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6292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47068.6

    申请日:2021-07-01

    Inventor: 苗翠 李跃华 马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该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硅/锡基负极材料44%~71%、氧化石墨5%~10%、聚丙烯腈15%~28%和粘结剂9%~27%。本发明通过各种成分按照特定配比制得了锂电池负极,解决了硅/锡基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提高了硅/锡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增强了硅/锡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升锂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机动微电网与柴油电站的并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7709.7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微电网与柴油电站的并联控制方法,在机动微电网与柴油电站交流侧并联组成的供电网中,通过采样获得PCS交流频率和电压变化,应用反下垂算法分别计算需调节的PCS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过PCS在毫秒级控制周期内快速调节,实现机动微电网与柴油电站快速达到负载功率均分,极大缩短了负载突变时供电网调节负载均分时间,减轻柴油电站应对负载突变的压力,提升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一种空气电池、复合空气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7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312490.5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电池、复合空气电极及制备方法,复合空气电极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聚丙烯腈30%~80%、造孔剂10%~30%和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前驱体10%~40%。本发明通过各种成分按照特定配比制得了分级多孔纳米碳纤维/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复合空气电极,利用多孔碳纤维结构可以为空气电池放电产物提供充足的孔道进行沉积,避免因空气电极孔道堵塞导致放电终止。此外,多孔电极结构的自支撑膜有利于氧气扩散和电解液接触,可以增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0961585.3

    申请日:2021-08-20

    Inventor: 马泽 李跃华 苗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管理系统,包括能量管理模块、储能变流器、多个电池模块、多个充电器和选通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和每个充电器分别与直流母线和选通模块连接,每个电池模块内设置有控制电池模块与直流母线导通或断开的控制开关;储能变流器与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相连;选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将电池模块与充电器连接;能量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充放电管理规则控制所述电池模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选通模块的通断方式进行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的统一充放电。本发明通过对众多的电池模块进行统一充放电管理,可以将电池模块集中起来用于用户侧储能,提升供电可靠性;也可利用储能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用电费用。

    一种便携式光储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136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65659.9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光储系统,属于电气工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能电池自身能源损耗和一套储能电池只能给固定负载供电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储能电池、PCS储能变流器、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和控制模块,储能电池包括用于充放电的主回路和用于给电池加热的加热回路;主回路和加热回路通过继电器S1连接;光伏组件通过光伏控制器与加热回路连接,并通过继电器S1连接主回路,用于为储能电池加热或充电;PCS储能变流器连接主回路,用于为储能电池充电或将电池电能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继电器S1的通断,从而实现储能电池的充电或加热控制。实现了减少储能电池自身能源损耗和一套储能电池可以为多种电压等级的设备供电的问题。

    一种混合供电方舱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433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751847.3

    申请日:2021-07-02

    Inventor: 马泽 马中华 苗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供电方舱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储热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加热器、第一循环通道和第二循环通道;其中,储热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加热器和储能电池之间通过第一循环通道内通入的导热介质热传导连接;第一热交换器、发电机组的散热器和发电机组本体之间通过第二循环通道内通入的导热介质热传导连接;发电机组的尾气排放端通过气路与第二热交换器连接。本发明可以将混合供电方舱内储能电池自产热、发电机组废热和富余太阳能有效回收,提升方舱内混合供电系统的综合能量利用效率和低温环境适应性,保证了混合供电方舱内储能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下工作正常稳定。

    燃料电池系统的放电状态调控模块、控制系统及停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16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61601.9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放电状态调控模块、控制系统及停机方法,该放电状态调控模块包括比较器、开关管和采样电阻,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燃料电池系统的高电位端相连,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低电位端相连,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选择性地接入目标控制电压,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管导通进而控制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放电程度。本发明通过放电状态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燃料电池系统自动放电,防止燃料电池系统长时间工作在高电位导致耐久性下降问题。

    全时段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8394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996981.X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时段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均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电特性估算每个电池的SOC;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比较电池的电压与预设电压;在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预设电压时,计算电芯的充电能量对充电时间的积分得到电芯的目标均衡量;根据电池组的最低单体电池电压与预设电压的比较结果,判断电池组是否需要均衡;在电池组的最低单体电池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时,在全时段按照所述目标均衡量对电池组进行能量均衡。本发明利用单体电池容量精确策略和平衡状态下SOC容量预估,精确计算电池能量目标均衡量并进行电池组均衡,避免能量反复平衡,从而减小能量损耗,提高能量平衡效益。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的连接结构及其一体化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6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974737.3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集装箱的连接结构及其一体化连接方法,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组合时需要借助联接器,连接操作复杂、效率低,且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箱体的两侧分别设计第一定位块和滑块。在组合集装箱的两个独立箱体时,可以通过推动滑块向右滑动,滑动到另一箱体的第二凹槽与第一定位块贴合,对齐之后通过第一定位块和滑块的配合固定滑块,可对集装箱的两个独立箱体实现组合,本发明实现了对多个集装箱箱体的快速可靠的连接。

    一种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61585.3

    申请日:2021-08-20

    Inventor: 马泽 李跃华 苗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管理系统,包括能量管理模块、储能变流器、多个电池模块、多个充电器和选通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和每个充电器分别与直流母线和选通模块连接,每个电池模块内设置有控制电池模块与直流母线导通或断开的控制开关;储能变流器与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相连;选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将电池模块与充电器连接;能量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定的充放电管理规则控制所述电池模块、所述充电器和所述选通模块的通断方式进行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的统一充放电。本发明通过对众多的电池模块进行统一充放电管理,可以将电池模块集中起来用于用户侧储能,提升供电可靠性;也可利用储能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用电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