型硼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可控、安全、成本低、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通过本方法处理的以无定形硼粉为核心、纳米金属为包覆层的三层核壳结构复合硼粉易储存,点火延迟时间短,可直接作为硼基含能材料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