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3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10284.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W50/08 , B60W50/10 , B60W50/00 , B60W30/095 ,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环境感知的脑控驾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稀疏梯度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控制范式;基于所述脑机接口控制范式,获取目标脑电信号数据;对目标脑电信号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用户控制意图,并将所述用户控制意图映射到驾驶设备的线速度‑角速度空间;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获取驾驶设备周围环境信息;基于动态环境自适应控制算法,整合所述用户控制意图与所述驾驶设备周围环境信息,进行人机协同控制决策。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传统脑控驾驶系统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非耦合性控制导致的脑控效率低下,以及难以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27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32793.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W40/08 , B60W50/00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44 , G06N3/08 , G06F18/21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和脑机接口的驾驶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原始视觉稳态诱发脑电数据;将原始视觉稳态诱发脑电数据输入卷积‑循环网络融合的生成式对抗网络进行处理,获得增强后的视觉稳态脑电数据,融合原始视觉稳态诱发脑电数据与所述增强后的视觉稳态脑电数据,并进行特征解码,获得解码后的脑电信号特征;将解码后的脑电信号特征编译为脑控驾驶操作指令,控制相应车辆。本发明构建用于增强视觉稳态诱发脑电数据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实现了脑控驾驶场景中各类驾驶操作解码效率的提升,提高了脑控驾驶过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9436.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控手部外骨骼方法和设备,包括:基于机器视觉试验台的摄像头实时采集视频流,并通过机器视觉算法识别手部骨骼点,基于手部骨骼点生成视觉融合诱发电位范式;使用者通过观看视觉融合诱发电位范式诱发出相应的大脑活动后,获取带有特征的脑电信号,基于TCP/IP协议将脑电信号转发到局域网中;从局域网中获取到预设窗长的脑电信号并通过脑电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得到机器控制指令后通过蓝牙转发出去;收到蓝牙转发的机器控制指令后,根据机器控制指令控制电机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手部外骨骼的运行,牵引使用者的对应手指完成运动过程。本发明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提升脑控手部外骨骼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12842.2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冲击波测试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固定球囊,并将水听器移动到球囊导管的测试起点;基于水听器坐标建立坐标系,并依据坐标系设定测量范围及测量间隔;控制水听器从测试起点开始,基于所述测量间隔沿球囊导管逐点移动,直至遍历测量范围内所有点位,获得对应点位处的电压数据;对所述电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和融合的处理,获得球囊导管的声压测试数据。本发明在进行数据转换与数据融合时,综合利用FFT、水听器灵敏度系数拟合和卡尔曼滤波器等技术,以实现对冲击波球囊导管声压分布的实时准确呈现,有助于提高声压数据的估计精度,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可靠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61629.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21/32 , G06F21/60 , G06F18/24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触觉脑电解锁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边端的脑电波数据,在云端通过脑电波数据对神经网络训练,生成特异性模型;获取边端的未知脑电波数据,在云端通过未知脑电波数据对神经网络训练,生成未知特异性模型;其中所述神经网络为分频卷积网络;在云端对未知特异性模型与特异性模型的黎曼空间距离进行计算,得到判断的结论数据并发送至边端;边端基于结论数据执行解锁或者不解锁的操作。本申请通过边云协同的操作和非对称加密与解密的操作,保证了用户使用解锁装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6684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033522.4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脑电信号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脑电信号序列;将所述待识别脑电信号序列输入到脑电信号分类模型,得到所述待识别脑电信号序列的脑电分类信息,所述脑电分类信息包括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电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745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5497.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A61B5/00 , A61B5/37 , A61B5/372 , A61B5/37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颅磁‑脑电的多维特征的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早期判断系统,包括:经颅磁‑脑电联合采集模块、同步信号预处理模块、多维特征提取模块、特征智能融合模块和存储与显示模块;经颅磁‑脑电联合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单脉冲经颅磁刺激编码扰动患者神经活动,并采集诱发态脑电信号;同步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诱发态脑电信号进行去噪滤波;多维特征提取模块利用多维度脑电特征分析对处理后诱发态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参数脑电神经活动特征;特征智能融合模块用于对多参数脑电神经活动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和特征融合,得到认知障碍多模态神经指标;存储与显示模块用于存储认知障碍多模态神经指标,并将认知障碍多模态神经指标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60629.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脑机接口技术的人机共驾实现方法与模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置模拟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脑力负荷诱发源;根据设置的脑力负荷诱发源,得到驾驶员脑力负荷指数;根据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车辆状态数据,得到驾驶绩效指数;基于驾驶员脑力负荷指数和驾驶绩效指数,构建车辆自适应安全控制模型;基于已构建的车辆自适应安全控制模型,设计融合驾驶员脑力负荷指数的人‑机安全共驾脑机接口模拟控制系统,实现人‑机共驾。本发明将驾驶绩效与驾驶员脑力负荷量化后同时融入到控制模型构建中,实现了人‑机共驾过程中驾驶权限分配过程的人性化、安全化、动态化目标,进一步优化了车辆自适应安全控制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4039.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A61M21/00 , A61B5/0205 , A61B5/1455 , A61B5/369 , A61B5/389 , A61B5/00 , G06F18/2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理信号解码的睡眠唤醒方法和系统,包括:使用者设置被唤醒时期和唤醒方式后进入睡眠活动,获取使用者睡眠中的生理信号;基于FMDC算法对生理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残差信号;基于XFD算法对残差信号进行解码,获取使用者的睡眠阶段;对使用者的睡眠阶段进行判断,若使用者处于可唤醒睡眠阶段,则基于设置的被唤醒时期和唤醒方式将使用者唤醒。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方法可以使人感到更为清醒和有活力,减少疲劳和不适感,同时解决了基于单一生理信号的起床方法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