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工气液缓冲阻尼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084815.5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工气液缓冲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第一壳体、火工燃气装置、浮动活塞件、第一单向阀、缓冲液体和活塞杆组件,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火工燃气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端,火工燃气装置用于产生缓冲气体,浮动活塞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浮动活塞件上,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缓冲气体由第二容纳腔向第一容纳腔的移动,缓冲液体设置在第二容纳腔,活塞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活塞杆组件具有第一通孔,缓冲阻尼器通过使缓冲液体流过第一通孔以提供液体缓冲阻尼力。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器的高缓冲阻尼性能与锁定代价大、地面操作及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大量级缓冲阻尼器阻尼性能验证方法及用于其的试验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0174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088766.2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量级缓冲阻尼器阻尼性能验证方法及用于其的试验工装,大量级缓冲阻尼器阻尼性能验证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大量级缓冲阻尼器工作过程轴向力变化规律;步骤二,根据所述步骤一中的所述轴向力变化规律选取火工作动装置;步骤三,采用所述步骤二中的所述火工作动装置,进行大量级缓冲阻尼器性能验证试验,获取大量级缓冲阻尼器阻尼性能。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系统级试验验证缓冲阻尼性能占用空间大、占用资源多,缺乏针对大量级缓冲阻尼器单机进行阻尼性能验证方法的技术问题。

    火工气液缓冲阻尼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084815.5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工气液缓冲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第一壳体、火工燃气装置、浮动活塞件、第一单向阀、缓冲液体和活塞杆组件,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火工燃气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端,火工燃气装置用于产生缓冲气体,浮动活塞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浮动活塞件上,第一单向阀用于防止缓冲气体由第二容纳腔向第一容纳腔的移动,缓冲液体设置在第二容纳腔,活塞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活塞杆组件具有第一通孔,缓冲阻尼器通过使缓冲液体流过第一通孔以提供液体缓冲阻尼力。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器的高缓冲阻尼性能与锁定代价大、地面操作及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抗横向冲击大开口舱段结构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55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070550.3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横向冲击大开口舱段结构及具有其的飞行器,其中,舱段结构包括:舱段壳体,具有大开口,若干加强和维稳组件,任意加强和维稳组件沿大开口的宽度方向设置,包括第一、二支撑件以及撑力调整部,其中,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撑力调整部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二端与位于大开口一侧的第一壳体侧壁连接;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撑力调整部的第二端连接;其第二端与和第一壳体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壳体侧壁连接;在横向冲击下,撑力调整部基于第一、二壳体侧壁不同部位变形程度调节第一、二支撑件的支撑力的大小以实现舱段结构刚度连续和变形协调。能够解决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大开口舱段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抗横向冲击大开口舱段结构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553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070550.3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横向冲击大开口舱段结构及具有其的飞行器,其中,舱段结构包括:舱段壳体,具有大开口,若干加强和维稳组件,任意加强和维稳组件沿大开口的宽度方向设置,包括第一、二支撑件以及撑力调整部,其中,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撑力调整部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二端与位于大开口一侧的第一壳体侧壁连接;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撑力调整部的第二端连接;其第二端与和第一壳体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壳体侧壁连接;在横向冲击下,撑力调整部基于第一、二壳体侧壁不同部位变形程度调节第一、二支撑件的支撑力的大小以实现舱段结构刚度连续和变形协调。能够解决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大开口舱段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一种弹体气动维形机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6041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136667.7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体气动维形机构,包括前折叠维形板、前固定底板、后固定底板、滑动维形板、中折叠维形板、后折叠维形板,该机构适用于弹体腹板下移脱离舱段引起的大开口气动维形问题,充分考虑腹板下移过程中相关机构的运动空间及动作时序,协同利用舱内运动滑块作为动力源,通过滑动+轴向转动+横向转动三自由度动态维形板与关键部位固定维形板的匹配性设计,使维形机构能够在舱段腹板下移过程中实现对开口的随动封堵,以保持舱腹部的气动外形。维形机构展开到位后可靠锁定,工作性能能够满足飞航导弹飞行要求,在飞航导弹舱段气动维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缓冲阻尼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016493.0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缓冲阻尼器,该合缓冲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杆组件、转级浮动活塞环,壳体具有第一、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腔的截面积,第一容纳腔具有缓冲液体,第二容纳腔具有第一缓冲气体,活塞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活塞杆组件具有第一通孔,转级浮动活塞环可选择地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当复合缓冲阻尼器的压力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活塞杆组件在第一容纳腔移动以抵抗外部阻力,当复合缓冲阻尼器的压力处于第二阈值范围时,转级浮动活塞环可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类型阻尼器载荷适应能力差,在非等截面等不规则布置空间下缓冲阻尼器阻尼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异形截面弹体对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60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136661.X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截面弹体对接结构,该结构包括多段卡环,其通过上下和左右关键规则部位设置卡环、大曲率或异形边角部位铰接及面接触拟形配合、对接面材料匹配设计和卡环周向限位弹体对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装到位和拆卸困难、对卡环及弹体对应部位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等问题,实现了异形截面弹体结构的高精度可靠对接,连接刚度高,安装和拆卸方便,对加工精度要求相对较低,通用性好,在导弹异形截面弹体对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缓冲阻尼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016493.0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缓冲阻尼器,该合缓冲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杆组件、转级浮动活塞环,壳体具有第一、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纳腔的截面积,第一容纳腔具有缓冲液体,第二容纳腔具有第一缓冲气体,活塞杆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活塞杆组件具有第一通孔,转级浮动活塞环可选择地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当复合缓冲阻尼器的压力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活塞杆组件在第一容纳腔移动以抵抗外部阻力,当复合缓冲阻尼器的压力处于第二阈值范围时,转级浮动活塞环可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类型阻尼器载荷适应能力差,在非等截面等不规则布置空间下缓冲阻尼器阻尼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弹体气动维形机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6041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136667.7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体气动维形机构,包括前折叠维形板、前固定底板、后固定底板、滑动维形板、中折叠维形板、后折叠维形板,该机构适用于弹体腹板下移脱离舱段引起的大开口气动维形问题,充分考虑腹板下移过程中相关机构的运动空间及动作时序,协同利用舱内运动滑块作为动力源,通过滑动+轴向转动+横向转动三自由度动态维形板与关键部位固定维形板的匹配性设计,使维形机构能够在舱段腹板下移过程中实现对开口的随动封堵,以保持舱腹部的气动外形。维形机构展开到位后可靠锁定,工作性能能够满足飞航导弹飞行要求,在飞航导弹舱段气动维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